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9904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53.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上海高三语文春招细解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上海语文春招试卷细解1有人认为第段画线句中“聪明”一词使用不当,建 议改为“灵巧”,你认为如何?简述理由。(2分) 细解:据现代汉语词典,“聪明”的释义是“智力发 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灵巧” 的释义是“灵活而巧 妙”。如果我们认定该词使用不当,可以从语法角度分 析,理由就是“主谓搭配不当”。“聪明”的使用对象显 然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某个事物,大多数情况下, 应指人类,用来形容受大脑支配的“手”显然用词不当 。而从修辞角度,我们可以认定它使用恰当,实际上 作者是为了突出“手”中凝聚的智慧。这里实际上使用 了“移就”的辞格。这种修辞中学课本中也出现过多例 ,如“我将深味这浓黑的悲凉

2、”(纪念刘和珍君) ,用“浓黑”来修饰“悲凉”就属于这种情况。我们都知道,语法负责的是“对不对”的问题,修辞负 责的是“好不好”的问题,逻辑负责的是“通不通”的问 题。考量一个词也有这几个角度。 答案:(2分)认为使用不妥的,可从语法角度分析 ,也可以从词义辨析的角度判别(近义词词义的辨析 或词语的搭配),指出其主谓搭配不当的语病; 认为用词恰当的,可以“聪明”一词不仅体现人类双手 的灵巧和神奇,而且说明它凝聚着能工巧匠的智慧的 角度分析。 要点:理由充分,与观点一致,得2分;理由不充分 ,但与观点一致得1分;缺乏理由,与观点不一致, 得0分。 2对第段中举“青铜面具上的方孔”例子的 主要用意

3、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说明中国古代工匠手工制作技艺的高超。 B说明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 C说明许多手工技艺的传承现在已经中断。 D说明当今社会的手工文明正在日益衰弱。 细解:题干的限制很多,是“用意”,还是“主 要”的,且选出“不正确的”,而且只有“一项” ,这样一来难度就很小了。请看下面这段文字 ,并请注意所做的标记和注释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领起部 )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铜面具上的方孔 ,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 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们用何种技术把坚硬 的玉石切割成纸板一样的薄片,并打磨得如此细腻与 光滑。

4、(事例部)大量的手工技艺生生灭灭,随其自 然,这也是很多古代制品今人无法复制的缘故。(评 议部) 一段例证一般包括三个部分:领起部+事例部+评议部 。从语法角度来,也就是一个句群,句群只有一个话 题中心。明白了这些道理,在考试时理出包含事例的 句群来(当然,边界一定要清晰),就可以判断出“ 用意”了。而这种题目上海卷也是经常出现的。 答案:(2分)A 3第段中画线部分“文明的转型”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细解:这里也要用到“句群”的知识。下面“农耕文明 属于手工的时代,工业文明属于机器的时代”一句是 对画线句子的解释。两者是解说关系。 答案:(2分)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4综观全文,概括手

5、工遗产的意义。(6分) (1) (2) (3) 细解:请注意下面这几段文字中所做的标志。 在冷峻的千篇一律的工业文明的时代,手工给人 一种具有怀旧意味的人文的温馨,就像那些仿古餐厅 中摇曳的烛光。 然而,手工遗产的意义远非如此。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手工是不同地域的工匠聪明 才智的见证,也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 的象征。从文化人类学角度说,每一种手工的背后还 有一片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息。 如果我们对这些标明段落和句间关系的关联词语和指 示代词比较敏感,答案很轻松就可以得出: (1)带给人们怀旧的人文温馨;(2)见证工匠的聪 明才智;(3)是民族与地域精神传承的载体和个性 的

6、象征。(4)包含深广的生活景象与丰富的历史信 息。(写出一点给2分;四点中写出三点给6分。) 总体上来说,从词语到短语,到复句、句群、段落、 层次,之间的关系无外乎两种,偏正的和联合的或叫 并列的。偏正的,强调或提醒“正”的部分,并列的意 味着两个要点都重要。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阅读文 章,把握文意时,就会对相关的关联词语格外注意了 。 5根据文本信息,用对话形式介绍“机器”与“手工” 各自的主要特点(对话形式如下,不超过80 字)。 (5分) “ ”,机器说道。 “ ”,手工说,“ ”。 细解:我对这道题目的考查目标是这样看的:从填空 所需要的材料来看,它应该属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 信息”;

7、从拓展这个角度来看,它属于表达方式的转 换,由说明性语言转换为对话描写;从呈现的文本样 式来看,应该属于“卡通文本”拟人的、轻松的、 “变形金刚”体。 解答这种题目第一步是筛选信息,将“机器”“手工”的 特点理出来,再转换表达方式,用对话的口吻写出来 。答案:(5分)要点: 机器特点:千篇一律;通过档案资料保存;能 力和效率高 手工特点:注入个性(不会重复,无法复制) ;口传心授、绝技单传;感性和悟性、给人怀 旧的人文温馨感受。 给分要点:机器特点2分,手工特点2分;对话 形式1分 6第段中成语“钩心斗角”典出 。 (1分) 细解:“典出”,“典故出自于”。给出了书名号 。 答案:阿房宫赋。

8、7根据第段文意填表:( 2分)棋手 不同表现现 对对比的表达效 果 胜负师胜负师 (1) (2) 负负累者 为为名利所累,患得患 失,不敢放手一搏 细解:解答表格填空题,要分析表格中已有文字的暗 示。 第(1)应填“胜负师”的表现,从“负累者”的描述来 看,该空不能照抄原文,应该对相关信息做整合。 文中的有关文字是:“某些棋手对于胜负耿耿于怀, 即使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相反,命悬一 线的局面反而激起了他们的强大斗志。打破常规,冒 险犯难;精密计算,妙手迭出;出其不意地漂亮一击 ,终于力挽狂澜于既倒。” 整合的步骤是,先理出重要的信息点,然后做“合并 同类项”。这段文字的重要信息有“对

