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769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学时(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第十讲 技术认识与技术方法 王德伟LOGO技术认识论的含义v技术认识论是: v对技术发明和创新的认知过程、 结果及其评估的探讨; v对技术应用后果的哲学反思。 v通过这种反思,可以规范和提高 人类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从自在 走向自为。LOGO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技术的预测与评估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技术方案的试验与实施本讲论述技术认识活动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主要研究技术活动的过程、 探讨技术认识的特点,对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和选择,分析技 术发明和创造过程的程序和方法等。这不仅为改造世界的技术实践提供认识论 和方法论指导,也有助于深刻地理解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4123内

2、 容LOGO1 技术认识的基本特征和过程v1.1 技术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 v1.2 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 v1.3 技术创造活动的基本程序 v1.4 技术方法的特点LOGO20世纪 80年代 以来的 新动向20世纪60年 代以来,技 术认识论研 究19世纪形 成工程主 义和人文 主义两大 传统。v技术认识论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分支 v1877年,卡普:技术哲学纲要对技术的政治价值、伦理价值、生态价值等问题的关注,对技术或技术现象的 本质的追问,使技术哲学研究多着眼于价值论和本体论方面的研究。开始对技术的起源、设计、创新、技术作用的机制、技术和科 学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技术认识论研究开始兴起。最

3、近,一批哲学家 、工程师和科学家 组成的一个跨学科 的“技术研究小组” ,致力于研究现代 技术的哲学问题, 包括技术的认识论 问题。技术史家、技术社会学家和一批科学知识社会 学家表现出对技术认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技术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LOGO技术认识论的产生和发展v早期;研究者基本是科学哲学家。从已有的理 论基础出发,借助科学哲学的方法和概念框架 分析技术。 v最近,一批哲学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一 个跨学科的“技术研究小组”,致力于研究现 代技术的哲学问题,包括技术的认识论问题, 并构建了初步反思技术的认识论程序,展示了 技术哲学研究的新导向,已经开始对美国主流 技术哲学界形成冲击。LOG

4、O当代西方技术认识论研究的三种趋向研究内容上,走向经验研究,打开技术黑箱, 研究技术知识的产生和形成研究范式上,工程范式和人文范式出现融合趋势,人们意 识到工程视野和人文视野的割裂对技术哲学发展的消极影 响,呼吁技术研究既要关注工程主义范式,也要关注人文 主义范式,走跨学科、开放的技术哲学发展的新导向;研究方法上,转向实证方法,寻求理论与经验 之间、技术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之间的有 效互动。 三 种 趋 向LOGO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知识人工物的属性技术理性技术客体、技术评估是以技术活动及其结果 为研究对象,从认识论 角度考察技术认识的特 征与过程、技术研究与 技术活动的方法论,技 术认识与

5、科学认识的关 系等问题,是人们对技 术认识的自觉反思。1.1 技术认识论关注的问题LOGO1.2 技术认识与科学认识的区别v技术和科学是两种认识形式或活动形式,技术认识 和科学认识之间有着多方面的差别 v1.2.1 认识对象、目的和任务不同 v1.2.2 认识过程和方法不同 v1.2.3 知识形态不同 v1.2.4 评价标准不同LOGO1.2.1 认识对象、目的和任务不同v认识对象、目的和任务不同科学认识:认识自然,获得 自然知识,对客观过程的反 映和陈述。“是什么”和“为什么” 技术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 ,创造人工自然,对人工过 程的创造和控制.“做什么”和“怎样做”LOGO科学认识过 程:

6、观察、 实验;假说、 检验;科学 理论, 从个别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 从整体到分析, 从经验到理论方法:科学观察 和科学实验; 科学抽象和逻辑 推理。 目的:科学研究 是对假设、猜测 的证实和证伪, 最终导致定律 和原理的发现技术认识过程: 科学知识,技 术理论,构想 客体,从一般 到个别,从抽 象到具体,从 要素到综合。 方法:技术设 计和技术试验; 综合。目的: 技术创造是 对设计、方 案的选择和 优化,最终 导致规则和 程序的确立。科学认识过程、方法、目的技术认识过程、方法、目的1.2.2 认识过程和方法不同LOGO明言知识描述性知识和规范性知 识,描述事物是什么, 如何达到预想目标

