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4714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课件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普文章的语言与风格严密准确,“文”“理”兼备一、科普文章概念科普文章是一种以科学技术知识为题材,用文艺性笔调写成的文章。就其内容看,一般是对科学知识的讲解,对新兴学科的介绍,对某种规律的阐述,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说明,它兼有说明文和散文两种文体类型的特征和性质。就其写作看,主要是运用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说明文结构,兼以或形象生动、或通俗易懂、或亦庄亦谐的语言来表述科普知识。二、科普文章特征1.短小性。它篇幅小,然而其知识容量、主题意义、现实作用又可以很大。它旁征博引,尺幅千里,能及时反映科学上新的事物、思想、方法和动态。2.知识性。它普及科学知识,把科学的最新信息传达给读者。它常常抓住现实生

2、活中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用正确的理论,去进行科学的解释,纠正常识错误,从而使读者了解世界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3.文学性。它主要以优美的文字、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用故事、对话、散文等形式以及通俗、形象、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4.思想性。它往往以具体细小的事物,阐发耐人寻味的哲学道理,给人启示,发人深省。 三、科普文章“三读”1.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快速浏览的目的是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正确把握文章的思路。2.根据题目细读重点句段。细读是有针对性地读,题目问什么或者要求什么,就读什么,重点阅读相关内容。注意那些起限定作用

3、的词语及那些表示各种不同的判断的副词,以更好地体会说明文的语言。3.深入品读组织答案。就是根据全文的意思和题目的要求深入品读,考虑答题思路,确定答案。四、科普文章语言特色1.准确严谨。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增加可信度;数据必须真实准确;所举的事例真实可靠。2.生动形象。善于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用修辞。3.通俗易懂。多运用口语、引用、举例、描写等方法,化深奥为浅显,做到通俗易懂,让读者容易明白。(2013佛山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信息时代的侠客王小东什么是“黑客”?黑客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英语词典对于“hacker”的动词原形“hack”是这样解释的:黑客行为指

4、未经授权便进入一个计算机的存储系统,如数据库。对于“hacker”是这样解释的:黑客是嗜好编程或使用计算机的人。就其英文原义来看,是比较中性的,虽然有“未经授权”等不合法的含义。中文译成“黑客”,其贬义比英文原义似乎略重,但大致恰当,而有些书翻译成“计算机窃贼”就十分不恰当了。T2用什么来比喻黑客最合适呢?我想,在中国文化中有一个极为贴切的概念来比喻黑客,这就是“侠”。黑客就是信息空间中的“侠”,因而不妨译成“信息侠”。T2在古代社会中“侠以武犯禁”,他们凭自己的武艺各行其是,独来独往,不受体制的束缚。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体制的监控能力加强,“侠”似乎消失了,至少是少了。然而,新的信息技术似乎又

5、提供了体制外的活动空间:黑客们凭自己的智慧犯禁,各行其是,独来独往。侠客与罪犯不能完全等同,他们虽然与罪犯同属“犯禁”者,但在侠客中不乏慷慨仗义之士,他们也杀人越货、抢掠钱财,但往往也劫富济贫、仗义疏财。黑客们也是一样。尽管某些黑客也有敲诈勒索等犯罪活动,但这只是黑客活动的一部分。在多数情况下,黑客们并不在意钱财,他们有时破坏权威当局的计算机系统是为了表示对当局一些专制政策的不满或抗议,如对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司法部、空军等网页的破坏;有时是开开玩笑,如他们常常诈骗别人提供自己的银行账号,但并不真的窃取钱财。他们有时还帮助堵住一些软件的安全漏洞。1997年初,一群德国汉堡的黑客在国家电视台表演了

