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教学中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探讨 邹燕齐 1,黄泳 2,陈俊琦1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肇庆 5260202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州 510515摘要:针灸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本文从腧穴的学习、刺法灸法的掌握、见习和实习环节的综合提高等方面阐述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方法,强调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临床实践的重视,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本途径关键词:针灸教学,动手能力,教学改革针灸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理论是基础,是学好、用好针灸的前提,动手实践更是针灸学习的重要环节、必要环节在针灸教学中,应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笔者通过针灸教学的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方法1 熟练掌握腧穴知识穴位是针灸学习中最基本的知识,对穴位掌握不好,无法准确取穴,动手能力的提高也就无从谈起但是,人体上的腧穴很多,全身有十四经 361 个腧穴以及众多的经外奇穴、耳穴等,对于初学者,想要全部熟练掌握,还是有些困难无论是非针灸专业的同学还是针灸专业的同学,在始接触数目繁多的腧穴时,都可能感到无从下手如下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认识并理解腧穴。
⑴ 简单了解全身经络系统的分布概况腧穴以经脉为纲,对于经络系统的熟练掌握,可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有助于腧穴的学习⑵ 了解腧穴的分类及其主要作用比如腧穴包括了阿是穴、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耳穴四类阿是穴以病痛局部或与疼痛有关的压痛(敏感)点作为腧穴这类腧穴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定位 《内经》所言“以痛为腧” 刺激这些穴位,可以使患病的脏腑器官得到改善;十四经穴是归属于十二经脉、任脉和督脉的腧穴,也简称为“经穴” 经穴因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所以与经脉关系密切,不仅有主治本经病证的作用,而且能反映十四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病证这样的联想式学习,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⑶ 进一步认识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腧穴的主治有着一种规律性的内资联系,系统了解和掌握腧穴主治的规律,对于接触针灸临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腧穴主治病证较为复杂,如不得要领,往往难以掌握腧穴主治的规律,主要决定于腧穴所处的部位、归属的经脉和属何类别在临床上,多个腧穴可以主治同一病证,多种病证可以选用同一腧穴 [1]⑷ 按照不同经脉,详细学习该经脉重点腧穴、常用腧穴,主要内容涉及定位、刺灸法、功能主治、针刺注意等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腧穴的相关内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步骤。
以上四个方面的教与学,要合理安排授课时间,⑴、⑵、⑶点虽然内容不多,但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所以不可一带而过,简单而又条理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第⑷南方医科大学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B1040110 )第一作者:邹燕齐,女,医学硕士,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从事针灸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 0758-2826274,E-mail :salanganes@通讯作者:黄泳,女,医学博士、博士后,南方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针灸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020-61648254,E-mail:nfhy@点是重点和难点,除了要求系统的理论学习外,在进行课堂授课时,还应该在章节内容授课结束前留出 10 到 20 分钟的时间给同学进行实操的演习,这样可以免于课堂授课理论与临床实践的脱节,也为日后同学临床见习、实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2 熟练掌握刺法灸法刺法灸法是临床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包括了十几种不同刺激方法、刺激强度、刺激部位的腧穴治疗技术作为临床应用的每一种针灸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过程,其应用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其安全程度和治疗作用,而且与疗效水平有关在临床上选用不同的针灸器具,进行不同的仪器操作,实施连续有序的步骤方法和技术过程,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求每个同学必须在刺灸法学习过程和技能训练中,掌握刺灸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范围和选穴配方原则,逐步达到熟练程度,灵活应用 [2]在解决学生刺灸法动手实践能力提高的方面,任课教师除了认真备课,把每一个操作的细节讲解清楚外,操作示范也是必不可少的先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每一种刺灸方法的理论知识,教师示范时再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是如何实施的,在课堂上留出的 10 到 20 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相互之间组对练习,任课教师进行指导或纠正另外,因为针灸是一种安全的技术,可以让同学利用课后时间进行练习,穴位一般选择四肢部取穴相对容易而针感易得的穴位,如合谷、曲池、足三里等等在巩固腧穴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刺法灸法的动手能力3 临床见习、实习环节的加强有不少同学考试成绩非常好,课堂上对老师提问也对答如流,但是真正到了临床、面对病患时,却往往不知所措,平常所学完全用不上这就是理论学习与临床操作的脱钩,导致了动手能力的不足针灸是一门操作为主的专业课程,其理论知识的学习都是为了最后的临床应用,所以临床见习、实习环节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个环节也是教师授课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平时对待一门课程,往往都是按照讲课、考试、评卷这样的程序来,教师并没有追踪着去真正了解同学的见习实习情况,不清楚学生是不是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面对病患时,是不是可以利用所学来解决问题。
其实针灸操作相对安全、简单、适用范围广泛学生自己平时感冒头痛、运动后导致腰腿疼痛、长期伏案引起的颈肩背疼痛等,还有失眠、便秘等内科病都可以用针灸来治疗教师可以告诉同学哪些疾病可以用针灸来治疗,并指导他们如何治疗,治疗过程中,鼓励他们动手去做,同时也教导他们注意预防晕针,要教给他们晕针的处理方法这样让同学自己把动手实践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到了医院临床实习、见习时,同学心里有了基础,就不会不知所措了临床见习、实习时,同学不能走马观花似地看老师操作,这样容易导致一窝蜂、凑热闹的效果,最后所学甚微教师在同学来门诊见习、实习之前,就要给他们布置好任务,让他们熟记常见疾病的分型、治法、处方,病种由教师挑选,覆盖针灸治疗的各科常见病种,每一科不少于一到两种或两到三种,例如内科病选择感冒、胃痛、面瘫等针灸门诊常见疾病一旦见习、实习同学在门诊看到一个面瘫的病人,他们就会从头脑里调出已经从书本上掌握了的重要知识点,带教老师要做的就是教给他们如何完整地诊断、治疗一位面瘫患者诊断时,同学可以回顾面瘫的症状、体征,进行疾病鉴别时,同学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分析的能力;治疗时,老师边示范、边讲解、边提问,例如面瘫治疗以活血、通络、祛风为法,以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穴为主,同学回答可以选用哪些穴位,目不能合者针刺哪些穴位,鼻唇沟歪斜者针刺哪些穴位等等;在针刺操作时,教师再详细讲解刺灸方法,面瘫初期针用泻法,后期针用补法加灸,给同学示范泻法和补法如何操作。
这样使同学每接诊一个病人都真正有所收获让同学观察学习几次后就可以给他们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进一步指出操作的错误,纠正手法的偏差如此临床见习、实习环节就能真正发挥作用,同学动手能力就能得到稳步的提高总之,针灸教学不能脱离临床,教师除了按照教学大纲教给同学理论基础知识外,不能忽视同学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同学所学有所用,才能达到教、授的目的参考文献:[1] 罗永芬. 腧穴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6,9[2] 陆寿康. 刺法灸法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第 1 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