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0964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事例分析方法指导(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论文事例分析法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个论点,举一个或几个 论据,然后就无话可说,草草收尾 。结果因为缺少了论证过程,使论 据和论点游离,或者以论据代替论 证,缺乏说服力。v总原则:无论使用什么分析方法,都得扣 论点展开分析,这样才能使事例和道 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增强事例 的说服力,更好地证明观点。三种常见的分析法:1、例后解说(或评论):举例之后解说例中体现观点的成 分,使事例紧扣观点,从而发挥论证 观点的作用。例如03年广东一考生围绕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 的认知”写的优秀作文海棠依旧?绿肥红瘦? 中的一段: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之后,浓睡不消残酒的李 清照询问花事。侍女笑着回

2、答海棠依旧。女词人却 叹息道:应是绿肥红瘦啊!(事例)李清照感情细 腻,对花有着深切的关心与怜惜,因此她才设想到 雨疏风骤后的海棠凋零的容颜。而侍女不然,因此 花遭受摧残丝毫没有触动她,甚至不被她觉察。可 见,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是 有关系的。(例后解说)又如03年湖北考生围绕话题“感情亲疏与对 事物的认知”的优秀作文感时花溅泪中的 一段: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 ,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 此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 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 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 是“载不动许多愁”。(事例证明)前一舟是

3、 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 苦的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吗?不,不是, 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例 后解说)2、假设分析:举例之后从反面假设,推出与观点相悖 的结论,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v事例: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坚持进行实验, 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才获 得了成功,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新药606。v 论点: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v 议论: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假如欧立西 仅仅实验一次,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新药当然不 会问世。就是他实验了605次,失败了以后不再坚 持,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成;正是因为他坚持到 了最后,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所以,可以说

4、,坚 持到底就是胜利。 v 提示: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 正面例子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 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标志性词语:假如、如果、试想、倘若等例如高考满分作文遭遇挫折,笑对痛苦 中的一段:“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 ,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事例)试 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 他吟放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 绝唱。(反向假设)3、追因求果法:观点是例子中的原因就推求结果,观 点是例子中的结果就追溯原因,从因果 关系上深入分析证明观点

5、的正确。 这是从逻辑的因果关系上对材料进 行分析说理的一种方法,用原因与结果 的必然联系来证明论点的可靠性和正确 性。因果分析是探究本质的一种方法。自信,但不能盲目 (节选)三国时的马谡,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 扎在高山上,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 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 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 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 ,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 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 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 要择善而从,虚心

6、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 成功。v追因求果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 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具 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 ”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由果索因,使内 容逐步深化。 提示:形成一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 们在探因的时候就朝论点的方向考虑,因 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使论据证明论点。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正因为 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 课堂小结:例后解说(或评论)就例说理的方法 假设分析 紧紧围绕论点 追因求果提醒:v分析必须结合论据,紧紧围绕论点展开。v同一论据,可以采用多种分析的方法,用哪一种或哪 几种,要视具体情况而定。v请运

7、用所学的方法,为下面一段文字补写一 段分析,使其能够充分地证明论点。有志者事竟成。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 ,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 风下雨,从不间断。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 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 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v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 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 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那么,王羲之 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由此可见, 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v 2、 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屈原一 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却写出了千古绝 唱离骚;李白壮志凌云,怅然失意,却 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阶下为

8、囚,却 成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饱尝忧患,抑郁成 疾,遂成一代女杰。示例:v生活的磨难可以激发创作灵感。屈原一生“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却写出了千古绝唱离骚;李白壮 志凌云,怅然失意,却成为“诗仙”;李煜国破家亡 ,阶下为囚,却成一代词宗;李清照一生饱尝忧患 ,抑郁成疾,遂成一代女杰。如果屈原永远“入则与 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则中国可能会多一 个平庸的官僚,少一个天才的诗人;如果李白官至 宰辅,享尽荣华,不用浪迹江湖,那么诗仙的豪迈 与脱俗肯定与他无缘;如果李煜一直当着皇帝,那 么他就永远只会作一些才子佳人的词,而不会留下 如此多的千古绝唱;如果没有国破家亡,颠沛流离 的苦难,那么

9、李清照也只是一个“为赋新词强说愁” 的平凡女人而已。生活的苦难与磨练,是他们创作 的源泉。v压力是好事还是坏事?我认为是好事。从大处来看,现在全 球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人口爆炸,新疾 病丛生等等,人们感觉到了,这当然就是压力,然而压出来 却是增强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措施,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 吗?对一般人来说,法律和其他一切合理的规章制度,都是 压力。然而这些压力何等好啊!没有它,社会将会陷入混乱, 人类将无法生存。这个道理极其简单明了,一说就懂。我举 自己做一个例子。我不是一个没有名利思想的人我怀疑 真有这种人,过去由于一些我曾经说过的原因,表面上看起 来,我似乎是淡泊名利,其

10、实那多半是假象。但是,到了今 天,我已至望九之年,名利对我已经没有什么用,用不着再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这方面的压力没有了。但是却来了另 一方面的压力,主要来自电台采访和报刊以及友人约写文章 。这对我形成颇大的压力。以写文章而论,有的我实在不愿 意写,可是碍于面子,不得不应。应就是压力。于是“拨冗” 苦思,往往能写出有点新意的文章。对我来说,这就是压力 的好处。 事例: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 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 的人才。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 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 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 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 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 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 了马陵道之胜。 v论点: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v议论: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 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 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 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 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 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 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