7、意会知识 隐含的知识,它依赖个体的 经验、直觉和洞察力,根植 于行为者受到的环境约束, 难于规范和学习科学知识:可明确表达的描 述性知识,一元性、通用性, 科学的基本定理、定律在任 何国家都是一样的;占主导 的是从复杂到纯化,从多样 到单一技术知识(包括明言和意会知 识):从单一到多样,具有专 有性(如专利),使提纯了的 东西复杂化,把某一种科学认 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从相 同原理去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 方案,造种类繁多的人工制品1.2.3 知识形态不同LOGO1.2.4 评价标准不同v评价标准不同 v科学认识:追求正确,真 理性标准 v技术认识:追求效率、效 用,功利性标准。 v技术所要淘汰

8、的是不能带 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 东西。LOGO1.3 技术创造活动的基本程序v现代技术开发是有组织、有资金投入、有计划的工 作。 v一般经过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方案、 找到问题的解及验证等三个阶段。 v具体为课题规划、创造性构思与设计、试验与实施 三个环节: v1.3.1 技术课题规划 v1.3.2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 v1.3.3 技术的试验与实施LOGO1.3.1 技术课题规划技术目的技术实施技术结果技术预测技术评估对所要展 开技术工 作的宏观 决策LOGO设计通过概略设计、技术设计到施工图设计的从抽象 到具体的发展阶段,把创造构思得到的设想或方 案具体化,拟定出具体的可供

9、实施的技术方案。构思寻找在既定的限制条件下满足课题要求的新方案, 提出技术原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1.3.2 技术方案的构思与设计LOGO1.3.3 技术的试验与实施正式 投产技术 鉴定小批 量生 产进行产 品的研 制根据技 术设计 提供的 详细图 纸和技 术文件对方案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 馈到设计阶段,以便对方案做出 调整和改进。 LOGO1.4 技术方法的特点v1.4.1 目的性与客观性 v1.4.2 功利性与折中性 v1.4.3 多样性与专用性 v1.4.4 社会性与综合性 LOGO1.4.1 目的性与客观性v目的性技术方法总是与人的一定 目的相对应。技术方法的 应用是以达到目的为前

10、提 和归宿的。 v客观性,人们常常是利用已有的客 观因果性的科学认识,来 设计和确定相关的技术目 的。违背自然规律和科学 原理,技术目的就不可能 成立或无从实现。LOGO1.4.2 功利性与折中性v功利性,技术存在的价值就是协助技术活动 达到预先设计好的主观愿望。功利 性决定了技术方法的评价议以效率 为标准。 v折中性人们在技术选择时,不仅追求技术 活动的近期经济效用,还考虑技术 活动带来的其他效应(投人与产出 的合理化、环境及人的智能的合理 化),尽量调和近期功利与远期效 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据具体 条件进行适当的折中选择。LOGO1.4.3 多样性与专用性v多样性为实现同一技术目的,

11、可以 寻找多个不同的可相互替代 的方案或方法,以便从中优 选;同一性质的技术原理可 以转化为多种类型的工艺方 法和技术产品。 v专用性不仅表现在不同的技术领域 或不同的技术问题,而且还 表现在方法的使用有时会打 上个人的烙印。在技术领域 ,个人的经验和技能仍具有 重要的地位。LOGO1.4.4 社会性与综合性v社会性技术方法中,不仅有对自然规律 的应用,而且还有对社会规律的 适应,对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要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 v综合性技术方法同自然科学方法在纯化 和理想化条件下研究自然物不同 ,在技术研究中,必须把那些在 科学研究中被舍弃的因素和关系 恢复起来,并在技术设计和研制 中,对可

