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3302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40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基础(BiomedicalSignal Measurement Basis)生物体本身既是很好的信号发生系统又是很好的信号处理 系统。生物体能感知现实世界,就是感知现实世界的各种 信号(刺激),并根据对信号的处理结果,自动作出各种 反应(响应)。要对生物医学信号进行处理,首先要能正 确地获得生物医学信号。本章首先简单介绍感知生物医学 信号的器件:传感器或换能器。因为生物医学信号十分微 弱,在进行各种后处理之前,还必须将生物医学信号放大 到一定的程度,所以本章第二节对生物医学模拟放大器进 行了简单的介绍。现代信号处理技术,基本上都以数字计 算机为工具,进行数字处理,所以在

2、用计算机对生物医学 信号进行处理之前,还必须对测得的生物医学信号进行数 字化。按什么要求进行数字化,才能不失真地重现原始信 号,这就是本章第三节要介绍的关于生物医学信号数字化 方法的内容。这是本章的重点。如怎样确定采样频率,或 一个周期要采集多少个点,总共要采集多长(共多少点) 的数据,才能准确重现原始信号。然后,在本章第四节简 单介绍了生物医学信号获取与处理系统的基本组成。最后 ,第五节简单介绍了捆扰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的干扰和噪声 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第一节 生物医学传感器简介(Introduction to Biomedical transducer )人体的生物电信号如脑电和心电等

3、可以通过电极采用一定 的导联方式获取,非电量生物医学信号则必须使用各种换 能器将其变换为电信号后方可获取。不对人体施加任何刺 激,获取到的信号是自发信号;施加一定刺激后,得到的 是诱发信号。 非电量生理信号按其能量方式,可以分为:机械量 信号,如脉搏和心音是振动信号,血压是压力信号等; 热学量信号,如体温等;化学量信号,如血液的pH值等 ;光学量信号,如血氧饱和度等。对不同类型的信号, 所用换能器的换能原理不同,一般医学换能器的换能方式 有压电效应、热效应、光电效应及阻抗变化和电化学效应 等。换能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安全性、线性、频响或传 递函数、精度(幅度分辨率)、准确度(测量误差范围) 和

4、稳定性等,生物医学换能器是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一个专 门研究领域,有许多专著对此有详细介绍。常用生物医学 换能器按使用方式分有以下几类。 体表换能器是在身体外部表面进行测量的一类传感器,可以实现 无创测量,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医学测量换能器。体表换能器包 括体表电极和体表非电量测量传感器。 体表电极可以在体表提取人体的生物电信号,如:体表心电、脑 电和肌电等。在人体内,电流靠离子传导,为离子导电,而生物医学 测量系统是电子导电,因此,体表电极实际上是一种可以将离子电流 变为电子电流的换能器件。通常体表电极是由经过一定处理的金属材料制成,在引导生物电 信号时,与金属电极直接接触的是一层电解质溶液

5、。还有一类称为绝 缘干电极的体表电极,其使用方法与上述体表电极不同,即不使用导 电膏或其他电介质作为皮肤和电极之间的电流耦合通道,而是采用电 容耦合信号原理。 体表非电量测量换能器的种类比较多,包括力学量换能器、热学 量换能器和光电换能器等。力学量换能器把力学量生理参数转换为电 参数,如:测量心音、呼吸和脉搏的电容换能器,测量血压和肌张力 的电感换能器,测量眼压、血压、脉搏波的压电换能器等。 热学量换能器根据热效应的不同分为热电式、热阻式和热辐射式 等几种,热电式换能器是利用金属材料的热电效应(即温差电效应) ,这类换能器的稳定性较好,可用于口腔、直肠等温度测量。光电换能器是以光为信息载体、以

