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63581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纪录片(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电视纪录片v一、宣教期(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v 从1958年到1966年文革前,是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轫 和起步阶段。这时的电视纪录片是对之前的新闻纪录电影的 延续,因此基本上是以一种“报道”的方式纪录当时的重大事 件。代表作有周恩来访问亚非14国、战斗中的越南 等等。v 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 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台摄制), 主要反映河南省 信阳地区人民抗旱坚持生产的事迹。 v 第一次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的电视纪录片收租院( 1966年,陈汉元编辑,中央电视台摄制),突破了“报道型” 新闻纪录电影模式,开创了以文学性见长的纪录片。收租 院是中国纪

2、录片风格样式的积极创新和大胆探索。 v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真正腾飞始于1978年,当时中央电视 台从日本引进了一批ENG设备(电子新闻采集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指的是利用一个轻便摄像机与一小型录像机的新闻采集组 合设备。出现于1970年代中期。ENG被认为是电视新闻报道的革命,在 ENG出现之前,电视新闻的拍摄制作设备昂贵且笨重不便,采用的是电 影式设备。而ENG携带方便,随时可拍,能将声音与画面同步记录,且 剪辑方便,价钱便宜,快速风行于电视新闻制作中 )。这种由便携式摄像机、录像机构成的电子采集方式,很快替代了原 先16毫米电影胶片。与此同时,以往处于垄断地位的

3、新闻纪录电影遭遇 了新的挑战。v 纪录片栏目相继诞生:最早出现的是中央电视台1978年 9月30 日开辟的祖国各地,其后又开办了兄弟民族 人民子弟兵(1983年)v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 与指导”。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 象化的政论”。 v 创作特点:重视脚本,依赖解说,声画分离 丝绸之路 中央电视台 1980年v 第一部中外合拍大型纪录片,中央电视台与日本广播 协会(NHK)联合拍摄。合作形式是:双方共同投资组成联 合摄制组,拍摄的胶片统一在日本冲洗,双方拍摄的素材共 用,各编自己的版本。 当时参与摄制的日方组NHK电视台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 一家被允许进入中国进

4、行纪录拍摄的西方媒体,而中国政府 为保障拍摄的顺利进行采取了一系列高规格的措施,例如开 通铁路专线,甚至是出动军队。 这部大型作品以考古访今的纪实手法,摄制组沿着两千 年前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联系的古商道进行拍摄,对盛极一 时的丝路文化遗址、民族、宗教习俗等进行全方位的“文化 扫描”。艾丁湖段落,长镜头纪实特色 话说长江 中央电视台 1983年 v总编导、制片:戴维宇 撰稿:陈汉元 主持人:虹云、陈铎中央电视台和日本佐田雅志企划社合作拍摄的25集电视纪 录片史诗性电视系列节目话说长江展现从神奇的长江源头 到壮观的入海口,长江沿岸的山川地理、名胜古迹、风土人 情以及两岸人民的生活。全片介绍和涉及大

5、小河流、湖泊、 峡谷49条(个),名山28座,大小名城52座,各项工程25项 ,历史典故与民间故事27个,风光名胜 110处,古今名人104 人,真可谓是长江的百科全书。 轰动效应。这套节目从1983年8月7日开播以后,受到广大观众和各方 面著名人士的高度重视。先后收到观众来信一万多封。有的评论作品,有 的提出批评建议。还有人寄来自己专门创作的以长江为题的绘画、书法和 歌曲。人们盛赞话说长江是“激动人心的爱国画卷”,“知识的百科全 书”。人们的热情在征集主题歌期间达到高潮。在规定的13天之内,来稿 竟达4000多件。话说运河 中央电视台 1986年 v 编导兼总制作戴维宇等。28集(每集25分

