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299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750.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中与裴秀才迪书(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进程图片欣赏基础过关文段解读诗歌鉴赏理解与品味习题巩固作者介绍田中实验中学 CHYDI52画家的王维诗人的王维诗佛的王维王维(公元701761 ),字摩诘,原籍祁(今 山西省祁县),迁居蒲州 (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县) 。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的代表作家 。王维多才多艺,是著名的 画家,还兼通音乐。王维在诗 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 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 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王 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王维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 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 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 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 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 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 多,意境

2、高远,诗情与画意完 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因官至 尚书右丞,所以人称王右丞。著 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王维于天宝三载(744)在蓝田购买了辋川别业。每到 休假之时,他便来到那里,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时朝政 由奸相李林甫把持,有才能和敢于直言谏诤的人,纷纷受到 压制、打击。在这种情况下,王维早年经国济民的心志开始 冷淡下来,他要在山水之间寻求宁静、安逸的生活环境,以 洁身自好,躲避政治风险。王维的辋川别业地处陕西蓝田南八里的峣山之口,辋谷水 出峣山口北流入灞水。辋川别业傍山临水,风景非常优美。 裴迪曾是辋川别业的常客,是王维寄情山水的同道。他们经 常一起“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品尝山林

3、隐逸 生活的乐趣。这一年的腊月末,裴迪在自己家中温习经书, 准备去应科举考试。王维居住在辋川别业颇有孤独之感,便 写了这一封信给裴迪,约请他明年春天来这里与他同游。王维 辋川图(部分) (日)圣福寺藏终南山,位于西安西南30公里峻拔秀丽,如锦绣画屏太乙峰上一劲松幽深的山谷这里曾是道教 的发祥地之一山中有许多修炼 者留下的茅房木屋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接舆:楚国佯狂避世的隐士。孔子适 楚,接舆游其门而歌。这里指裴迪。请从意象和意境的角度鉴赏这首诗 的景物描写。 答:诗歌选取了“寒山”

4、“秋水”“茅舍”“ 暮蝉”“落日”“炊烟”一系列意象,构筑 了一幅恬淡闲适的秋日黄昏山林幽居图 。/寒山随着季节变得郁郁苍苍,秋水每 天舒缓的流向远方,诗人拄着拐杖伫立 在茅舍门口,迎风细听着暮蝉的吟唱, 渡头那边太阳就要落山,村子里的炊烟 一缕缕的飘起来。/自然风景中有动有静 ,有声有色,令人陶醉。1、文体知识: 刘勰文心雕龙有云:“书者,舒也。舒布其言 ,陈之简牍。”就是说,把想要说的话写简册上, 于是语言变成了文字。中国的古人对书信有很多不 同的称谓,如“书”、“简”、“札”、“启”、“笺”、“ 帖”(“贴”)“表”、“疏”、“函”、“上书”、“奏议” 、“封事”、“尺牍”、“尺素”、“

5、尺翰”等等。一、题解2、裴迪:同王维来往最多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秀才:当时对士人的通称猥(wi) 憩(q) 饭讫(q) 玄灞(b) 辋(wng)水 沦(ln)涟(lin) 舂(chng) 相间(jin) 曩(nng)昔 仄(z)径 蔓(mn)发 轻儵(tio) 青皋(go) 朝雊(gu) 注意文中下列字词的读音诵读课文 ,整体感知根据段意,完成下面的填空题,概括各段的内容: 第一段:故山殊可过,而今 。 第二段:故山冬夜 ,静默独坐,多思 。 第三段:故山春景 ,只想 。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它们的意思以及你读 后的感受。 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 请你找出

6、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我独过 清丽淡远,宁静祥和 曩昔与君同游,携手赋诗 斑斓夺目,生机勃勃 邀你同游n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 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 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 和春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 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 片诚心。 第一段: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 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 僧饭讫而去。重点词语:近:接近。 下:下旬。 相:代词,你。 讫:完,毕。 殊:副词,很。 足下:敬辞,对对方的敬称。 憩:休息。 去:离开。饭:名词作动词,吃饭。与:介词,跟; 而:连词,表承接。第一段译文: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 温和舒

