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的人生智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2099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释道的人生智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释道的人生智慧(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释道的人生智慧于成宝儒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 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 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 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n说文解字:“儒,柔也,术士之称。”n胡适说儒:n 儒是殷民族的教士;他们的衣服是殷 服,他们的宗教是殷礼,他们的人生观是 亡国遗民的柔逊的人生观。 儒的生活:他 们的治丧相礼的职业。 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 n史记孔子世家: n 天下君子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 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 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 子,可谓至圣矣。n宋 无名氏:“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博学方能成才n中庸第

2、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n科大励志坊:博学于文,笃行于道。n孔子对学习的重视:论语第一章:子 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n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n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 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字仲尼,姓 孔氏。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 孔丘,圣人之后。n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十有五而志于学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n诗文学(不学诗,无以言)n书政治(论语第二十篇尧曰 )n礼社会生活的规范,法律(问礼于老 子)(不学礼,无以立)n乐音乐、艺术(习乐于师襄) n易哲学(加我数年,五十以读易,可 以无大过矣;韦编三绝

3、)n春秋历史(春秋微言大义,为汉立法 ) 自强方能不息n乾:元亨,利贞。n初九:潜龙,勿用。潜n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现n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惕n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跃n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n上九:亢龙,有悔。亢n用九:见群龙无首,吉。n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n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n战国 苏秦锥刺股n东汉 孙敬头悬梁n南朝 江淹恨赋、别赋n 梦笔生花,江郎才尽n 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 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 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

4、,自此文思 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n 江淹到了晚年,才思减退。据诗品,传 说他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 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 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 ,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时 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厚德方能载物n马克思的经典名言:n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 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n美国作家房龙的宽容:n 没有宽容,便没有成长,宽容了别人,也便 宽容了自己。 n 个人的不宽容是个讨厌的东西,它导致社会 团体内部极大不快,比麻疹、天花和饶舌妇加在 一起的弊

5、处还要大。n 官方的不宽容一旦胡乱发起脾气,便可以置无 辜的人于死地,也从不做任何反悔补救之事。n 坤卦大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有聪明和愚笨,就如同地形有高低不 平,土壤有肥沃贫瘠之分。农夫不会为了土 壤贫瘠而不耕作,君子也不能为了愚笨不肖 而放弃教育。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没有比大 地更厚道的了,也没有不是承载在大地上的 。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意义,以厚德 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 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中庸方能从容n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 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 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 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

6、 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之道的精髓:过犹不及n列子仲尼:子夏问孔子曰:“颜回之为人奚 若?”子曰:“回之仁贤于丘也。”曰;“子贡之为 人奚若?”子曰:“赐之辩贤于丘也。”曰:“子路 之为人奚若?”子曰:“由之勇贤于丘也。”曰:“ 子张之为人奚若?”子曰:“师之庄贤于丘也。”子 夏避席而问曰:“然则四子者何为事夫子?”曰:“ 居!吾语汝。夫回能仁而不能反,赐能辩而不能 讷,由能勇而不能怯,师能庄而不能同。兼四子 之有以易吾,吾弗许也。此其所以事吾而不贰也 。” 儒家的理想人格:内

7、圣外王n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 善。n修身之途: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 身、齐家、治国、平天下。n北宋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n求天下之至学,做天下之至人。n儒家的人生观:进取的人生观道家n道家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 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n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 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 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合于尧之克攘,易之谦谦,一谦

8、而四益,此 其所长也。及放者为之,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 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 道家智慧:执本秉要n老子第一章 n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n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n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 n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 玄,众妙之门。n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n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 之宗。n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 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 母。n反者道之动。道法自然。道家智慧:清虚自守n除去主观成见,一切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就叫清 虚自守。n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

9、至於无为。 无为而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 以取天下。n老子:“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 物作焉而不辞。”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 化。”n“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 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迭乎?虚而不屈,动而 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道家智慧:以柔克刚n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 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 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於渊,国之利器不 可以示人。n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 离,复归於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於无极。知其荣,守

10、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於 朴。n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 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 及之。n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 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 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n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 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 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之极。道家智慧:上善若水n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 所恶,故几於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 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n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 ;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

11、而不恃,长而 不宰。是谓玄德。 道家智慧:万物齐一,超越自我n吕氏春秋: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 ,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 孔子闻之 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 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n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朝三暮四n“天地与吾并生,万物与吾为一。”n诸葛孔明曰: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 以致远。佛教的起源n源自印度n婆羅門教是印度的主流宗教n針對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社會等級制度)婆羅門(祭司)剎帝利(武士、軍事貴族)吠舍(農民、商人)首陀羅(奴隸)佛教與婆羅門教的不同n否認婆羅門之權威n擺脫婆羅門之絕對統治n人人可入教n不需祭祀n不需要祭司引導n人人可靠自

12、己的修行達到不生不滅的涅槃 境界佛教創立人- 釋迦牟尼n悉達多,喬答摩 (Siddhartha Gantama)n生於約公元前(565-485年)n乃釋迦族淨飯王之兒子,母親是摩耶夫人n于十七歲時娶耶輸陀羅n于二十九歲出家n于三十五歲菩提樹下靜坐得到覺悟釋迦牟尼出家原因n有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種痛苦n對婆羅門教的不滿而厭世出家n在城門外所見各種人世之苦況,而生出家之念n經六年的苦行,仍毫無收獲n走到菩提樹下靜坐思考“四諦”n最後終得覺悟佛教四谛:苦集灭道n生苦:生之苦n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 n病苦: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

13、。n死苦:n爱別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 n怨憎会苦: “不是怨家不聚头。”n求不得苦n五阴炽盛苦 : “五阴”即“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色指身,受想行识指心,五阴就是人的身心。 集諦 - 世間苦因n集谛:集谓积聚二十五有苦果之因,一切 众生,无始以来,由贪瞋痴等烦恼,造积 善恶业因,能招感三界生死等苦果。n佛教中的三毒: n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n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n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 者嗔的反应。 n灭谛:亦名尽谛,为熄灭、灭尽之意,

14、灭 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 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 生死苦恼,达到涅盘寂灭境界,即为解脱 。 n道谛。道为通达之意,也是道路的意思。 这种道路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 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八正道。以后大、 小乘又各有发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 ,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n 戒,是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 活标准,对治过分的贪心; n 定,是对于内心的专注和耐心的培养 ,可以对治过分的暴躁和没有耐心引起的 嗔恨; n 慧,是对于生命以及宇宙实相的如实 了知,从而对治愚痴。 大乘佛教的精神:慈悲与智慧n一、布施,即慷慨地随时施舍给他人。n有三种:一是财施,予人财富救济;二是 法施,开导别人,使明白真理;三是无畏 施,令别人的内心无畏惧。 n二、持戒,佛教中有很多戒律要遵守,所 谓五戒是最重要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 饮酒、不邪淫、不妄语、不偷盗。n三、忍辱,指要忍耐,忍耐侮辱与压迫。n四、精进,就是不懈怠,不断力求上进。n五、禅定,令人达到专心至志,精神集中 的状态。n六、智慧,是观照真理的智慧,在佛教来 说是观空的智慧,即般若智慧。真善美的人生n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淡泊+佛教的慈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