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651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4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发展观(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和客观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建

2、立新的具体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 资源、产品、再生资 源”的反复循环体现 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 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当部分以当部分以 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 ,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 之和之和【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分)(2)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

3、社会效益的统一。(3分)(3 3)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分)(4)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当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功能就会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3分)20122012年一轮复习年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生活与哲学第第 八八 课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考点1:发展的普遍性考点2:发展的实质考点3: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过程)考点4: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的状态)考点5:事物发展的原因考考 点点 预预 览

4、览考点考点1 1: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1 1、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具有普遍性。表现在: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发展的。总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2 2、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友情提示:友情提示:发展发展 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友情提示:友情提示: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判断一个事

5、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分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标志在于它是否同新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新事物 (新生事物)新的事物 (新出现的事物)小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重点)小结: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重点)(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反对

6、】:我们应反对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运用: 1、时间:看到事物的来龙去脉,既看到事物的过去, 又看到事物的现在,还要看到事物的未来; 2、语言特征: 加快、增长、增强、提高、缩小差距 ; 新局面、新形势、创新、更新、刷新; 长远利益、战略眼光、前瞻性。 【例例1 1】:胡锦涛指出:“要做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段话主要体现了A事物发展的

7、曲折性 B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C与时俱进的发展观 D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解析:三个解析:三个“从从解放出来解放出来”实质是实质是“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所前进”,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体现了发展的观点。A A、B B、D D选项本身虽讲发展相关的问题,选项本身虽讲发展相关的问题,但与题意不是最贴切的。但与题意不是最贴切的。考点考点2 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 1、前进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前进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代表了事物发展的方向,符合客观发展规律,有着自己存在 的根据和强大生命力,发展前途广阔。因

8、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二,社会历史领域的新事物,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 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的利益,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 2、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这是因为:第一,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有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第二,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它总要竭力扼杀新事物;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 个过程。小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小结: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原理内容原理内容】:唯物辩证

9、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或: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或: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总趋势。)【方法论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反对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例例2 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沉舟

10、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千帆千帆”“ ”“ 万木春万木春”“”“新叶新叶”“ ”“ 前波前波”与与“沉舟沉舟”“”“病树病树”“ ”“ 陈叶陈叶”“ ”“ 后波后波” ” 分别属于新旧事物。分别属于新旧事物。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虽有一定关系,但不够虽有一定关系,但不够直接。直接。【例例3 3】: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

11、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网上祭祖作为新生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A. B. C. D.【解析解析】:观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违背未必是新事物,同时发展速观点错误。新出现的事物违背未必是新事物,同时发展速度的一时快慢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为新事物的标准。度的一时快慢不能成为判断是否为新事物的标准。考点考点3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

12、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1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含义:(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3)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事物变化是否超出了一定的“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2 2、量变和质变关系:、量变和质变关系: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的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 3、要求:(方法论)、要求:(方法论)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一,

13、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第二,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第二,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友情提示:友情提示:1、有量变就必然有质变。改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只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实现质变。变。2、不能说质变就是发展(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改正:只有向前的、向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改正:只有向前的、向

14、上的、向好的方面的质变,才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即发展)。(即发展)。3、不能认为只有质变才有实际意义。改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改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量变、质变有质变。量变、质变对事物的发展,对事物的发展,同样有意义。同样有意义。小结: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重点)小结: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原理内容】:(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 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 变。(总)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

15、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 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方法论方法论】:第一,重视量的积累。第一,重视量的积累。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点滴做起,脚踏实地、埋头 苦干,为实现事物质变创造条件;第二,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第二,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果断地抓住 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第三,要坚持适度原则。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我们要 保持事物性质不变时,必须坚持适度的原则。【例例4 4】:(:(0909北京)北京)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 PH值有关,如图9所示。A. 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

16、. 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 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 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例例5 5】:(:(0909全国)全国)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确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