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3395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1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字子厚。祖籍河东,后迁长安,世称柳河东 。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 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文以辞采华丽 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 词科,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永贞元年 (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 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元和十年(815)春 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 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所。被贬期间,南方人 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 、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 、战国策传统,多用

2、来讽刺、抨击当 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 ,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 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 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 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传记】:继承了史记、 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 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 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 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 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 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 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 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 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 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 、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 作品,

3、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 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 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 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 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柳江弯弯曲曲,象百结九转的愁肠。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文身之地;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1作者说“愁思茫

4、茫”联系全诗看,因何而“愁思茫茫”?v作者因自己被贬荒蛮之地,感慨仕途风 波险恶而愁绪满怀,因友人望而不见而 生牵挂思念之愁。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通过登楼远望,抒发了诗人离乡别友 的悲苦和对挚友的深情怀念,流露出 对时事艰危、环境险恶的忧伤和不平 。3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愁思的?(本诗中用到了 哪些意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结合诗人的遭遇,体会思想感情)v借景抒情,景中见情。v“高楼大荒”“ 海天茫茫”“ 惊风乱 飐”“ 密雨斜侵”“ 岭树重遮”“ 江 流曲回”“百越文身地”,对唐代的贬 谪诗人来说,都是哀苦无比的景色。v诗人正是通过这些景色的铺叙,远近结 合,

5、景中见情地把自己的无限哀情表达 了出来。v哀景写哀情。4、有人说诗的颔联赋中有比,你是如何理解的? v作者以风雨喻谗人之高涨,v借芙蓉薜荔在暴风雨中的遭遇,v暗比自己仕途风波险恶。v赋中有比,不着痕迹。5、这首诗情景交融,结合诗的第二联作具体分析 v第二联中,芙蓉与薜荔象征着人格的美 好与芳洁;惊风、密雨映射敌对势力。 暴风肆虐,抽打着水中的芙蓉;密雨施 狂,侵袭着墙上的薜荔。是景语,更是 情语,是诗人仕途险恶的写照,诗人对 险恶处境的忧虑和愤慨溢于言表。 6、比较韩、柳两首贬谪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差异 。v韩诗凄切中见忠愤之气,“为圣明 除弊事”的政治理想,力辟佛教, 充满了不平之气;v柳诗凄苦

6、中多哀怨之音,情感基调 是愁思弥漫、凄苦无比,也有对恶 势力的控诉 。一、“贬谪诗”常表达的思想感情v1.忠而被贬之愤,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v2.英雄末路之哭,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激愤 与惆怅。v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自我解脱。v4.任凭风雨的旷达乐观态度。v5.对奸佞小人的嘲讽与愤恨。v6.愈挫愈勇,相信能东山再起的自信。v7.羁旅行役之苦 v8.思乡怀归之情二、贬谪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v 1.借景抒情,直抒胸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v 2.对比衬托,虚实结合 v 3.象征比喻,托物言志 三、贬谪诗中常见的意象v“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v江水:象征诗人

7、的满腹愁绪,或对年华流 逝、历史变迁的感慨。v“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 ,何日复归来。”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 v归雁:重回故土或京城的愿望。v“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 ,自有岁寒心。” 张九龄感遇(其七) v香草、柑橘:象征人们的高洁品质。 v贬谪诗中其它常见意象: 子规杜鹃 风霜 雨雪 夕阳 鹧鸪 落叶 孤灯结束语 v老子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 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 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生而生存。” 柳宗元在庙堂则直言谏君,在荒所则造 福一方,不管身在何处,不管身历何难 ,他所充斥的只是一种忠君爱国和以民 为天的思想,而这不正是我国古代知识 分子的脊梁吗?上承屈原,下继林则徐 ,柳州百姓永远记住了这位柳公,历史 也永远记住了柳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