6、如何使用“ActiveX”控制器,在无需提供身份识别号码的情况下,把钱从一个银行账户搬到另一个账户上去。用这种方法当然是可以盗窃钱财的,但这些黑客没有用它干坏事,却是公布了出来,以引起人们的警惕。黑客们常常干一些让权威当局哭笑不得的事。T11995年4月的俄克拉荷马爆炸案的主要犯罪嫌疑人麦克维在他自己的辩护律师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晚上干这事,那样可以少死些人的问题时,回答说“那样政府就不会在意,我们必须多杀人,才能使他们在意”。消息发表后,引起了全国的愤怒。这个消息是黑客们非法侵入麦克维的辩护律师的计算机得到的。他们共窃取了25 000份联邦调查局的文件,以及其他数百份保密的法律文件。在审判之前公

7、布这类消息会严重妨碍司法公正,全国的愤怒情绪会使犯罪嫌疑人得不到公正裁判;另一方面,辩护律师们也可以以此为借口,为犯罪嫌疑人开脱。总之,黑客们就是喜欢把一些正儿八经的事搅黄。黑客们的行动往往是针对权威当局,或者大组织的。当然,他们有时也很招一般个人计算机用户的讨厌,即使在计算机使用还处于一个相当低水平的中国,每个使用计算机的人差不多都碰上过病毒的侵扰。随着越来越多的个人进入网际网络,他们的个人计算机也会像大型主机一样,越来越有可能被别人远距离侵袭。1998年8月,美国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了1998年6月25日发行的微软Windows 98的三处安全漏洞。T1其中最严重的一处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

8、学生发现的。黑客可以制作这样的网页,当你看它时,仅仅是看它,即使不采取任何行动,即使没用鼠标去点它的任何链路,它也可以在未得到你的允许的情况下,把文件(有可能是病毒)下载到你的硬盘上,建立或删除你硬盘上的目录,启动你机器上的程序。微软公司在得知消息后,紧急提供了修补程序,但修补程序只是在事先提出警告,并不帮助你做出该不该下载文件的判断。因此,你要么许多事 都不能干,要么还是要冒风险。据微软公司自己的专家说,黑客们其实尚未充分利用电子邮件这个非法进入其他人的个人电脑的利器。另外,据CNN1999年6月12日报道,网景公司的所有浏览器,包括其最新版的Communicator,也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个

9、人电脑如用网景公司的浏览器观看网页,则其硬盘上储存的所有文件都会暴露给别人。看来,随着个人电脑大量上网,黑客们恣意畅游的空间更大了。既然如此,我们如果学得会的话,也最好学些黑客的本事,从而在信息空间中多几分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选自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有删改)角度一:语言 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密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对科普文章语言的考查往往结合具体语句或段落进行分析。【题1】科普文章的语言有其特色,请分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是怎样体现的。(5分)(1)黑客们常常干一些让权威当局哭笑不得的事。(

10、2分)(2)1998年8月,美国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了1998年6月25日发行的微软Windows 98的三处安全漏洞。(3分) 【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本题考查分析科普文语言特色的能力。科普文的语言特色主要是准确严谨和生动形象。题目要求先找出语言特点,然后分析加点词语是怎样体现这一特点的。第(1)题“哭笑不得”结合所在语段的语言环境所举的事例以及最后一句话“黑客们就是喜欢把一些正儿八经的事搅黄”,我们可以推知黑客行为让当局处理问题颇为棘手、陷入尴尬的境地。同时由于这句话出现在段落开头,还起到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第(2)题用两个时间词语体现用语的准确性,两个词语稍有区别,第

11、一个只写出年月,没有日期,这恰恰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因为有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不可能具体到日期的。同时,两个时间相距这么近,突出了黑客发现漏洞速度快,本领高强。【答题】规范作答,注意采点【解析】分析语言特色一般先要指出语言特点,然后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具体阐释。所设的两个小题分别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第(1)题“哭笑不得”体现的是语言的生动形象,既写出了当局的尴尬,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第(2)题应首先指出准确性,然后分析两个时间词语是如何体现准确性的,最后阐释表达效果。规范答案:(1)“哭笑不得”语言生动形象,(指出特点,1分)既写出黑客行为让当局处理棘手、颇为尴尬,又让读者迫

