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29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5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现代文全套复习课件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向青春举杯 现代文复习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活动体验,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对自我、对青春的思考与认识; 能够说出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 。 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阐发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感受。 3、学生知道朗读的特点,能够用流畅的普通话 和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 理解、感受。 二、专题内容解析 (一) 沁园春长沙 1、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在长 沙停留,于深秋时节重游橘子洲,写下了这首词。 2、内容: 上片:重写景,描绘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先

2、点明了 时间、地点和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接着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抓住“富有生 命活力”这一总体特征来描绘,为下面抒情烘托了背景,渲染了气氛。最后即景 抒情,提出了“荣枯兴衰”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下片:重抒情,通过回忆,形象地概括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青年的特征: 以天下为己任,有着肩负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同时,艺术地回 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3、情感:,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感情,也表现出了诗人主宰山河的壮志。 4、艺术特色: (1)运用了多组对比使其所描绘的形象更加鲜明。“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是 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是动态的对比,风华正茂的“同学

3、少年”与 被诗人视为粪土的“万户侯”是明比,“万类”的自由与民生的压抑是暗比。 (2)语言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以“万”言山之多,以“遍”写红之广,“击” 字形象地写出了雄鹰矫健的身姿,“翔”则生动地描绘了游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 快自如的神态。 (二)致青年公民 1、体裁:这是诗人郭小川1955至1956年以“致青年公 民”为总题写的七首组诗中的第一首,也是一首颇具号 召力、影响力的政治抒情诗。 2、内容情感:诗人以议论入诗,于感情汹涌中闪射出 时代精神的光芒,号召和鼓励青年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 ,投入火热的斗争,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完成 先辈未竟事业,为改造大自然、创造新生活做出自己

4、应 有的贡献。 3、艺术特色:在形式上,诗人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阶 梯诗的形式。诗句简短有力,节奏鲜明,有如阶梯一样 的诗行排列,造成了热情奔放的气势。采用“楼梯式”排 列,使诗充满了力度,增强了音乐性,达到了形式和内 容的和谐统一。 (三)相信未来 1、背景:本诗写于1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 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 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 ,但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回战胜 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

5、 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 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2、内容情感:诗的第1、2两节在对现实进行了象征式描绘的同时表达了自己 的信念。诗人选择了“炉台被蜘蛛网查封”,“贫困缠绕在周围”,“紫葡萄化成为 露水”,“鲜花也在别人的怀中”等意象,揭露了现实的残酷。尽管这样, “我依 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 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是写下: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体现诗人依然支持理 想、相信未来的情感。第3节诗人用“我要”,“我要”,体现了一种年轻 的豪情,一种可以冲破一切、不可阻挡的锐气。

6、强调心中永不泯灭的理想。 第 4至6节表现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批判。同时他又想告诉人们,这一切是真实的, 不可避免的。因此,尽管有“迷途的惆怅”,有“失败的苦痛”,但历史不可抹去 ,未来将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后一节是年轻的诗人发自内心的呼喊,诗人放弃了意象的转换,直抒胸臆 ,以异乎寻常的坚毅和刚强、执着和热烈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 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四)六月,我们看海去 1、思想情感:诗歌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 力的旺盛,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一种要去接受惊涛骇浪洗礼,让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的青 春和生命的渴望。 2、艺

7、术特点: (1)运用“听觉想象”体会青春的活力 (2)具有强烈的音乐感,这种音乐感源于诗歌的两种 节奏。一种节奏是诗歌的语言声调,一种节奏主要由诗 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 (3)语言组合巧妙。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 郁而悠远。 (五)十八岁和其他 1、思想内容: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 2、结构:全文分为四个部分。每个小标题是一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概写十八年的时光流逝,在孩子十八岁生日到来的时候表达了 自己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欣慰,把爱与理解表达得淋漓尽致。 第二部分,写两代人的矛盾与冲突,主张父子之间以理解和交流增进了解。 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三

8、个层次,一层是向孩子指出在两代人的冲突中,许多做父 母的“错”依然是出于对子女的关怀;二层为孩子分析在两代人的矛盾中,一部分 是父母的落伍,但也有一部分是下一代对父母经验的无条件否定,并以自身的经 历谈到当年自己盲目反抗母爱今日悔之莫及的感受;三层告诉孩子,两代人之间 可能都会犯些错误,重要的是相互理解与尊重,是“父与子”之间不断地交流与了 解。 第三部分,对孩子谈读书的苦与乐,在理解与尊重的前提下向孩子提出读书 的建议。 第四部分,作者规劝自己的孩子珍惜青春的大好时光,永远保持一颗赤子之 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充满快乐,让自己的青春之梦充满阳光。 3、特点: (1)小标题的运用。表现了非常清晰

