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二节

飞***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66.50KB
约23页
文档ID:47954723
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二节_第1页
1/23

一、齐梁诗人集团的形成背景Ø1.刘宋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政治回归,文学集团 的中心逐渐从家族转向宫廷和诸王势力如Ø刘宋时期临川王刘义庆所主持的文学团体 《宋书· 刘义庆传》载:Ø“(义庆)爱好文艺,才词虽不多,然足为宗室之表 ……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太尉袁淑,文冠 当时,义庆在江州,请为卫军谘议参军;其馀吴郡 陆展、东海何长瑜、鲍照等,并为辞章之美,引为 佐史国臣”Ø2.南朝帝王及诸王对文学的重视与扶持二、南朝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 Ø(一)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 Ø(二)梁代萧衍、萧统文学集团 Ø(三)萧纲文学集团(一)竟陵王萧子良文学集团Ø成员:“竟陵八友”等 《梁书·武帝本 纪》:Ø“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高祖(即 后来的梁武帝萧衍)与沈约、谢朓、王融 、萧琛、范云、任昉、陆倕等并游焉,号 曰‘八友’ Ø活动:组织文学创作(集体赋诗) ;组织 文士雅集;组织学术讲论;组织人员抄撰 各类著作;在邸园举行佛事活动 Ø影响:永明体、集体赋诗集体赋诗的影响Ø《南史·王僧孺传》附《虞羲传》载: Ø 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 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 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 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 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Ø促进文学繁荣,产生应教、奉和、相互唱 和、同题共咏之诗五)直接投资规模略有上升,但 是欧盟对外投资额大大超过外来投 资额Ø欧盟统计局于2006年7月18日公布了欧盟 25国2005年对外投资及吸引外资数据,数 据显示: 1.2005年欧盟25国对外投资引资增长20% 2005年欧盟25国对外投资共2 230亿欧 元,同比增长20%其中,对外直接投资 为1530亿欧元,增长19%;吸引外资700 亿欧元,增长23%2.美国和加拿大是欧盟对外投资引资增长的 主要来源 3.英法卢在对外投资及引资方面扮演了主要 角色 4.欧盟对外投资额大大高于引资额 (二)萧衍、萧统文学集团Ø以梁武帝萧衍和昭明太子萧统为中心的文 学集团 Ø梁武帝身边的文士,多是由齐入梁的作家 ,其骨干也多为往日西邸文士 Ø以萧统为中心的文学集团, 成就主要在学 术方面 如《文选》的编撰; “丽而不 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等文学主张的 倡导 (三)萧纲文学集团Ø梁简文帝萧纲《梁书·简文帝本纪》:Ø “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 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曰‘宫 体’” Ø萧纲文学集团的特征:大力创作宫体诗 四、宫体诗 Ø南朝梁、陈时在宫廷中所形成的一种诗风, 内容主要以宫廷生活为描写对象,具体题材 主要为咏物与女性描写。

Ø代表作家如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徐 摛与徐陵父子、庾肩吾与庾信父子及陈后主 等又称作“徐庾体”宫体诗中的咏物诗Ø萧纲《咏云》 、《咏藤》 、《咏橘》 :Ø 浮云舒五色,玛瑙映霜天玉叶散秋影,金风飘紫烟 Ø 纤条寄乔木,弱影掣风斜标春抽晓翠,出雾挂悬花 Ø 萎蕤映庭树,枝叶凌秋芳故条杂新实,金翠共含霜 攀枝折缥干,甘旨若琼浆无瑕存雕饰,玉盘余自尝 宫体诗中的咏女性诗Ø萧纲《美人篇》佳丽尽关情,风流自有名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粉光胜玉靓,衫薄拟蝉轻密态随羞脸,娇歌逐软声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萧纲 《咏内人昼眠》梦笑开娇靥,眠鬟压落花蕈文生玉腕,香汗浸红纱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和徐录事见内人作卧具诗》 密房寒日晚,落照度窗边红帘遥不隔,轻帷半卷悬方知纤手制,讵减缝裳妍龙刀横膝上,画尺堕衣前熨斗金涂色,簪管白牙缠衣裁合欢褶,文作鸳鸯连缝用双针缕,絮是八蚕绵香和丽丘蜜,麝吐中台烟已入琉璃帐,兼杂太华毡且共雕炉暖,非同团扇捐更恐从军别,空床徒自怜 陈叔宝《玉树后庭花》Ø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 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 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一)宫体诗的特征Ø1.在情调上伤于轻艳,风格上比较柔靡缓弱 。

Ø单咏物诗纯咏物而无寄托,对女性的审美 观照如同器物,包括她们的容貌、体态、 服饰及等方面Ø2.讲究声律、词藻与对偶二)宫体诗的形成原因Ø1、徐摛和张率等人的引导Ø《梁书·徐摛传》: “属文好为新变,不 拘旧体 ……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 ‘宫体’之号,自斯而起”Ø《梁书·张率传》:“年十二,能属文, 常日限为诗一篇”曾被敕“使抄乙部书, 又使撰妇人事二十馀条,勒成百卷……以 给后宫 ”,“在府十年,恩礼其笃” 2、萧纲入主东宫以后的积极倡导Ø“宫体”之称,虽始于梁简文帝之时,然而自 鲍照、汤惠休、沈约、梁武帝萧衍以及刘孝绰 、王僧孺等人的艳体诗已肇其端,只是到了梁 、陈之世才发展到了一个极端Ø《隋书·经籍志四》:“梁简文之在东宫,亦 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 ,思极闺闱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 纷纷,号为‘宫体’3、南朝市井风习的熏染Ø东晋以后江南流行的音乐,主要是由民间 新兴的清商曲这种新清商曲被视为“郑 卫淫俗”之乐Ø南朝以来流行的市井歌词及文人歌诗,尤 多侧艳之风,宫廷的音乐在吸收市井间流 行歌曲的同时,在歌词的内容和情调上受 其影响 萧纲的《采菱曲》:Ø“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 ,徘徊莲叶南 (三)宫体诗的影响Ø 《梁书·庾肩吾传》:Ø“齐永明中,文士王融、谢朓、沈约文章始用四 声,以为新变,至是转拘声韵,弥尚丽靡,复逾 往时 Ø1.宫体诗发展了吴歌西曲的艺术形式,并继续了 永明体的艺术探索而更趋格律化,对后来律诗的 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Ø2.宫体诗语言的风华流丽、对仗的工稳精巧以及 用典隶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和积累,也同样为文 学理论的探索以及唐代诗人的创作提供了艺术经 验 宫体诗创作对文学理论的促动Ø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立身 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Ø萧绎《今楼子·立言》:“吟咏风谣,流连哀思 者谓之文……至如文者,惟须绮縠纷披,宫徵 靡曼,唇吻遒会,情灵摇荡Ø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 ,铭诔善实,诗赋欲丽”;Ø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 ”;Ø宫体诗人的理论主张显示出时代对文学的本质特 征以及功能的认识逐渐清晰 Ø3.部分诗歌情调的轻艳以及对艺术形式的 雕琢形成诗歌发展的形式主义逆流自梁 到初唐,其影响延续一百多年五、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Ø1.诗歌创作活动,方式大体一致。

应制、 应教、同题共赋、相互唱和的作品居多, 而且争胜斗艳的色彩较为浓厚Ø2.由于生活范围和生活方式的限制,他们 的视野大多停留在皇宫苑囿、帝王府第或 藩镇使府之内,因而诗歌题材单调狭窄, 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 也大体一致,湮没了诗人的个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