6、光电效应为基础的一类换能器 ,可以测量的生理参数比较多,而且具有反应速度快、检测灵敏度高 和非接触检测等特点,常用的光电换能器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和 光电三极管等。 二、腔穴换能器通过专用的形状设计能进入生物体自然腔 穴(如胃、支气管、膀胱、直肠、结肠、 耳、鼻、阴道、子宫等)的换能器,称为 腔穴换能器。如测量胃的机械收缩、pH和 电活动等的专用组合换能器与胃镜一起通 过口腔进入胃内进行测量,测量胃内胃电 的紧贴于胃壁的专用吸盘式电极等。三、微创式换能器测量时对生物体创伤较小的换能器,称为 微创换能器。如测量肌电的穿刺针,测量 心电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导管等。 四、植入式换能器在疾病诊断需要作

7、连续长时间的观察时或在一些电生理实验和科 学研究中,希望机体的干扰最小,否则实验和观察得到的信息就会产 生畸变,对于这种情况可考虑使用植入式换能器,即将微型低功耗的 电子测量器件植入体内,在体外进行遥测或监护。用于植入生物体可连续测量的换能器,必须满足其相应的生物学 特性,这些特性与换能器的生物相容性相关,在有植入体植入的情况 下,活体组织或器官都会有组织反应和受体反应,如对异物的排斥反 应等,这就意味着换能器不但要有对需检测信号有特异的选择性,而 且在植入组织相对长的时间内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时间响应特性 。 由于,植入式换能器一般是有创测量使用,要求换能器的体积小 型和轻便,随着科学技术

8、的不断发展,集微型换能器、微型机构和信 号处理与控制电路、接口、通讯于一体的植入式微电子机械系统( MEMS)已经日趋成熟,并逐步进入临床检测使用。 五、生物换能器生物换能器是近几十年内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传感器技术。有人把 21世纪称为生命科学的世纪,也有人把21世纪称为信息科学的世纪, 综合起来21世纪就是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生物换能器正是在 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之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的交叉学科。生物换能器是以生物活性单元(酶、抗体、核酸和细胞等)作为 敏感基元(分子识别元件)、以化学电极等作为换能器且对被测信号 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一类传感器,它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换能方式捕捉 目标物和敏感

9、基元之间的反应,并将反应的程度用离散或连续的电信 号表达出来,敏感基元是生物传感器的核心。通常生物换能器利用纯化的酶、免疫系统、组织、细胞器或完整 细胞作为敏感基元,这些敏感基元通常被固定化制成膜并与物化仪器 中的换能器相结合使用。物化仪器用来监测欲进行分析的物质在固定 化敏感基元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生物换能 器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按所使用敏感基元的不同,生物换能器可分为酶 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组织传感器、细胞传感 器和免疫传感器等。生物换能器中所使用的能量转换器与传统的转 换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此外,按输出电信号的不同,生物换能器还 可分为电位型生物

10、换能器、电流型生物换能器和 伏安型生物换能器。 图1-1 生物换能器的原理图生物换能器有如下一些特点: (1)采用固定化生物活性物质作敏感基元(催化 剂),价值昂贵的试剂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克服 了过去酶法分析试剂费用高和化学分析繁琐复杂 的缺点。 (2)专一性强,只对特定的底物起反应,而且不 受颜色、浊度的影响。 (3)分析速度快,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一般不超 过一分钟)得到结果。 (4)准确度高,一般相对误差不超过1。 (5)操作系统比较简单 ,容易实现自动分析。 (6)成本低,连续使用时,每例测定有时仅需要 几分钱人民币。 近年来被学术界认为最成功和最具实用价值的用于生 物医学测量的生物换能

11、器有:(1)血糖生物传感器;(2 )快速分析葡萄糖、谷氨酸、乳酸盐和乳糖等成分的多功 能生物传感器;(3)测量机体内三磷酸腺苷(ATP)变 化的生物传感器;(4)广泛应用于传染病和基因变异检 测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又称DNA探针或DNA芯片,它是二十 世纪八十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生物传感器。 目前研究和开发的DNA生物传感器从信息转换原理区 分,主要有电极电化学式、石英晶体振荡器(QCM)质量 式和表面等离子谐振(SPR)光学式等几种。 目前,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给生物传感器 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成为当今发展生物传感器的核 心技术。采用ME

