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6593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6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级骨干教师研修成果展示宜宾县泥南乡中心学校 肖 宏一、基本信息学 科小学数学班 级三班学 号223075姓名肖 宏性别男职 称中学高级职务副校长学历本科工作单位宜宾县泥南乡中心学校邮编644606通讯地址宜宾县泥南乡中心学校E-mailX或办公电话08316500078手 机13778974599二、三年在岗研修心得体会 四川省小学数学省级骨干教师研修体会 2006年,经过各级层层考核、筛选,我有幸成为了四川省小 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三班)的一名学员,从当年9月起, 我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学习研修,其间,分别于06、07、08年 参加了省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三次集中培训,而更多的是 结合自己

2、的工作开展在岗研修。 回首三个春秋,恍若弹指一挥间。这三年里,我担任县研培 中心观音片区教研组副主任、小学数学专职教研员,负责片内 六个乡镇的小学教研工作,协助县教研员开展全县小学数学教 研工作。与上级教研部门不同,我们就如一支游荡在农村地区 学校间的“游击队”,整天搞教学视导、教研活动或常规检查, 因而接触了大量的一线教师,看到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现实,也 不得不学习和思考一些东西以应对老师们,这就是我的工作和 所谓的“在岗研修”吧。在教研队伍走这一遭,三年的工作和学 习历程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一、平凡的课堂最具生命力作为一名教研员,我一直坚信自己不是“师中之师”,名 师新秀们经过千锤百炼的“大课

3、”也只是“一束美丽的塑料花”, 而平凡的、土生土长的课堂才最具生命活力,普普通通、长期 站讲台的教师才是我最好的老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非常尊 重一线教师们,在每次教学视导中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教师 ,听课、评课、研讨、检查,都是一种朋友式的切磋,不动辄 贯以“理论”、“理念”搞“上纲上线”,讨论的只是课堂具体的教 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细节、教学效果,共同反思成功之处 、探讨改进之策。三年下来,我的听课笔记有十几本,听课节 次达500余节,它记录了许多平凡的、但各具个性的师生们的 教学过程和情景,这是真实而宝贵的教学素材,也是我赖以滋 润和成长的沃土。 今天的各类示范课、公开课、竞赛课,虽然

4、展示了教者深厚 的功底和优异的个人素质,呈现了丰富、先进的课改理念,引 领教育时尚,对教师们有宣传和导向作用,本无可厚非,但过 于“包装”的现象不容忽视和滋长,作为教师不必盲从,作为教 研员更应善于甄别,敢于上随堂式的“下水课”。二、莫让“理念”晕了头当前,教育界各种理论、理念层出不穷,专家、名师辈出,就连教 师们奉之为“圣经”的课程标准也在不断修订,真可谓“百家争鸣、百花 齐放”,这是课程改革掀起的教育繁荣景象,这是追求真理的必经历程。凭 心而论,很多新颖的教育理论对推进课改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确实 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老师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应 试教育的弊端,功不可抹

5、。然而,也正是这诸多的理论、理念把原本明晰 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搞得过于复杂、模糊和不确 定,让老师们云里雾里、不知所从,似乎连一节简单的课也不会上了。例 如,现在的课堂评价标准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才算好课?不同的专家 有不同的说法,教育管理者与教研员甚至常常“唱反调”。窃认为,数学教学 的本质是教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培养学生 的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和能力,大可不必把一节普通的数学课堂从“科 学”角度去作解剖式分析(如有的评价量表多大上百个指标,有些科学符号 和统计方法对一般老师的确是“对牛弹琴”,价值何在?)。教育理论之所以 “良莠混杂”,与

6、一些人沽名钓誉、学术活动日趋商业化有关。所以,作为教 师,绝不能搞拿来主义,要善于扬弃,要保持头脑清醒;作为教育管理者 ,要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决策,既不要保守,也不能冒进;作为教研员、 教育理论工作者,尽量给老师们科学、明确、具体的理论和方法指导,把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要体谅“课堂、教师和学生们不能承受之重”。三、帮助农村学校教师过教材关教材,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工具。教研员常对老师们说“用好教 材、用活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复习迎考时,教学管理者 对老师们说“抓死教材、抓活教材”。这里表达的是教材的地位、作用和 使用方法,应该说很生动简洁。而老师们常对领导和教研员反映“现在 的教

