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65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静夜思登鹳雀楼(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夜思 唐李白 登鹳楼 唐王之涣古诗两首古诗两首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诗人,有“诗 仙”之称,伟大的浪 漫主义诗人。诗词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 家乡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 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 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 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 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

2、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 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 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 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 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 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 明白如话的语言

3、雕琢出明静醉人 的秋夜的意境。从“疑”到“望”到“ 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 ,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 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 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 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 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 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 古今”,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 引着读者。诗词大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 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公元688年公元 742年),是盛唐时 期的诗人,字季凌, 汉族,并州(

4、山西太 原)人。诗词风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 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 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 神。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 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 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 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

5、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 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 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 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 ,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 “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 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 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