12、MS技术可以将传感器与微元件、微执行 器等集成化,把生物传感器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 一个崭新的BioMEMS研究领域。 第二节 生物医学信号的放大器(Biomedical Signal Amplifier)生物医学信号大多是低频的微弱信号,在对这类信号进 行各种处理、分析和记录时,首先必须把信号放大到所要 求的幅度。信号放大是生物医学测量系统中最基本也是比 较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都采用多级放大,其中核心的是 前置级放大,对生物电信号前置级放大器的基本要求是: 一、高输入阻抗 生物信号源本身是高内阻的微弱信号源,通过电极提 取又呈现出不稳定的高内阻源性质。生物信号源阻抗不仅 因人而异、因生

13、理状态而异,而且在测量时与电极的安放 位置、电极本身的物理状态等密切关联,源阻抗的不稳定 性将使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不稳定,使得测量误差难以修正 。同时,理论上源阻抗是信号频率的函数,电极阻抗也是 频率的函数,变化规律都是随频率的增加而下降。 如果放大器的输入阻抗不够高(与源阻抗相比),则造 成信号的低频分量的幅度减小,产生低频失真。电极阻抗还 随电极中电流密度的大小而变化。小面积电极(如脑电测量 的头皮电极,眼电测量的接触电极)在信号幅度变化时,电 极电流密度变化比较明显,相应的电极阻抗会随信号幅度的 变化而不同,即低幅度信号的电流密度小,电极阻抗大。如 果人体是在运动的情况下,电极和皮肤接触压

14、力有变化,人 体组织液和导电膏中的离子浓度也有变化,都会导致电信号 在放大器输入端产生极大的干扰。表1-1是部分生物电放大器 的输入阻抗指标。用于细胞电位测量的微电极放大器的输入阻抗高达109 量级。此外,放大器高输入阻抗也是高共模抑制比的必要条 件。 表1-1 部分生物电放大器的输入阻抗指标 二、高共模抑制比 (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CMRR)前已述及,工频干扰也在医学信号的有效频带内,为了抑制人 体所携带的工频干扰以及所测量的参数外的其他生理作用的干扰, 一般选用差动放大形式,因此,CMRR值是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需注意的是放大器的实际共模抑制能力受到放大

15、器前面电极 系统的影响。通过两个电极提取生物电位时,两个电极的等效源阻 抗一般不相等,其数值大小与人体的汗腺分泌情况和皮肤的清洁程 度有关。各个电极处的皮肤接触电阻也是不平衡的,而且因人而异 ,加之两个电极本身的物理状态也不可能完全对称,这样使得与差 动放大器两个输入端相连的源阻抗实际变得十分复杂,其不平衡是 绝对的。这种不平衡造成的危害,是共模干扰向差模干扰的转化, 从而造成共模干扰输出。对于已经发生的这种转化,放大器本身的 共模抑制能力再高也将无济于事。但是,提高放大器的输入阻抗, 则会减小这一转化。如图1-2,设两个电极的等效源阻抗分别为Zs1 和Zs2,共模干扰电压为UCM,则放大器输

16、入端A、B两点的电压分 别为: 共模电压转化为差模电压UA-UB通常ZiZs1(Zs2),所以图1-2 生物电放大器的输入回路 若Zs1和Zs2相差5K(典型值),对于10mV 的共模干扰电压,如希望限制在10V以下,则放 大器的输入阻抗应在5M以上,对于体表心电测 量,这一信噪比的要求是满足的,而对于自发脑 电的测量是不够的,必须进一步提高输入阻抗或 降低UCM值。 此外,对于共模电压的抑制能力,除了提高放 大器的CMRR外,如果能够设法减小共模电压在输 入端造成的误差,那么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放大 器的共模抑制能力。为此,可以把输入级的接地 端浮置并跟踪共模电压,即相当于器件的偏置电 压动跟踪共模输入电压(浮地跟踪),这样,共 模电压就不能随信号一起被放大,从而放大器输 出端产生的共模误差电压就大大被削弱,这也相 当于提高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能力。 三、低噪声和低漂移相对于幅度仅在微伏和毫伏量级的低频生物电信号而言,放大器前置级的 这一项要求也是重要的。 除肌电和神经动作电位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