7、材不好教知识点不够明晰,结构散乱,练习题量少,很多问题 情景学生生疏或难以创设,教参、挂图、练习等配套资料少,教材改动 频繁,品德、科学学科更难教(常上成看图说话)”等问题。基于上 述原因,课改教材的价值预期被大打折扣,编者意图往往难以在实际教 学中得以体现和落实,甚至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可以说,新教材 是摆在广大农村学校老师们面前的拦路虎,这三年,我们每学期都要开 展小学教材培训,采用“研培结合”,既专题讲座和现场课观摩的方式, 帮助老师正确解读教材、使用教材,应该说收效明显。除了搞教材培训 ,我认为教材编者要注意保持教材的相对稳定,教材内容尽量切合孩子 们普遍的生活实际,版面不必过于

8、追求感官效果,更多地体现学科特点 和本质;作为教育管理者,要给老师们提供必要的教学辅助资料和实验 设施,基本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四、师生需要减负减负,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词语,然而,现在教师、学生身体和心理 上的负担比以前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走进学校,我们常看见:老师们办 公桌上摆了多达十几个备课本、会议记录和学习笔记本,学生们午休和下午 放学后还整齐地坐在教室里做作业、读书,操场上难觅活崩乱跳的孩子身影 ,确常常看到师生们满脸倦容和疲惫的步伐减负,这是老师更是孩子们 心中的美好愿望,何日才能兑现呢?教育评价,这是课改专家们未能解决的 问题。教育管理者也有苦衷,且不说每年要面对上级的考核、评

9、估,就是对 教师的工作业绩如何评价,如何在轮岗、评职、评优时排出个一二三,不主 要依据“过得硬”的教学成绩,又比什么呢?所以,现在小学生要考试五个学 科,考学生实际是考老师,而老师的压力当然加倍传递给了学生,所以有人 说“现在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教育评价制度的 改革入手,从评价结果的使用改革入手,既确保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 质量提升,激励先进,惩戒极不负责者,同时又不至使遵纪守法、勤奋工作 的教师始终笼罩着无形压力,也就是真正界定出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就行了 ,何必一定排出一二三搞末位轮岗。对于质量检测,可以分考试和考核,也 可搞抽测,何必每期科科都要笔试。解放师生

10、的身体和心灵,也许校园久违 的欢声笑语会很灿烂!五、改进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离我们很近,又似乎很遥远,因为真正按时、按计划开展了 校本教研,且不流于形式、取得了效果的学校实在少之又少。就其原因:一 是学校重视不够,机构不健全,缺乏领导,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二是教师 们认识不够,将其作为负担而非需要;三是缺少“领头羊”,活动质量不高; 至于村小一人一班,基本无条件开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进行了“农村 学校开展区域校本教研”的探索,建立了片区、乡镇、学校三级教研网络, 由专、兼职教研员组成教研队伍,整合区域优质师资力量,集中开展教材培 训、教学视导、集体备课、专题教研、试题命制,分散开展常规课研讨

11、和指 导,收到了明显成效,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开展和片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作为一个课题,我也把实验研究情况,包括成功之处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整理 成文附在了后面。 总之,三年来我坚持边工作边学习,精读了我教小学数学、观课议课 、叩问课堂、数学教育导论、课堂模式论等十几本教育专著 ,订阅了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等刊物,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 ,尤其跟工作联系密切的课堂评价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工作中坚持向同行 、老师们学习,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实践经验,这对今后的工作必将大 有脾益。 三、三年在岗研修成果承担公开课、示范课的 次数(校级以上) 县级1次。 片区教研组级 7次。培训教 师人数约400人次

