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30077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mj-春夜宴从弟桃花园饮酒赋诗3928-11784(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漳州一中 黄安娜 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 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刘伶,乘坐马 车,酣饮不休,且 备锄头于车上,对 马车夫说:“死则 葬我。”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三国时的郑泉,临死 前要求将其尸体埋在陶瓷 作坊旁,说:“以后我的 尸体真成了土,土又可被 陶瓷作坊做成酒壶,人生 快意莫过于此!” 既然是一篇序文,当然要交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件、为何作序。 可由于文章篇幅短小,作者就把时间(春夜)、地点(桃李园)、人物(作者与诸从弟)、事件(宴饮)等都在题目中一起交待了。 这样安排,重点突出,结构紧凑,为在文章中写

2、作序原因留下了空间。v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 号 。李白是 著名 也是 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 ,是我国文学史上继 之后又一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有“ ”之称。李白和 合称“ ”。风格 。太白 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 诗人屈原 诗仙杜甫 李杜豪放飘逸一读注意字音琼筵(yn) 羽觞 (shng) 秉(ng )假() 数(s )2、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 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 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 义,季节)12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 逆旅也;光阴者,百代 之过客也。而浮

3、生若梦 ,为欢几何?古人秉烛 夜游,良有以也。况阳 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 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 园,序天伦之乐事。群 季俊秀,皆为惠连;吾 人咏歌,独惭康乐。幽 赏未已,高谈转清。开 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 醉月。不有佳咏,何伸 雅怀?如诗不成,罚依 金谷酒数。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 的过客。而人生虚浮,如梦一般,能 有几多欢乐?古人持烛夜游,确实有 道理啊。况且和煦的春天用艳丽的景 色召唤我们,大自然将美好的文采提 供给我们。我们聚会在美丽的桃李园 内,叙说兄弟团聚的快乐。诸位弟弟 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好比谢惠连;而 我的作诗吟咏,却惭愧不如谢康乐。 正以幽雅的情趣欣赏着美景未已,纵

4、兴的高谈又转为会心的清论。铺开琼 筵,坐在花间;行酒如飞,醉于月下 。不作好诗,怎能抒发高雅的情怀? 如赋诗不成,须依金谷园旧例,罚他 饮酒三杯。三读译文一、浮生如梦,为欢几何? 人生不过一场梦而已,欢乐时光又有多少呢?今夜正乐,当然应宴饮作诗,以恣欢乐了。二、古人也秉烛夜宴 这里宕开一笔,借古人之行为说自己之行为。古人夜宴是有原因的,那么自己夜宴也是有原因的。 不直接说自己,而说古人,着实巧妙。为什么古人要秉烛夜游?因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出处: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

5、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三、美景在前,不容辜负 “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春景美如画,春光暖人心,一切都是那么融和,春宵一刻值千金,岂能虚度? “阳春”不禁让人想到,阳春三月,春光明媚 ,春风和煦。 “烟景”者,何也?古人诗句中常有“烟”字, 如“杨柳万条烟”“蓝田日暖玉生烟”等,李白自己 的诗中也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 “烟”字让人感到朦胧迷离,如梦似幻,烟一 样的景一定是美的。阳春的烟景则更是繁花盛开 ,花香满地。 “大块”也毫不吝啬的把她的一切奇妙之景都展示给了“我”,“我”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 这两句采用拟人手法,将“阳春”“大块”拟人化,说阳春召唤,大块施与

6、,令人读来更显亲切。 四、共享天伦,机会难得 能和兄弟们一起共度良宵,实在不易,为人生一大乐事。再加上“群季俊秀”,那就更要一展才华,不传千古,也能聊以自慰了。 恰当的时间,美好的情境,欢乐的气氛,怎不生感慨,发诗情? 饯别?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什么乐事?A. 与群季相聚咏歌B. 欣赏美景,高谈阔论C. 痛饮狂欢D. 相约赋诗四 美 并是否表 现了一种消 极思想?为什么李白虽有“浮生 若梦”的慨叹,读起来 却并未让人感觉到低 沉呢? 体会感情浮生如梦 阳春召我正如李白的诗歌,反映 着他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这

7、次筵席是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 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神盛宴!切莫因为浮生若梦就消极地追求享乐。这样 会使生命之花过早凋谢,哀叹人生苦短会让 生命白白地消磨。人生是宝贵的也是短暂,有如昙花一现。然而,如果我们的人生能够像昙花般的玉洁 、清香,充满活力与豪情,我们又何须惋惜 她的短暂呢?本文的感情基调乐观开朗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同学们尝试回忆一下,之 前学过的兰亭集序这 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是怎样 的?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先喜而后悲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结尾却“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发出“悲夫”的慨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

8、王阁序 :呜呼!胜地不常, 盛筵难再;兰亭已矣 ,梓泽丘墟。石崇金谷诗序: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 无期 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乐与时去,悲亦 系之。陶渊明游斜川诗序:悲日月之既往,悼吾 年之不留。 感情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 从时代背景、作者个人情况等方面入手 v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当时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 的特点,所以他在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感悟到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 乐和生命总是短暂,必然“终期于尽”。因此才有“岂不痛哉”“悲夫”的感 慨。v而李白所处的是时代是盛唐,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 国力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 而李白又是一个骨

9、子里充满的是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 情,他乐观、豁达,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 ,“秉烛夜游”。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和恩赐,他感 到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所以,王的兰虽清幽却低沉,李的春则是高亢与明 朗相随左右。 3,“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赏析本句成为千古名句,原因有二.首先,这句话只用了几个字就体现了春景的特色.“春”字 前着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了,让人仿佛感到春天的 温暖,看到春天的多姿多彩.春天地气上升,形成袅袅轻 烟弥漫于空气中,给自然景物披上一层轻纱.“景”字前着 一“烟”字,就展现了这一独特的画面.作者还把

10、天地间的 森罗万象称为“文章”,也能给人以文采焕然,赏心悦目的 感受.其次,这两个句子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那“阳春” 是多情的,她用美丽的烟景来召唤我;那“大块”也是有情 的,她把绚烂的“文章”献给我古文观止的编者评价说:“末数语,写一觞一咏之乐,与世俗浪游者迥别。” 起句,为引出下文而设,“欢乐”才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 下文写到的如诗如画的春景,众人宴饮的痛快,作诗罚酒的雅兴,无不显示出欢乐的景象,又何来消极呢? 因此,我们读这篇小序,感觉到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对自然美景的陶醉。春夜宴诸从 弟桃李园序夜宴的原因夜宴的经过议论记叙热 爱 生 活热 爱 自 然 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本文即为之而作的 序文。 全文百余字,从“天地、“光阴”引发出“阳 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无限美好的自 然风光以及与诸兄弟叙会的欢乐场景,是一篇像 诗一样优美的抒情小品。 文中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颓废之 语,但主要是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 生命的豪情逸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