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4243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文字规范化培训城北小学 2011.4一、关于异形字二、测试卷上的几道简答题三、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异形词,是指在普通话书面语中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例如:“笔画”和“笔划、“唯一”和“惟一”等等。实际的使用当中,除了书写的差异之外,它们还有使用频率的不同,但是一般不会造成误解。 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02年 3月31日发布试行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 表。(共338组 ) 在繁体中文里面,异形词现象也是存在 的。而汉字的简化并没有完全消除这些现 象,所以从繁体中文中继承也是异形词的 主要来源

2、之一。 按捺按纳 按语案语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百叶窗百页窗 斑白班白、颁白 斑驳班驳 孢子胞子 保镖保镳 辈分辈份 本分本份 笔画笔划 鬓角鬓脚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编者按编者案 秉承禀承 补丁补钉 参与参预 掺和搀和 掺假搀假 掺杂搀杂 徜徉倘佯 车厢车箱 彻底澈底 沉思沈思 称心趁心 成分成份 澄澈澄彻 侈靡侈糜 筹划筹画 筹码筹马 踌躇踌蹰 瓷器磁器 赐予赐与 粗鲁粗卤 出谋划策出谋画策 -喘吁吁喘嘘嘘 共338组,请老师在百度中输入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自己自学。(测试35组)1.普通话的定义是什么?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2.新时

3、期推广普通话的十二字方针是什么?大力推广、积极普及、逐步提高。3.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 语?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5.您知道“语委办”的全称吗?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4.您知道现阶段哪几种人需要参加普通话培训 测试?演员、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公务员、窗口行业从业人员。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 1.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从 起实施。A. 2000年1月1日 B.2000年12月1日 C.2001年1月1日2. 普通话和规范字是 。A.国家法定语言文字 B.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C.国家

4、通行语言文字4. 公民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 义务 B. 权利 C.责任5. 国家为公民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供 。A. 便利 B. 条件 C.培训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 。A. 法制建设 B. 现代化建设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7. 国家奖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事业做出 的组织和个人。A. 重大贡献 B. 突出贡献 C. 特殊贡献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各民族都有 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A. 使用 B. 发展 C. 使用和发展9.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依

5、据 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A. 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B. 宪法 C. 民族区域自治法10. 国家机关以 为公务用语用字。A. 汉语和汉字 B.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C. 中文11.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 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 字。A.汉语文课程 B.语文课程 C.各种课程12. 汉语文出版物以及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 。A. 法律和规定 B. 方针和政策 C. 规范和标准13. 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需要使用外国语言为播音用语的,须经 批准。A.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 B. 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 C. 国务院外事工作部门14.

6、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基本服务用字。A. 规范汉字 B.通用汉字 C. 常用汉字15.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 为服务用语。A. 普通话 B. 当地方言 C. 普通话和当地方言16.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广告、告示、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 。A. 简化汉字 B.印刷体汉字 C. 规范汉字17. 在需要使用方言时可以使用方言。A.各种艺术形式 B.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 C.话剧、影视等艺术形式18.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 。A.繁体字 B.异体字 C. 繁体字、异体字19.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 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A.汉语拼音方案 B.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C.注音

7、字母20.异体字在 中可以保留或使用。A. 地名 B. 姓名 C. 姓氏21.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 。A.会说标准的普通话 B. 会说流畅的普通话 B.C. 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22.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和 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A.教师、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 B. 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共服务行业的员工23.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播音用语,但 可以使用方言。A. 确需使用方言时 B. 随时 C. 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24.城市公共场所的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

8、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 。A.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B.督促其改正,并处以罚款 C. 由有关部门处理25.国务院 部门颁布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A. 新闻出版 B. 语言文字工作 C. 广播电视2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 条中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A.十八 B.十九 C.二十27.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5年9月11日至9月17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A. 八 B. 七 C. 六2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 ”。A.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 B. 大力推行、重点普及、逐步提高C.

9、 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29.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 。A.在任何场合都说普通话,不说方言B. 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C. 只在学校里说普通话30.新版现代汉语规范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都采用两种查字法,即 。A.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B. 音序查字法、笔画查字法C. 音序查字法、四角号码查字法31.不规范汉字包括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已淘汰的异体字、自造简体字、字型不标准的字和 。A. 手书字 B. 美术字 C. 错别字32.国家推行规范汉字,并不是要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异体字,只是把繁体字、异体字的使用限制在 。A. 特定范围内 B.古籍研究中 C. 书法艺

10、术中33.我国周边一些国家曾经使用汉字,目前 仍在部分地使用汉字。A. 日本、越南 B. 日本、朝鲜 C. 日本、韩国3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 。A. 普通话 B.规范汉字 C. 普通话和规范汉字35.国家于1988年颁布 ,规定了用汉语拼音方案 拼写现代汉语的规则。A.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B. 汉语拼音正词法B. C. 汉语拼音应用规则36. 1973年12月18日,28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汉语为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文字之一,其他五种语言为 语。A.英、俄、法、德、日 B. 英、俄、法、阿拉伯、葡萄牙 C. 英、俄、法、阿拉伯、西班牙37.提倡书法家写规范的简化字,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文字 的

11、愿望,是适应社会主义时代生活节奏变快的形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A.易读、易认、易懂 B.易写、易读、易懂 C.易写、易认、易懂38.初等教育 进行汉语拼音教学。(B)可以 B. 应当 C. 根据需要决定是否39.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汉字规范是在 时期。( A)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40.在我国56个民族中,解放前使用文字的民族有21个,文字24种 。解放后,以汉语拼音为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基础,使我国各民族现行文字增加到 种。A. 40 B. 45 C. 5041.用汉语拼音拼写“黑龙江省”(不标调),正确的是 。A.heilon jin shen B. Heilon

12、jin shen C. Heilonjin Shen42用大写字母拼写电视栏目今日新闻,拼写正确的是 。 JINRIXINWEN B. JINRI XINWEN C. JIN RI XIN WEN 43.“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词人。”拼写正确为 。A.l qn zho sh sn di zh mn de c rn. B. l Qnzho sh sndi zhmn de crn. C. L Qnzho sh Sndi zhmn de crn.44.普通话在台湾地区一般称为 。A.普通话 B. 国语 C. 华语45.是汉字最早的形态。 A. 金文 B. 小篆 C. 甲骨文 D. 籀文46.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再划分为两个等次,其中最高水平和进入最低等级的水平分别为 。A.一级甲等和三级乙等 B. 一级乙等和三级甲等 C. 一级甲等和三级甲等47.国家公务员应达到的普通话等级是不低于 。A. 二级甲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