12、切想了解究竟,引起阅读兴趣。(进行阐释,1分)(2)此句两处不同的时间词语体现了科普文语言的准确性,(提出特点,1分)前者因为有三所大学的学生先后发现,所以只写出年月,后者点明微软发行的具体年月日,(具体分析,1分)突出黑客发现漏洞速度快,本领高强。(指出表达效果,1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分析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两个误区1.不懂文本特点,不熟悉相关术语,答题语言不够简洁。如上述题目不知道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上作答。2.答题不规范,不懂得“应题”,组织答案层次不清晰。如上面题目问的是加点词语是怎样体现科普文语言特色的,就要学会“应题”,指出特色是什么,然后具体分析。【我来评卷】现场答案:

13、(1)黑客们常常做出一些让当局感到很尴尬的事,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两个时间词语,准确地表达了黑客发现漏洞速度快,本领高强。得分:3分理由:第(1)题的答案只是解释了第一句话的意思及表达效果,不会“应题”,没有指出语言特点,扣1分。第(2)题的答案分析了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顺便指出了语言的准确性,但缺少对“准确性”这一特色的具体阐释,扣1分。【方法归纳】 科普文章的语言特征1.准确性(1)揣摩词语。阅读时要推敲那些表数字、范围及程度的修饰限制性词语,感受用词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即使是一些模糊词语也不能放过,如“大约”“估计”“可能”等。模糊词语的使用恰恰说明作者用语的严谨。(2)通过说明

14、方法分析、品味语言。如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使语言表述准确。2.生动性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生动活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3.通俗性多用口语、多引用,举例丰富,描写具体,让读者容易明白。【变题】变式设问,触类旁通1.科普文的语言除准确严谨外,还具有不同于一般说明文的语言特色。请在文中的加点词中任选两个,结合文章简要分析这些词不同的语言特色。2.文章“”句中的某字如何理解?3.分析“”句(词)在文中的表达效果。角度二:风格 相对于传记、新闻,科普文有属于它自己的文体特征或风格,如科普文写作的目的是传播科普及科学知识,既有着科学的严谨、准确、客观、逻辑性强的特点,也有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的特点。

15、另外,很多科普文的写作目的往往不限于生动、通俗地传播、普及科学知识,而是在这个基础上,还表现了作者的某种人文情怀,因此,文章的主题便具有了更加深远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题2】知识性和文学性是科普文的重要特征,请分析本文是怎样体现这些特征的。(6分)【破题】抓住关键,迅速突破本题考查分析科普文的文体风格。题干要求较为明确,围绕“知识性”和“文学性”进行分析。“知识性”主要是看文章给读者传递了什么新的信息,或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如本文纠正了人们对黑客为“窃贼”的误解,并肯定了其社会价值。“文学性”则是表达的手段,从本文标题及文本内容可以看出,用“侠”来比喻黑客,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答题】规范作

16、答,注意采点【解析】本题要求就科普文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进行分析,可分两条组织答案。首先应对“知识性”和“文学性”进行简单阐释,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文本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一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等。规范答案:(1)知识性。科普文以普及科学知识为目的,把科学的最新信息传达给读者,或对生活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或纠正人们的错误认识。(1分)如本文讲了“黑客”虽略带贬义,但绝不是“计算机窃贼”,肯定了黑客的社会价值并说明了黑客在网络自由活动的原因是网络本身有隐患,(1分)从而纠正了人们的错误认识,使人们增长了知识。(1分)(2)文学性。科普文常用文学手法及通俗、形象、幽默的语言,生动活泼地介绍科学知识。(1分)如本文中用“侠”来比喻黑客,化枯燥的说明为生动形象的描写,(1分)使全文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通俗易懂,更体现了科普文浓郁的文学性,较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点题】失分警示,归纳技巧1.不熟悉文体特征或风格,与语言特点相混淆,造成答非所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