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6519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音乐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音乐赏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 浪漫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 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 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 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 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 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 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 当音乐自 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 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 、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 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 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 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

2、“瑟”、“箫”的发明。 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 琴所作的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 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 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 琴声乃心声,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 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 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 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 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 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 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 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

3、。体会 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 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 听听具有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 一定会喜欢上它的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 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 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 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 。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 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 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 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 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 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 、冲淡平和的意境。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 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化 了这个世界的混乱,使我们的生活张弛 有度,动静平衡。只是,这个世界无可 奈何地越

4、来越紧张,越来越喧嚣,艺术 越来越紧密地与金钱联姻,滋生出那么 多商业化的艺术和伪艺术。在这样的世 界里,我们比以往更需要古典音乐,更 需要寻找一种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太虚幻 境,让终日竞争奔忙、身心疲惫焦虑的 现代人得到彻底的休息!旅美大提琴家王健说得好: 喜欢流行音乐是一时的事, 喜欢古典音乐是一生一世的 事。逝者如斯夫。 论语响一绝而不还。 曹植九愁赋一道德经五章有言:“天地之 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 而愈出。”此所谓“动而愈出”者, 指其生也。天地者,实如橐龠之 器,鸣奏不绝如缕之曲。道德经二十三章亦有言:“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 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 况于人乎?”此

5、所谓“不能久”者, 指其逝也。天地者,曲不能久之 大乐是也。逝者如斯,乃是中国古典哲学对世界特有的体认 。与印度古典哲学“原子论”的所谓“恒河沙数”相 比,“逝者如斯”更强调了宇宙运行不已的侧面。音乐与流水,都是长宙广宇“逝者如斯”之“斯”。“响一绝而不还”(曹植九愁赋),乐无常而 哀感顽艳。音乐之如来、如去,无常、无住之性,音乐之动 而愈出、不能长久之性,乃其哀感顽艳之功能的 根本。金刚经说法有言:“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 所去,故名如来。”“如来”者,“如来”、“如去” 之简称是也。所谓音乐,亦“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故,乐即如来;音乐者,乃“无所从来,亦无 所去”之美音哲学。金刚经说法

6、又言:“菩萨于法,应无所住。” 法本无住,而生其乐。如是我闻,乐亦无所住。 乐无所住,方生即逝。万物亦无所住,皆具方生 即逝之性。孔子有言“逝者如斯”。万物逝者,皆 如斯夫。所谓大乐者,无中生有,有复归无。所 谓大乐者,乃“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 其后”(道德经十四章)之无始无 终的时间绵延。所谓人籁者,同样无中 生有,有复归无。所谓人籁者,乃“空中 起步”(刘熙载艺概)、“切终成曲” (刘向说苑善说)之人类操行的有 限过程。人籁乃大乐之象,大乐乃人籁 之本。万物生逝,皆如其象。n音乐因此,而成为时间之最佳象征。 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音乐哲学 即乐道正是因此,而对时间有着深刻 的体认。对此

7、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古典音乐哲学即乐道早有深刻体认之 点,近代西方哲学、科学,也已开始 高度关注。n所谓音乐者,正是以“展开状态”为其 基本存在方式。所谓音乐,正如萨特 所说乃是“时间性整体所进行着的综合 ” 当然,当音乐通过人脑的记忆综合之后,所谓物理意义的 乐音时间运动,已然转化为心理意义的比音关系建构。此 所谓比音关系建构,乃是物理意义之乐音时间运动之心理 后象。此心理后象中的比音关系之心理时间运动,与物理 意义之乐音时间运动,并不全然等同。比较物理意义之乐 音时间运动而言,比音关系之心理时间运动,有其信息量 的损耗与增值。但是,人类只能以此内在的心理时间来把 握外在的物理时间。换言之

8、,所谓物理时间,乃是由人类 实践行为所建构并为人类心理时间所认识。因此,并无绝 对的物理时间可言。音乐不仅是人类建构之时间的象征, 就某种意义而言,它也曾经是人类建构之特殊的时间尺度 。白居易所谓:“出郭已行十五里,唯消一曲慢霓裳”( 早发赴洞庭舟中),正是以音乐作为时间之速度表征的 衡量尺度。v中国古典音乐发展久远,最早可追溯至黄帝时期,当时就有 音乐作品的记载,而周朝制定六艺礼、乐、射、御、书、 数中,乐也占了重要的地位。这里所说的 “乐”并不是单 独用乐队来演奏的乐曲。而是与舞蹈同时进行的古典音乐, 古代称“乐舞”,另一种古典音乐用于祭祀和庆典的专用音 乐,古代叫“雅乐”。到了唐朝更高立

9、乐府专司其职,至 于乐器的出现也始于远古时期。中国的古典音乐更为世界三 大乐系之一,而东方国家的诸多音乐,若考证其本源的话。 也都可以归属于中国古典音乐体系之下,可见其历史的悠远 及辉煌是不能让人轻易忽视的,只可惜以西方音乐的巨大冲 击下,使得我们逐渐与它疏远,诚为一大憾事。v一、谈谈中国古典音乐的乐律相传皇帝命伶 伦律吕,同时按音律,铸钟十二件,以和五 音,古代史书上称之为“五音十二律”。到了 周代见于典藉记载:“五音十二律”已完全确 立。1 1、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中国远古时代的古典音乐,是五声音阶。到了周代,增加 了了“变微变微”(FaFa)和)和“变宫变