6、钟) v 话说运河是1984年开拍的。从1986年3月到 1987年1月,进行了九个月的播出。这次播出的轰 动效应大大超过话说长江,成了中国纪录片发 展史上最早的高潮,而且使纪实手法、纪实节目在 观众中深入人心。 v 边采访拍摄,边编辑播出v 主持人从演播室走向现场加强了同被采访对象和 观众的交流;对普通人的现场采访;镜头不回避任 何人。v 航拍 雕塑家刘焕章导演:李绍武 撰稿:陈汉元v平实风格v具有展现细节和过程的创作意识v解说:幽默风趣、亲切自然第一人称与同期声的差别v 音响 西藏的诱惑 编导:刘郎 1988年v 该片以三代僧侣虔诚朝圣为意象,以四位艺术家在西藏潜心探寻为 主线,表现了一种

7、因环境而形成的特殊境界(太阳、云海、佛塔、雪山 、雄鹰、莽野 )讴歌了一种由朝圣而引申的崇高精神。v 该片画面优美,文辞奔放,注重审美价值,强调意境营造。在电视 纪录片创作中较早地运用了大写意的手法,并大胆地进行了主观情感的 抒发。因此西藏的诱惑一片,曾一度在中国片创作界被视为写意派 的代表。 v 20世纪90年代争论焦点:写实还是写意。 针对刘郎的电视纪实作品,多以写意为主 ,尽管它也记录自然景观,社会现实,但却不是目的。通过外部的客观存在,抒发他的主 观情感,才是真意。他的代表作品西藏的诱惑、天驹、江南、苏园六记 ,无不以写意为主。“写意”,构成刘郎电视纪实作品的独特风格,或曰:个性。刘郎

8、是这 样做的,他也是这样说的。 他说:“风格依然是写意。写意式的电视片,这几年争议较多 ,但我还是矢志不渝。”1992年,著名电视理论家路海波首先向刘郎发难,他说:“西藏的诱惑恐怕反映 我们的纪录片观念存在严重问题。” 又说:“天驹更趋于个人冥想,更倚仗解说词,同 时画面内容更加空泛。” 著名电视纪录片创作者康健宁也曾著文,激烈地抨击刘郎的创作 风格:“在屏幕叫得最响的西藏的诱惑,它被同行看得如醉如痴,我却不以为然,所 以决定拍闯江湖时,我和合作者说,应该抵抗一下这种腐朽气息。它被抬到一种很高 的位置上,已经成为学院的经典,电视编导者们的参考,一窝蜂地效仿我对这种东西 ,深恶痛绝。”二、纪实期

9、(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v 90年代以前中国纪录片带有强烈的国家意识形态色彩。除 了政治和道德的宣传教育、历史记录、科技及行业资料、政论 片,统称为“专题片”。它的制作由政府部门或政府管理下的影 视机构完成,技术上大多以电影胶片方式实现,主题宏大、严 肃并强调其工具性,以资料加旁白为主的表现手法也和我们了 解的国外纪录片有所差别。 v 文化启蒙。话说长江等大型系列纪录片的轰动效应反 映了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文化意义上的觉醒(对知识、历史、文 化、信息需求的一种觉醒)。雕刻家刘焕章对人情人性的 关注。来自西方的有关中国的影片(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中 英合拍的龙之心)不仅带来了60年代以来国际纪录片创

10、作 的某些讯息,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社会个体有可能成为转型时 代鲜活有力的见证。1989年1月,中央电视台开播了地方台50分钟中半 个世纪的爱。v 90年代纪录片创作队伍壮大。 v 沙与海( 康健宁、高国栋编导,宁夏电视台,获 1991年度亚洲广播电视联盟大奖赛纪录片大奖)作为中国纪 录片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 v 1991年冬天,在北京广播学院召开的一次纪录片研讨会 上,放映了包括望长城、流浪北京、天安门在 内的一批影片。后来,望长城的出现被业内一些人士认 定为“纪录片和专题片”在主流电视媒体里开始分家的一个标 志;而流浪北京则一直被看作是“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 作。v 人文关怀与平民视角; 记