12、。开设专题讲座的次数( 校级以上) 市级2次。 县级7次。 片区教研组级2 次。培训教 师人数约1500人次 。培养指导青年教师人数10人。四、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或课题报告) 创新教研模式,促教育质量提高 -宜宾县建立片区教研联组的探索与实践 (此文在省级研讨会上交流)由于宜宾县系百万人口农业大县,下辖26个乡镇,农村覆盖面大,现有 在编公办教师6000余人、代课教师1000余人。为了强化管理,完善全县教 研网络,充实教研力量,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成立了5个片 区教研组。片区教研组是县研培中心教研室的派出机构,在教研室的领导和 业务指导下,协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它是

13、按学科课程设置的基层 教学研究组织,对辐射乡镇学校的教学工作、教研工作、师资培训等各项工 作按照县教研室的要求进行贯彻落实和指导。一、建立背景 (一)县级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1、耗时长。校点多(全县中小学460所),分散;路程远,交通不方 便;有的教师参加一次县级教研活动要耽搁2-3天(报到一天,培训一天, 回去一天)。2、耗资大。不少学校离县城较远,许多参加会议教师不能当天来去, 增加了吃、住、行的成本。3、参加面窄。就初中层层面,一次活动动一个学校最多只能派1-2人参 加;小学层层面,一个学校(以基点校以上)最多也只能派1人参加。4、活动时间动时间 少。一期一个学科最多进进行1-2次活

14、动动。5、针对针对 性不强。县级县级 教研活动动比较较适合解决县县内普遍的、重大的 、宏观观的问题问题 ,而一线线教师师最希望的是解决校本化的、具体化的、可操作 的、针对针对 性强的问题问题 。由于时间紧时间紧 、师资师资 不稳稳定、教学任务务重以及交通不 便等多方面原因,教师师参加这样这样 的研讨讨培训训活动动的机会并不多。即使偶尔 能参加县级县级 研讨讨活动动,参与的主体也只是教研员员和骨干教师师或者名教师师, 大多数教师师只是作为观为观 众或旁听者,以学习习者的身份被动动地接受培训训或者 观观摩,并没有以主人翁的姿态态真正参与或深入到研讨讨活动动中来,当然无法解 决自己在教学实实践中遇到

15、的困惑。6、教研员员少,无暇顾顾及。由于全县乡镇县乡镇 多、校点多,县级县级 教研员员 每年根本不可能保证对证对 每一所学校做深入的指导导。县县上每一个学科一个教研 员员,每年能到26个乡镇乡镇 就不错错了,还还不要说说到好多学校。况且县级县级 中学教 研员员是初中高中一肩挑,更是忙得晕头转晕头转 向。(二)乡镇、校级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1、难难于组织组织 。有的乡镇乡镇 、学校某些学科只有1-2个教师师(村小 ,一个学科就只有一个教师师;初中,化学、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教 师师人数就比较较少),难难于组织组织 。2、开展困难难。乡镇乡镇 、校级级教研活动动的开展,难难度很大。一是教 师

16、师本身工作任务务很重(村小教师师一般是一人一个班,每周24节课节课 左右; 初中教师师大学科一般是2个班,小学科一般是4-5个班,周课时课时 一般在15 节节左右),参加活动动初中请请人代课难课难 度大,小学就只能放假。二是村小 分散,校点多,即使集中在片区学校,也有很大的难难度。3、形式单单一。乡镇乡镇 、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动一般就是采用观课观课 、评评 课课,经验经验 文章交流等形式,形式比较单较单 一。4、效果不佳。一是,乡镇乡镇 、学校教研活动动的开展往往缺乏领军领军 人物,活动质动质 量不高;二是,在开展的时时候由于都是同科教师师,是战战友 更是竞竞争对对手,故大家在评课评课 的时时候有所顾顾忌,在交流的时时候往往很谦谦 虚,有所保守;三是,每次活动时间动时间 短,一般就每周一节节科时间时间 。(三)打造教育“软”实力的需要。县教育局响亮的提出了“长效教育”理念,大力实施“两轮驱 动”战略,明确了打造教育“软实力”的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