10、宫”(SiSi),形成七声音阶,因为),形成七声音阶,因为 当时当时“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已经日臻完善,使五音十二律用于实 际的音乐活动之中。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际的音乐活动之中。五音:宫、商、角、微、羽约等于简谱 :1 1、2 2、3 3、5 5、6 6 十二律又分为:十二律又分为: -阳声六律阳声六律-黄钟、太簇约等于简谱黄钟、太簇约等于简谱-1-1、2 2;姑洗、蕤宾、;姑洗、蕤宾、 耒则、无射。耒则、无射。3 3、#4#4、#5#5、 -阴声六吕阴声六吕-林钟、南吕、约等于简谱林钟、南吕、约等于简谱-5-5、6 6;应钟、大吕;应钟、

11、大吕 、夹钟、中吕。、夹钟、中吕。7 7、#1#1、!、!2 2、3 3 -七律:宫、商、角约等简谱:七律:宫、商、角约等简谱:1 1、2 2、3 3;变徽、徽、羽、变;变徽、徽、羽、变 宫、宫。宫、宫。4 4、5 5、6 6、7 7v周代的音乐家,推算出的五音音阶序列、七音音阶序列,都 很准确。所以,周代的“礼记”中的“礼运篇”中说:“五 音十二律,还相为宫也。”这是中国古典音乐史上的伟大成 就。所不同的是中国人用竹管的长短计算音律。而希腊人则 用琴的长短计算法。由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法者都非常重视音 乐的教化作用,用来巩固政权和促进社会的安定。因此,在 这种历史条件下,历代的音乐家,都对音律的

12、准确率作出过 应有的贡献。到了明朝,音乐家-朱载土育,将自己对音律 理论的研究成果,写入一本叫“律吕正义”的书中。被世人 公认是音乐十二平均北的创始人。要比欧州早200年!他的 理论被清朝圣祖皇帝玄烨以皇帝钦定的规格,颁布天下。二、谈谈中国古代的乐器n1、 相传公元前3000年,伏羲氏创造琴与瑟。比埃及发明弦乐器要早1000年。n2、 相传女娲氏时,发明了笙、簧、管、箫、笛等乐器n3、n夏、商、周,历史上称为三代盛行铸钟,尤以周代为最。分为特种和编钟两种。 特钟:钟体硕大,声音优美而宏亮,主要用来庆祝节日、战胜利日、祭祀、报时 ,在钟体上铸字,用来记功等用处。n编钟:因为编钟具有十二平均律的功

13、能,因为音高的不同,钟体有大有小,将钟 悬于木架上。奇妙之处是钟体成椭圆形,钟的两边都可敲击。例如:一边是还原 la,另一边是升la。西欧教堂里的钟,呈圆形只能发出一个声音。在湖北省随县 ,出土的周代编钟,就是一例。n4、公元前2500年,颛顼时期造出了鼓。n5、周代非常重视音乐的社会功能,发明的乐器也多。例如:馨、搏、竽。n6、秦汉以后,与外国的交往是益增多。乐器逐渐分为本土乐器和外来乐器。n7、秦代主要是蒙恬造筝。n8、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有:琵琶,箜篌、羌笛、胡笳等乐器。n9、宋代有人造阮。n10、有清两代没有产生新的乐器。三、谈谈中同古典音乐著名的乐曲A1、黄帝时的“云门乐”

14、。2、尧时的“大成乐”。3、舜时的“大韶乐”。大教育家孔子曾有“闻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的名言,盛先赞大韶乐。4、禹时的“大夏乐”。5、殷代时的“大 乐”。6、周代时的“大武乐”。周代音乐之盛,是以上六 代发展和积累的结果。B 唐代是中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民族杂处,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 双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经过大规模的融合过程,经过创新、改编 、整理。极大的促进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迅速发展。对后世及周围国家都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例如: 1、清乐 实际上是夏、商、周时的古曲音乐。唐朝时叫清乐。清乐常用在国家盛典、祭祀 仪式等重大场合。 2、燕乐 燕乐(亦称“宴乐”,因为用于

15、宴庆场合而命名),是唐朝时期古典音乐,最伟 大的成就。是在整理改编西域音乐,朝鲜音乐、安南音乐的结果。燕乐以崭 新的面貌,出现在唐朝的音乐生活中。由于异域风格、热烈的情绪、通俗易懂的 音乐语言,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欢迎,在中国古典音乐乐上,燕乐以通 俗易懂的内容流传到世界各国,被视为上品大唐朝的音乐文化,远播海内外。燕 乐包括: (1)、西域音乐 例如:西凉乐、龟兹乐、疏勒乐、高昌乐、吐谷浑乐等数十种。 (2)、外国音乐 例如:高丽乐、百济乐、南韶乐、波斯乐等。C 元朝歌剧艺术空前发展元曲和杂剧风行天下,是元朝音乐艺 术一大特色。D 明朝初期有南曲,后期有昆曲。E 清朝有西皮、二簧以及陕

16、西秦腔兴起。清朝后期则有就戏和 地方戏曲的蓬勃发展。高山流水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 弹琴弹琴, ,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 “巍巍乎志在高山巍巍乎志在高山”和和“洋洋乎志在洋洋乎志在 流水流水”。伯牙惊曰:。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善哉,子之心 与吾同。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 ,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 水之曲。水之曲。 广陵散琴曲广陵散琴曲 据据琴操琴操记载:战国聂记载:战国聂 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 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因延误日期,而惨遭杀害 。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聂政立志为父亲报仇, 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入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 ,名扬韩国。韩王召他进,名扬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