11、录过程;捕捉细节; 再现原生态 v1993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成立。 上海电视台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 室,收视率曾经创造了整个上海电视台收视率的第一 名。出现了在创作观念上比过去新的一批作品如德兴 坊、15岁的初中生、半个世纪的乡恋、十 字街头、妈妈不在的冬天、毛毛告状、茅 河岩的船夫、远去的村庄等。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的生活空间板块,提 出了新的理念和口号: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第一 次让普通百姓成为故事的主人公,用镜头记录了平民百 姓们的理想与现实、欢乐与忧伤、痛苦与希望。 采用现 场跟踪方式记录普通老百姓的日

12、常生活,通过小人物的 日常经验折射时代的变化。这种做法不仅填补了中国电 视媒体的一个历史盲点,也使普通民众意识到自己的存 在价值。 沙与海导演: 康健宁、高国栋 ,宁夏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 v牧民刘泽远一家生活在宁夏和内蒙古交界地区的腾格里沙漠 中,他们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青稞等粮食,饲养羊群,依靠 骆驼运输,每年的收入大约五千元;渔民刘丕成一家生活在 辽宁半岛上的一处孤岛井洼岛上,他承包了附近的一处海域 搞海产养殖。 v此片注重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反映人类既有对 自然的适应又有顽强的生存意志。亚广联评委对此 片的评价:它反映了人类的普遍规律和全人类共同 的生活特性并有利于本国的发展。 v时空交

13、错式结构,平行蒙太奇 v象征性造型语言,沙漠、海洋、沙枣树v捕捉细节,牧民大女儿;捕捉过程,小女儿 望长城 1991年 中央电视台与日本东京广播公司(TBS)共同拍摄v 望长城经费主要由日方投资,共计125万美金。这些资金总共 拍了两部片子,一部是中国的望长城,624分钟;一部是日本的 万里的长城,360分钟。两部片子的视角和取材都截然不同。“我们主 要聚焦发生在长城两边的百姓故事;而日方更关注是谁发现了长城,谁 修建了长城,长城的功能等等。两部作品中只有一个场面烽火狼烟 是合拍的。”(总导演刘效礼)v 望长城播出后在社会上激起很大的反响,打破了中 央电视台以往同类节目的收视率。而在海外,像台

14、湾,也得 到了70万户观众观看的热烈反响。望长城是第一次摆脱 了资料加旁白手法的官方影像,长镜头和同期录音、普通人 的出现,都令人耳目一新。v 望长城12集(每集50分钟)共分4部:万里长城 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千年干戈化玉帛、 烽烟散尽说沧桑,朴实无华的纪实风格,厚重质朴的历史 氛围,睿智深邃的文化意识。v 以“人”为表现的重点 ;记录过程 ;同期声、长镜头;主 持人 流浪北京 编导:吴文光,1990年v 此片开启“独立”纪录片的先河,被称为新纪录运动的开 山之作。不只是因为它的作者私下里借助体制的资源,完成 了个人的作品,更因为被拍摄对象的特殊身份外地来京 的自由艺术家。它使独立纪录片

15、一开始就接上了中国前卫/地 下艺术的轨,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非意识形态倾向和业余 态度,也不可避免地在文化上的精英意识和生存上的边缘性 之间摇摆挣扎。而这条线索,由于技术性的原因,要到90年 代末期才真正得到发展。 v 本片记录了五位自由艺术家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 。五位人物是:写作的张慈、拍照片的高波、画画的张大力 和张夏平以及戏剧导演牟森。他们户口所在地分别是云南、 四川、黑龙江等,他们放弃老家的工作来到北京、或者在北 京大学毕业后自动留在北京,途径不一,但目的大致相似, 即在北京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v三、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v(一)精英文化形态纪录片(简称精英纪录片) 精英纪录片是指知识分子气息浓郁的作品,选材主要 集中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宗教等方面。 力图观照人类生存处境,探索人类精神、艺术与社会发 展之路,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精英文化从中心向边缘 退缩、退守中不断寻找新的路径。最后的山神、 寻找楼兰王国、流年、神鹿啊,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