9、于胜负耿耿于怀 ”、“不轻言放弃”、“出其不意地漂亮一击,终于力挽 狂澜于既倒”, 整合后要点是:不言放弃、力挽狂澜。 第(2)空相当于一个简答题:对比的表达效果。 回答“效果”类题目,主要是从传情达意的角度来思考 。怎么“传”的?“传”出了哪些东西?是否更好、更多 地传达了? 所以,答案总有“突出了”、“强调了”等词出现。对于 “对比”来说,自然是让“白”的更白、“黑”的更黑。 答案:(2分)答对一点给1分(1)对胜负耿耿于怀不言放弃 力挽狂澜 (2)突出两类棋手对胜负 的不同境界,表达作者对“胜负师”的敬佩,对追求功 利的“负累者”的否定;胜负之争的过程及带来的不同 后果显示了围棋的无限玄

10、机。8第段画线句中“不凡气度”在文中是指。(2分) 细解:与第2小题所言思路相同。请看下面文字,并 注意标记 抛开了胜负的计较,一身轻松,人们或许会获得意想 不到的灵感,甚至会获得一些超越攻城略地的奇思妙 想。(领起部)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 我询问他布局时的一着怪棋是什么意思。他一抬下巴 ,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事例部) 这种不凡气度迄今仍然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 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二者的平衡几乎是 人生的一门学问。(评议部) 答案:(2分)下棋时抛开了胜负计较,一身轻松 9用成语分别形容第 段中“大道”与“小技”两种棋 法的特征。(2分) 大道:

11、 小技: 。 细解:我们看原文:“老老实实本分的一手,常常消 弭了眼花缭乱的聪明劲儿。这就是“大道”与“小技”的 差别了。”知道“这”指代的内容,答案就“昭然若揭” 了。 答案:(2分,各1分。意近即可)“大道”:朴实无华 (返璞归真) “小技”:眼花缭乱 10对本文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6分) A通过记叙棋盘上演绎的无数故事,体现了围棋具 有令人敬畏的复杂性。 B本文第段运用排比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了棋手 搏杀时的惊心动魄。 C围棋的奇妙往往在于看似山穷水尽,却能峰回路 转、绝地逢生。 D文中“妙手迭出”、“力挽狂澜”、“鬼神莫测”等词 语形象地表达了题意。 E本文层层递进

12、,由浅入深、由物及人地阐发了作 者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F本文融叙述、描写、说明、抒情于一炉,揭示了“ 无限玄机”的内涵。 细解:A项错在“记叙棋盘上演绎的无数故事”; B项错在“第段运用排比的手法”; E项错在“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应是“分述”; F项错在“抒情”,这一点可能有争议,因为有时感悟 、感慨的句子说它是“抒情”也不能说没有道理。 但是,判断C、D两项正确很容易,作为选择题,难 度就降低了。 答案:C、D 11本文结尾说“围棋将是我永远的念想”,作者这样 说的原因是:(4分) (1) (2) 细解:解答该题需要理出全文的内容:表现了什么? 感悟了什么? 答案:(4分,各2分)(

13、1)围棋中蕴含着无限玄机 ,下棋给人带来无限乐趣。(2)棋如人生,作者从 下棋中获得处世为人的感悟。1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请以高中教材中的一 篇现代文为例,阐述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3分) 细解:对比是一种修辞方法,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表 现手法。就一般而言,对比可分为异体对比和同体对 比。异体对比就是把不同的人、事物组合在一起对比 ,以突出个性特征的不同。 在鉴赏对比手法时,要把相关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个 背景下进行赏析。同体对比就是同一个人或事物的前 后、内外的差异形成对比,突出前后的变化或个性的 特点。解答时,应该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认真分析 对比的双方,列举出形成对比的有关内容(一般

14、举一 两个例子)并作简要分析,领悟出作者运用对比的目 的和对比所产生的效果。 如守财奴一文中,就既有“葛朗台前后言行的对 比”( 同体对比),又有“葛朗台与其太太对待女儿的 态度的对比”( 异体对比)。比如“抢夺梳妆匣”这个 情节 当葛朗台看到精美的梳妆匣时,“身子一纵,扑上梳 妆匣”。但当听到“太太死过去了!”他把梳妆匣“扔” 到床上,拿一把路易“摔”在床上,还“搂着”“抱着”欧 也妮,与刚才的贪婪凶狠判若两人。一“纵”一“扑”与 一“扔”一“摔”的对比,让读者更清楚地认识了葛郎台 的丑恶本质。 答案:(3分)略(联想课文内容1分,分析1分,表 达1分) (三)默写(任选6空)。(6分) 细

15、解:考虑到春考的学生为08年毕业生,所有考生面 对的还是三套不同教材。这对使用试用本的09年 毕业生来说,不具备太大参考价值。 答案:(6分,各1分)(1)琵琶声停欲语迟 (2) 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3)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 )札札弄机杼 (5)阳春布德泽 (6)豁然开朗 (7)必有近忧 14作者“惆怅”的原因是 。(2分) 细解:“独在千峰上”,诗人有两点思绪:“与谁同赏 ,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最后, 又自我解嘲:“空惆怅”。所以,惆怅的原因一是孤独 ,一是“老去”。 答案:(2分,各1分)(1)感慨自身孤独寂寞(无 志同道合之人相伴);(2)虽有恢复中原的豪情壮 志,但因年老闲居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