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

上传人:fen****835 文档编号:47928465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巩固练习定量实验设计与评价(提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2014海南中学)BaCl2xH2O 中结晶水数目可通过重量法来确定: 称取 1.222g 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加热溶解,边搅拌边滴加稀硫 酸到沉淀完全,静置; 过滤并洗涤沉淀; 将盛有沉淀的滤纸包烘干并中温灼烧;转入高温炉中,反复灼烧到恒重,称得沉淀 质量为 1.165g。 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中,需要先后用稀硫酸和 洗涤沉淀;检验沉淀中氯离子 是否洗净的方法是 。 (2)计算 BaCl2xH2O 中的x=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 (3)操作中,如果空气不充足和温度过高,可能会有部分沉淀被滤纸中的碳还原为 BaS,这使x的测定结果 (填“偏

2、低” 、 “偏高”或“不变” ) 。2.某课外小组利用 H2还原黄色的 WO3粉末测定 W 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图是测定装置的示意图,A 中的试剂是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中装入的试剂:B_ 、C_、D_;(2)连接好装置后应首先_,其方法是_(3) “加热反应管 E”和“从 A 瓶逐滴滴加液体”这两步操作应该先进行的是 _。在这两步之间还应进行的操作是_;(4)反应过程中 G 管逸出的气体是_,其处理方法是_(5)从实验中测得了下列数据空 E 管的质量 a ; E 管和 WO3的总质量 b ;反应后 E 管和 W 粉的总质量 c(冷却到室温称量) ;反应前 F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d

3、;反应后 F 管及内盛物的总质量 e由以上数据可以列出计算 W 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两个不同计算式(除 W 外,其他涉及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均为已知):计算式 1:Ar(W)_;计算式 2:Ar(W)_。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示实验装置(图中省略了夹持仪器)来测定某铁碳合金中铁 的质量分数。 m 克铁碳合金中加入过量浓硫酸,未点燃酒精灯前,A、B 均无明显现象,其原因是常温下碳与浓硫酸不反应; 。写出加热时 A 中碳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中的现象是: ;C 的作用是: 。待 A 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 E 并称重,E 增重 bg。则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写表达式

4、)。甲同学认为利用此装置测得铁的质量分数偏大,请你写出可能的原因: 。最后对所得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小组内有同学提出,本套装置在设计上存在多处缺陷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其中会导致铁质量分数测量值偏低是(任答一条即可) 。4. 牙膏是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常用的摩擦剂主要有:CaCO3、Al(OH)3、SiO2nH2O、Ca3(PO4)2。资料显示:Ca3(PO4)2高温不分解;Ca3(PO4)2和 CaHPO4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Ca3(PO4)2 + 4H+ = 3Ca2+ + 2H2PO4。(1)为测定某牙膏的酸碱性和摩擦剂的主要成分,甲同学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5、 取一小段牙膏与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 pH 试纸测定滤液酸碱性的方法是(填相应操作) ,读出其 pH 接近8; 若向所得不溶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有气体产生,则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向所得不溶物中加入 NaOH 溶液,经测定,不溶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取中加稀盐酸后所得溶液,加入过量 NaOH 溶液,观察到最终有沉淀生成,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根据上述实验,摩擦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乙同学用如下装置(已检验气密性,夹持装置略)通过测 CO2的质量来计算牙膏不溶物中 CaCO3的含量。 滴加稀盐酸之前的部分操作:打开弹簧夹,通入 N2一段时间;再将盛有碱

6、石灰的干燥管连接在整套装置上。按此顺序进行操作的原因是 ; 用上述装置重复几次实验,所测样品中 CaCO3的含量均偏高,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失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或 ; 设计实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仪器可任选) ,仅用牙膏不溶物样品测定摩擦剂中CaCO3含量的方法是 (不必填具体操作) 。5.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 Fe 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1)向 A 中加入 10g 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 B 活塞向 A 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此时装置 C 中发生的现象是 。 (2)反应进行到 A 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 C 中收集到 448mL(已