7、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 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 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 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第二段:比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 ,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 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 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 重点词语: 比:等到。 涉,渡。 玄, 黑色,指水深绿发黑。 郭:外城。在古代,内城曰城,外城曰郭。 夜:在夜里。沦涟:细小的波纹。间:夹杂。 静默:入睡 。曩昔:过去。 临:来到。 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第二段译文:等我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 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

8、,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 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 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 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 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 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手牵着手吟诵诗歌,在 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第三段: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 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 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 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山中人王维白。重点字词: 当待:等到。出:浮出。矫:举。湿:打湿 之: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倘:倘或,表

9、示商量语气。以:用。 然:然而。是中:这当中。无忽:无,通“毋”, 不要;忽:不注意,轻视。 因:凭借。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第三段译文: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 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 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 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 (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 高洁出尘的话,难道我能把这等闲事来邀请邀请 你你吗?然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 略。借着驮运黄檗出山的人,带给你这封信 ,不一一详述了。1、这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信,你能简 要说说王维这封信的内容吗?第一段:记独游的索然无味。第二段:描写故山冬日的美景及

10、对往昔 的回忆 。第三段:铺叙故山春日的美景,对好友 发出热情邀请。2、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从文 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目的是邀好友裴迪同游故山。“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 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3、找出文章中写景的句子、并尝试从描 写对象、描写手法及给人的感受三方面比较 他们的不同之处。 描写对象: 描写手法: 感受:2、春日图1、冬夜图1、以动衬静,以声写静2、动静结合,色彩明快1、寂静而清幽2、轻快、生机勃勃实写虚写4、 作为一封书信,王维为什么把主要 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作者为何在这短短篇幅中,浓墨重彩地描写冬日 景色,遥想描绘春天的美景,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 有

11、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 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 诗情画意、生趣盎然,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 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 同时也暗含着对朋友的劝诱和邀请。要注意的是 ,本文的写景特别富有生活情趣,这也表现了作 者期望闲适山水之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这种 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 的。练一练一:一词多义1、与 、与裴秀才迪书 ( )、与山僧饭讫而去 ( )、与月上下 ( ) 2、过 、故山殊可过 (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 3、 因 、因驮黄檗人往 ( )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12、( ) 4、殊 、故山殊可过 (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形容词,差别随着动词,游览 名词,过错 副词,过于 介词,凭借介词,跟 介词,跟副词,很动词,给(1)足下方温经(2)与山僧饭讫而去(3)多思曩昔,携手赋诗(4)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5)山中人王维白正,正在罢,结束以往,从前这当中不注意,忘记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练一练二:解释下列红体词的意思A“A“景气景气” ” 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 古:景色,气候;今:指生产增长、 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失业减少、信用活跃等经济繁荣现象,泛指兴旺。B“B“足下足下” ” 古今意义相同,均是对别人的敬称, 古今

13、意义相同,均是对别人的敬称, 现不常用。现不常用。C“C“静默静默” ” 古:指入睡;今:指不作声。 古:指入睡;今:指不作声。D“D“天机天机” ” 古:天性;今:一般指重要而不可 古:天性;今:一般指重要而不可泄露的秘泄露的秘密密。练一练三:句中加红色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近腊月下,景气和畅 B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 C此时独坐,僮仆静默 D非子天机清妙 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B山 中 冬 夜 之 景波光月影的荡漾寒山远火的明灭深巷寒犬的吠叫夜舂疏钟的相间近远山水视 觉听 觉色声幽寂 清寥 隽永故 山 殊 可 过第三段:描绘出春山中生机勃发的景象。山 村 春 色 图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生机勃勃斑斓夺目从我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