12、能出现的各种偶然因素 进行综合考虑。LOGO2 技术的预测与评估v2.1 技术预测 v2.2 技术评估LOGO2.1 技术预测v2.1.1 技术预测的含义 v2.1.2 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 v2.1.3 技术预测的基本方法LOGO2.1.1 技术预测的含义v历史神话(宗教)的直觉的科学的LOGO2.1.1 技术预测的含义技术预测的含义(Technology Forecasting)“指人们利用已有的理论、方法和 技术手段,根据技术的过去和现状 ,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科学、技术 、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 寻求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并借此推 测和判断技术发展的未来状态和趋 势,以及选择那些对经济和

13、社会具 有最大化贡献的共性技术。” LOGO2.1.1 技术预测的含义v产生背景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昂贵的研究费用-庞大的研究计划 美,林茨,1959 国家、企业或研究部门为实现特 定目标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根 据某项技术或技术体系过去和现 在的状况,推断其未来发展趋势 的过程。LOGO2.1.1 技术预测的理念演变TwoOneThree“技术系统内 在因素决定 技术发展的 轨迹”“技术与经 济社会发展 相互作用决 定技术发展 的轨迹”技术发展轨迹具有 多种可能性,未来 技术发展轨迹是可 以通过今天的政策 而加以选择的,强 调不同利益主体的 参与LOGO机构建制v美国的兰德公司 v日本

14、和韩国的科技政策研究所 v德国弗朗霍曼系统与革新研究所等, v第一个跨国的技术预测中心亚太经济 合作组织技术预测中心于1989年成立; v1999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联合 国际科学与高技术中心(ICS)组成了UIN, 提供了最庞大的技术预测网络。LOGO兰德公司v朝鲜战争前夕,兰德公司组织大批专家对朝鲜战争 进行评估,并对“中国是否出兵朝鲜”进行预测, 得出的结论只有一句话:“中国将出兵朝鲜”。 v当时,兰德公司欲以200万美元将研究报告转让给五 角大楼。但美国军界高层对兰德的报告并不感兴趣 。在他们看来,当时的新中国无论人力财力都不具 备出兵的可能性。 v然而,战争的发展和结局

15、却被兰德准确言中。这一 事件让美国政界、军界乃至全世界都对兰德公司刮 目相看。LOGO兰德公司v二战结束后,美苏称雄世界。 美国一直想了解苏联的卫星发 展状况。1957 年,兰德公司在 预测报告中详细地推断出苏联 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时间, 结果与实际发射时间仅差两周 ,这令五角大楼震惊不已。兰 德公司也从此真正确立了自己 在美国的地位。 兰德公司正式成立于1948年11月。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 州的圣莫尼卡,在华盛顿设有办事处,负责与政府联系。 LOGO世界各国开展技术预测v在技术预测这一领域中,OECD国家一直处于领先地 位,如日本从19702001年间先后七次利用特尔 斐法对本国的技术

16、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v美国完成了四次关键的技术选择。 v发达国家的企业和公司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对 技术预测给予高度的重视, v美国,500余家大型工业公司自上一世纪60年代末即 设置了专门的预测机构,平均年投资10余万美元, 另外还支出1500万美元,委托社会上专门的预测机 构提供预测服务。LOGO2.1.1 技术预测的含义v预测不预测,预测的 正确不正确,结果是 大不一样的。铱星计划真空管与晶体管LOGO2.1.2 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确定预测课题 和任务 成立预测机构 调查、收集和 整理资料 确定预测方法 建立预测模型 评定预测结果 提出预测报告 并交付决策 LOGO2.1.2 技术预测的基本步骤v在预测的实施步骤中,搜集资料、建立物理模型或 数学模型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情报资料是预测的前 提,情报中的观念、观点性资料主要用于建立物理 模型,数据资料则主要用于建立数学模型。 v注意:1、预测模型一定要建立准确2、考虑和预测对象关联的要素3、考虑外界条件的变化4、考虑多种可能LOGO注意:v预测模型一定要建立准确奥运会场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