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161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8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一物理配套课件单元质量评估(粤教版必修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9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1南昌高一检测)一辆汽车从车站由静止匀加速直线开出,开出一段时间之后,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10 s,前进了15 m,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A.1.5 m/s B.3 m/s C.4 m/s D.无法确定【解析】选B.全过程最大速度是平均速度的2倍,即,故B正确.2.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比是( )A.( +1)1 B.

2、1( +1)C.21 D.12【解析】选A.汽车匀减速至停止下来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题设将整个过程分为位移相等的两段,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之比是1( -1).即匀减速的前半程时间与后半程时间之比为( -1)1,因为位移相等,根据v= 知平均速度之比为1( -1)( +1)1,A正确.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秒末的速度达到4 m/s,则第2秒内物体的位移是( )A.2 m B.4 m C.6 m D.8 m【解析】选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at1,得 ,第2 s内物体的位移 .故C正确.4.

3、(2010天津高考)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在前8 s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A.0.25 m/s 向右 B.0.25 m/s 向左C.1 m/s 向右 D.1 m/s 向左【解析】选B.由图线可知03 s内的位移为: =3 m,方向为正方向;38 s内的位移为: =5 m,方向为负方向;08 s内的位移为:s=s1-s2=-2 m;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负号表示方向是向左的.故B正确,A、C、D错误.【方法技巧】由速度时间图象巧得四个运动量(1)运动速度:从速度轴上直接读出.(2)运动时间:从时间轴上直接读出时刻,取差值得到运动时间.(3

4、)运动加速度:从图线的斜率得到加速度,斜率的大小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反映了加速度的方向.(4)运动的位移:从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得到位移,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以上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间轴以下的面积表示位移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5.(2011洛阳高一检测)“毛钱管”演示实验证明了( )A.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9.8 m/s2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和形状无关D.以上三个结论都能证明【解析】选C.“毛钱管”演示实验中,金属片、羽毛在真空中下落快慢相同,证明了没有空气阻力时,物体下

5、落快慢与物体的质量、形状无关,C正确.此实验中无法求出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故A、B、D错.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错选不得分)6.(2011徐州高一检测)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以初速度v0为正方向,有关位移、速度、加速度三个矢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速度变为负方向时,位移也为负B.加速度为负时,速度可能越来越大C.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时,位移一定逐渐减小【解析】选B、C. 当速度为负时,位移可能为正且在减小,A错.加速度为负时,可能加速运动也可能减速运动,即位移随时间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B正确,D错

6、.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C正确.7.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即此时t=0,已知在此之后1 s内的位移为1 m,由此可求出( )A.物体运动的加速度B.这1 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C.这1 s内的末速度D.物体在t=0.5 s时的瞬时速度【解析】选B、D.题中1 s内的平均速度为1 m/s,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即t=0.5 s时的瞬时速度亦为1 m/s,故B、D正确;由于不知计时时刻的初速度,所以无法求加速度和这1 s的末速度,故A、C错误.8.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开始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 )A.物体在运动

7、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t/2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需要的时间是【解析】选A、C.物体下滑的平均速度等于 时刻的速度,都为 ,A正确,B错;末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的两倍,即为 ,所以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前半程运动时间与全程的时间之比为1 ,所以前半程的时间为 ,所以C正确,D错误.9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解析】选C、D.A、B中物体一直向正方向运动,C、D中物体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总位移为零.10两位同学分别在塔的不同高度,用两个轻重不同的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已知

8、甲球重力是乙球重力的两倍,释放甲球处的高度是释放乙球处高度的两倍,不计空气阻力,则( )A甲、乙两球下落的加速度相等B甲球下落的加速度是乙球的2倍C甲、乙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等D甲、乙两球各落下1 s时的速度相等【解析】选A、D.重量不同的物体在同一地点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相同,A正确、B错误;由v2=2gh可得C项错误;由v=gt可得D项正确.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6分)某兴趣小组测量楼的高度,其方法如下:一同学在楼顶将一小石头由静止自由落下,另一同学在楼下用数码相机拍摄它经过立在楼下的毫米刻度尺时的照片,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段模糊

9、的径迹AB,如图所示.已知拍摄时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 ,则小石子到达A点的速度约为_ m/s;楼的高度约为_ m.(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取g=10 m/s2)【解析】由于曝光时间极短,所以此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约等于A点的瞬时速度,即,楼的高度 .答案:20(1921) 20(1822)12.(9分)(2011深圳高一检测)如图为接在50 Hz低压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图中所示的是每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但第3个计数点没有画出.由图数据可求得:(1)该物体的加速度为_ m/s2.(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约为_ cm.(3)打第3个点时该物体的

10、速度为_ m/s.【解析】(1)物体的加速度(2)相邻两段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aT2=0.74 cm,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3.62 cm+0.74 cm=4.36 cm.(3)打第3个点时的速度是2、4之间的平均速度,该物体的速度答案:(1)0.74 (2)4.36 (3)0.47四、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3.(8分)飞机着陆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前进450 m,此时速度减为着陆时速度的一半.试求:(1)飞机着陆时的速度.(2)飞机着陆后30 s时距着陆点多远.【解析】(1)设着陆时的速度为v,则v=60

11、 m/s (2分)(2)设飞机从开始着陆,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t,(2分)(2分)(2分)答案:(1)60 m/s (2)600 m14.(10分)(2011吉安高一检测)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探测器升到某一高度,发动机关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1)升空后8 s、24 s、32 s时,探测器运动的速度分别是多少?(2)探测器哪一时刻到达最大高度?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3)上升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下降过程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析】(1)从图象可直接读出8 s、24 s和32 s时探测器的速度分别为64 m/s、0、-32 m/s. (3分)(2)当t

12、=24 s时探测器达到最大高度,最大高度为(2分)(3)上升加速过程的加速度(2分)下降过程的加速度(3分)答案:(1)64 m/s 0 -32 m/s(2)24 s 768 m(3)8 m/s2 -4 m/s215.(11分)(2010全国高考)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060 s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1)画出汽车在060 s内的v-t图线;(2)求在这60 s内汽车行驶的路程.【解析】(1)由加速度时间图象可知前10 s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30 s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后20 s 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 (1分)由a-t图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得v

13、m=a1t1=20 m/s. (2分)建立v-t坐标系,根据上面所求可画出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2分)(2)由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可求出汽车做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运动的位移之和,(3分)即:x=x1+x2+x3=( 1020+3020+ 2020)m=900 m(3分)答案:(1)见解析图 (2)900 m16.(11分)(2011肇庆高一检测)卡车以72 km/h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遇情况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6 m/s2.求:(1)4 s内的位移;(2)若正前方30 m处恰好有一辆自行车以2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问是否会发生事故,为什么?【解析】(1)设卡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卡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a=-6 m/s2,又卡车速度v0=72 km/h=20 m/s由vt=v0+at得:卡车停下来的时间(3分)由此可判断4 s后卡车已经停止,由vt2-v02=2as得:(3分)(2)由(1)得卡车3 s后速度为2 m/s,这段时间卡车位移自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段时间的位移s2=vt=23 m=6 m位移差s=s1-s2=(33-6) m=27 m30 m (3分)所以不会发生交通事故 (2分)答案:(1)33.33 m (2)见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