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近代史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957466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政治近代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考研政治近代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考研政治近代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考研政治近代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考研政治近代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政治近代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政治近代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重点重点 第一次第一次 标志标志一、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后果 1、 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对外殖民扩张的必然结果2.后果: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封建社会 (1)经济特征: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 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 地位。 (2)政治特征: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社会结构特征:族权和证券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4)文化思想体系特征:以儒家思

2、想为核心。儒家还与佛教、道教相互吸收、融合, 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封建统治者同时吸收法家思想,严刑峻法,实行专制统治。 B、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半殖民地的原因:a、西方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等,中国丧失了完全独立的地位。b、中国长期以来是一个统 一的大国,特别是中国人民的反抗,同时也由于帝国主义列强间争夺中国的矛盾无法协调, 使得任何一个国家无法单独征服中国。半封建的原因:a、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门户,把中国卷入世界资 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 b、西方列强并不愿意中国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2

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a、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以及中国的政治, 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据定性力量; b、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国外侵略势力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 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c、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 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合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d、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到一 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它的 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使得它有软弱性和两面 性; e

4、、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f、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 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任务 (1)主要矛盾: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社会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历史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除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 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两大历史任务即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 区别:主体、内容与实现方式都不一样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及其后果 1、 早起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a、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中国

5、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反侵 略武装斗争:略武装斗争:1841 年年 5 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在 1894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义和团运动在粉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 的斗争中,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A、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瓜分中国、B、帝国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 相互制约;b、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及其原因:a、社会制度

6、的腐败(根本原因)b、经济技术的落后(另一个重要原因) 4、民族意思的觉醒(后果)A、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林则徐、魏源)和早期的维新思想(王韬、薛福成、 马建忠、郑观应)B、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严复:救亡绝论 、 天演论 ;孙中山:振兴中华)三、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A、 爆发原因:帝国主义和清政府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 B、过程:创立拜上帝教金田起义爆发,建号太平天国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首都(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占领大片地区实施 纲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C、实施纲领 (1) 天朝田亩制度天朝田

7、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 檔。檔。实质: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 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a、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 则;b、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 实行管理,对基层的军政合一制度以及选官制度、宗教教育制度等做了 规定; 作用:从根本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及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 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局限性:没

8、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2) 资政新篇 (第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内容:a、政治主张“禁朋党之弊” ,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指定法 律、制度。b、经济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 发明和机器制造,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c、思想文化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d、外交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 “与番人并雄” ,但严禁 鸦片输入。 D、意义 a、沉重地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地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b、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c、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

9、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 柱。d、有利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E、局限性和教训失败的原因: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固 有的阶级局限性(根本原因)有的阶级局限性(根本原因) ;敌对势力的强大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负担 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 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2、 洋务运动 A、 背景:国际背景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国内背景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进程 洋务派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

10、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 业,兴办洋务冯桂芬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校邠庐抗议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最先做出比较完整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指导最先做出比较完整 表述表述(“中体西用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的宗旨,洋务运动的宗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 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 C、内容:a、兴办近代企业规模较大的:(1)曾国藩支持、李鸿章筹办的上海江南制造总局,是当 时国内最大的兵工厂;(2)李鸿章在南京设立金陵机器局;(3)左宗棠在福建创办 福州船政局,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

11、船厂;(4)崇厚在天津建立天津机器局;(5)张 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枪炮厂。b、建立新式海陆军 分别有福建水师、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主力)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的总类: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和军事学堂。 D、失败及失败原因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原因:a、封建性;b、对外国具有依赖性;c、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E、历史作用洋务运动时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一次尝试,有 一定的进步作用:a、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b、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c、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2、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3、 维新运动 A、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B、内容(1)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人(2)维新派宣传维新的活动:a、向皇帝上书(公车上书。主张拒和、迁都、 变法) ;b、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 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的变法通议 , 谭嗣同的仁学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 ;c、介绍国外变法的经验教训;d、办学会;e、设学堂;f、办报纸(梁启超的时务报 ,严复的国闻报 , 湘报等)(3)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实质: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 的第一次正面交锋的第一次

13、正面交锋A、要不要变法 B、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C、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4)百日维新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和交通采矿业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兵营,改练新式陆军。文化教育方面创设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高等国立教育的开端)C、意义与教训 1)意义:a、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b、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性质) c、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2)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不敢否定资本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害怕 人民群众)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戊戌政变)教训:暴露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14、和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也说明在半 殖 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必须 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四、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A、历史条件 a、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辛丑条约b、清末“新政”的破产1906 年正式废除科举考试;君主立宪激化矛 盾,统治集团内部危机加重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知骨干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知 识分子)识分子)d、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人民群众的反抗 B、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孙中山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兴中会“驱除鞑虏

15、,恢复中国,创立合众 政府” 。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为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a、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邹容革命军 、 陈天华警世钟 猛回头b、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 为革命思想的传播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c、同盟会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它的成立标 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C、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三民

16、主义: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两项内容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创立民国” ,是纲领的核心,是纲领的核心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平均地权”2)三民主义的意义: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 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D、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1)代表人物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2)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双方论战的焦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双方论战的焦点) 要不要推翻帝制, 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3)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