9、的写作思路。 (2)谈话式的行文方式。容易让人产生亲近感,文字本身与阅读者容易化为一体 ,在对话中让阅读者受到了心灵的感化。 (3)语言朴素、真挚。谈话般的行文方式注定了语言的朴素与真挚,全文用再平 常不过的生活语言把父母之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让人读后无法不为之动容。(六)我的四季 1、创作背景:张洁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散文创作致力于“爱”与“美”的 探索和表现,命名为“大雁系列”,以一种轻松、自然、冷静的笔法在当时浸泡着 泪水、呻吟着苦楚的文学之中显得与众不同。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重点转 向了纯粹的人生层面,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末散文创作中出现的状写人生浪潮; 二是充溢着一

10、股强烈的苦难意识。沿着第二条写作理念,张洁作了进一步的创作 探索,代表作品便是我的四季。以我的四季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表 现的是通向理想人生的艰难跋涉,是处于生活困境中左冲右突的沉重感。 2、内容:表达了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 3、结构:全文可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作者点明生命犹如四季。 第二部分(第2至4段),作者写生命在“春天”的责任和希望。 第三部分(第5至8段),作者在生命的夏季让我们明白,每个人都可能会有人 生的失误,重要的是振作精神从挫折中重新走向生命的征程。 第四部分(第9、10段),写生命的秋天。告诉我们生命的要义重在一个人有没 有真正地为生命认真负责地耕

11、耘过。第五部分(第11至14段),写生命的冬季。作者假象了多种的人生结论,认为 :只要真诚地付出,在生命的黄昏将不会有人生的哀叹和遗憾。 4、艺术特色(1)感情浓烈。 (2)语言富有哲理性。(七)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 1、内容:马克思以十七岁的年纪谈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 若干原则,以及自己职业选择的初步方向。 青年选择职业应遵循两个方面的原则: 第一个方面,是怎样选择职业的原则。影响职业选择有三大因素 :个人喜好、身体条件、自身能力。个人喜好因素中,虚荣心最能 让人产生错误的幻想,我们需要冷静地对待;身体条件因素中,坚 持青年不应该超越体质的限制选择职业。个人能力因素中,强调青

12、 年应该在正确估计自身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职业。 第二个方面,选择怎样的职业,体现了对职业选择的价值追求。 提出了选择有尊严的职业、深信其正确的职业、能为我们提供广阔 场所的完美境地的职业等原则。其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 身的完美。马克思所向往的职业是能为人类的福利而劳动的职业。 2、艺术特色:(1)富有激情与理性。全文既是激情的职业宣告, 也是理性的深入思考。激情是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的。 (2)逻辑性强。全文行文自然流畅却不失严密的逻辑性,作者先 谈怎样选择职业,再谈选择怎样的职业,然后谈自己的职业选择原 则及自己的职业理想。(八)我的五样 1、内容:文章记叙了一次“测验”的过程,首

13、先交代了老师所出的题目。接下来 叙写了作者选择的过程、原因、结果。然后记叙作者舍弃的过程。最后,作者为 自己最终的选择而神清气定,向所有的读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意义的生命 追问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地创作了。 2、艺术特色:(1)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 托鲜花的可贵;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 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 (2)比喻手法的运用。 (3)逐层推进的写法。本文交代“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先说空气、水、 阳光,因为这是构成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 ,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写鲜花

14、,因为鲜花代表着爱,生命中 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最后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会 选择的笔。就是这最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笔,在毕淑敏的笔下变得至关重要,在这 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了鲜花不要紧,只要有生命和笔,“我”仍能 写作;接着她又排除了水,因为没了水,但仍然有空气和阳光,只要有阳光和供 “我”呼吸的空气及写作用的笔,“我”的生命就存在意义;接着她又放弃了空气, “我”不能呼吸,但只要给“我”阳光的温暖和写作的笔,“我”仍能延续存在的意义 ;当阳光和笔也必须放弃一个时,作家保留了笔,“我”情愿放弃一切,但唯独不 能放下创作的笔,没有了笔,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的灵魂,

15、也就真正没有了“我” 生命的存在。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探讨了解学习之道,了解人获取教养的 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2学生探讨阅读经典和求知问道的作用,探讨独 立思考和创新的关系,建立科学的学习方法。3学生学会质疑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习分析 问题的基本方法。4学生在学习议论文不同的论证方法后,能够在 作文中正确运用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事实论证、引言 论证等手法。二、专题内容解析(一)获得教养的途径 1、内容: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 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2、结构:第一段,简说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16、”: “为了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 意义”,同时指出真正的修养是一种努力的过程,是动态呈现的。(“真正的修养 不追求任何具体的目的”和“教养就是对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不矛盾:真正 的修养不存在功利的企图,正是为了“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第二段至第五段,论述阅读杰作的作用。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 鲜活的意识和理解,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强调读书是为了完善自 我,是为了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在深入分析这一问题时,文章提出获得 教养必须以个性或人格的追求为前提。文章指出读书是心灵的追求,这个追求必 须有对文明的热爱,有对知识的敬重。作者建议读书应该从基础阅读开始,在提 高能力的同时要提高阅读的层次,因为读流行文学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养。第六段和第七段,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作者以 儿童阅读的不同发展趋向为例,形象地介绍层次不同的两类阅读。一种是“多数 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