7、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3)拆除 C、D 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持续将空气通入 A 中,至 A 中固体全部消失,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为使 A 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a. 对 A 装置加热 b. 向 A 内加入少量 Fe2O3 c. 向 A 内加入少量 CuO d. 增大空气通入量 e. 向 A 内加入少量 FeSO4 f. 向 A 内加入少量 H2O(4)将 A 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 Cu2(OH)2CO3将其调节至 pH=4 时,溶液中铁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

8、淀与硫酸铜溶液,此过程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则其采用的方法是 ,其具体操作步骤可续写为: 。6.氯化铁是实验室中的重要试剂。某同学用 m g 含有铁锈(Fe2O3)的废铁屑来制取FeCl36H2O 晶体,同时测定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此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操作步骤如下:. 打开弹簧夹 K1、关闭弹簧夹 K2,并打开活塞 a,缓慢滴加盐酸。. 当时,关闭弹簧夹 K1、打开弹簧夹 K2,当 A 中溶液完全进入烧杯后关闭活塞 a。. 将烧杯中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 FeCl36H2O 晶体。请回答:

9、(1)A 中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操作中“”的内容是 ,烧杯中的现象是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是 、 。(3)操作不采用直接加热制 FeCl36H2O 晶体的原因是 (用简要文字并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 。(4)测得 B 中所得的气体是 V mL(标准状况时),由此计算出该废铁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低,若实验过程操作无误,偏低的原因是 。(5)为了准确测定铁的质量分数,还可以另取 mg 废铁屑和某种常见的还原剂气体在加热时充分反应到恒重,测得实验后剩余固体质量是 wg。由此求出铁的准确质量分数是 (用含 m、和 w 的式子表示)。7.实验室有 NH4HC

10、O3和 NaHSO3的干燥粉状混合物,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 NH4HCO3的含量,设计了用在混合物中加酸的实验方法来测定其质量分数。回答以下问题: 化学小组主要选用了下列药品和仪器进行实验。 (图中每种仪器装置只 选用了一次,铁架台等固定仪器未画出)来源:学,科,网XXK请按气流由左向右的方向,仪器连接顺序是(填仪器的接口字母 a、b )a f g 。 实验开始,混合物加酸前,A 装置需要鼓入空气,作用是 ;加酸后 A 装置再次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E 装置的作用是 。 实验中,若 C 瓶中溶液褪色,则测定结果可能会偏 (填“高”或“低” ) 。为了确保实验中 C 瓶溶液不褪色,若取样品的质量

11、为 m g,实验前 E 中所装 a molL1的KMnO4溶液体积(V)不少于 mL。 若混合物样品质量为 13.1 g,充分作用后碱石灰增重 4.4 g,则混合物中 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 从定量测定的准确性考虑,该套装置还应作进一步的改进是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8某研究性小组借助 AD 的仪器装置完成有关实验。【实验一】收集 NO 气体。(1)用装置 A 收集 NO 气体,正确的操作是 (填序号) 。a.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b.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c.从口进气,用排水法集气 d.从口进气,用排气法集气【实验二】为了探究镀锌

12、薄铁板上的锌的质量分数 w(Zn)和镀层厚度,查询得知锌易溶于碱:Zn2NaOH=Na2ZnO2H2据此,截取面积为 S 的双面镀锌薄铁板试样,剪碎、称得质量为 m1 g。用固体烧碱和水作试剂,拟出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相关实验。方案甲:通过测量试样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气体积来实现探究目标。(2)选用 B 和 (填仪器标号)两个装置进行实验。(3 测得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 VL(标准状况) ,w(Zn)= 。(4)计算镀层厚度,还需要检索的一个物理量是 。(5)若装置 B 中的恒压分液漏斗改为普通分液漏斗,测量结果将 (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方案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的质量实现探究目标。选用仪器 C 做实验,试样经充分反应,滤出不溶物、洗涤、烘干,称得其质量为 m2g 。(6)w(Zn)= 。方案丙:通过称量试样与碱反应前后仪器、试样和试剂的总质量(其差值即为 H2的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