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5131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 问题的提出与思考: 材料是用来制造器件的物质。与物质有关的学科物理、化学、量子力学物质是由无数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按 一定的方式聚集而成的集合体)1 1第一章 固体材料的结构基础知识l第一节 原子结构及键合 1.1 原子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带正电的质子和呈 电中性的中子组成)和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构成。 特点: 体积很小,但是质量大部分都集中在 原子核内,原子核的密度很大。 核外电子的质量虽然可以忽略,但是 它们的分布却是原子结构中的最重 要的问题,它不仅决定了单个原子 的行为,也对材料内部原子的结合 及其材料的一些性能起着重要的作 用。2 2l111

2、原子的电子排列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是测不准的,但是电子的旋转轨迹也不是 任意的。 电子在核外的运动变化规律(薛定谔方程 ): 四个量子数: (1) n(主量子数):确定电子距离内核远近和能量高低的主要参数 ,电子的能量随n的增大而增高。 (2) L(次量子数):反映轨道的形状,由s、p、d、f四个 量子数表示各轨道在原子核周围的角度分布不同,次量子数也影响轨道的能级。(3) m(磁量子数):确定轨道的空间取向。(4) ms(自旋量子数):表示在每个状态下可以存在自旋 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3 34 45 5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除了与这四个量子数 有关外,还服从以下两项基本原理:l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原

3、子中不可能存在 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l最低能量原理:电子总是优先占据能量低 的轨道,使系统处于最低的能量状态;l洪德定则:在未填满的壳层中,电子的自 旋值应该尽量地大。6 6112 元素周期表及其性能的周期变化7 7l几个概念: (1)原子的电离能 指气态原子在最低能态失去电子时所需要的能量 。元素的电离能越小,则越容易失去电子而成 为正离子。 (2)电子的亲和能 指气态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所放出的能量。元素 的电子亲和能越大,则越容易获得电子形成负 离子。 (3)原子的电负性原子在形成价键时吸引电子的能力,用以比较各 种原子形成负离子或正离子的倾向。两元素的 电负性差越大,所形成的

4、键的极性就越强。8 8l12 键合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此处“原子”这一名词仅仅是 为了标志一种简单结构的质点,是离子、原子或分 子可以不必追究,下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合力 ,物质依据这种结合力将各种原子连接起来,使材 料保持着一定的几何形状或物性,原子间的结合力 也称为结合键,材料的许多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都与 结合键的大小或类型有关。根据结合键的强弱常分 成一次键和二次键两大类。 一次键:依靠电子的转移或共享来实现的一种结合力 ,结合力较强,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二次键:借助原子或分子间的偶极吸引力而形成,结 合力较弱,包括范德华键和氢键。9 9l121 键合的类型 (1) 离子键101

5、0离子健合的意义及其特点: (1)通常实现离子键合的一方为金属元素,而另一方为非金属 元素,它们分别位于周期表的水平两则; (2)由于金属元素放弃了它们的价电子给非金属元素,使得两 者的原子都变得稳定,形成惰性气体元素的电子构型,并分 别成为正离子和负离子。这种形式的结合使得系统的能量处 于最低位置,形成最稳定的结合状态,它们之间的键合也较 牢固; (3)离子键合不具有方向性,其健力的大小在环绕离子的所有 方向上相等,就是说,一个离子可以吸引几个电荷相反的离 子,形成所谓的大分子结构,当大分子结构足够大时,就形 成了离子晶体的固体材料; (4)离子键合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对称性、结构稳定、熔点较高

6、 、硬度大、膨胀系数较小而脆性较大。 (5)离子晶体材料中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通常是电或热的不 良导体是绝缘体,但是,在高温下可以是借助离子本身在晶 体中的运动而导电。1111(2)共价健1212共价健的意义及其特点: (1)通过共享电子对的结合使相邻原子键合起来的形式称为共 价键 ; (2)饱和性。根据量子力学理论,已成对的电子不能再与其它 原子中的电子结合成对,即共价结合的原子所能形成键的数 目有一最大值,当原子的价电子数为N时,应建立(8N) 个共用电子对才达到共价结合。 (3)方向性。共价键是借共享的电子结合而成的,相邻两原子 的外层未满壳层电子云重叠越多,所形成的共价键就越稳定 ,因

7、此,电子云是按其最大密度的方向重叠的,各个共价键 之间有确定的相对取向,带有明显的方向性。 (4)在外力的作用下,原子发生相对位移时,键将被破坏,故 共价键的材料通常都不具有塑性,是较为典型的脆性材料; 为使电子运动产生电流,必须破坏共价键,需要高温、高压 ,因此共价键材料又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但是共价键的 结合能变化范围较大,共价键的结合能可以很强,如金刚石 非常坚硬、熔点非常高;共价键的结合能也可以很弱,如铋 270左右即可熔化。 1313(3)金属键1414金属键的意义及其特点: (1)由金属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相互作用而形 成的结合称为金属键 (2)金属键中的电子处于共用化状态,将原

8、子维 持在一起的电子并不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所 以,没有饱和性和明显的方向性。 (3)金属键结合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此外,金属键的结合能比离子晶 体和共价晶体低一些,但是过渡族金属的结合 能则要大些。各种金属键的结合能存在着较大 的差异,因此各种金属的强度、熔点等相差较 大。 1515(4)范德华键 意义及其特点: l范德华键力是一种因电偶极矩的感应作用而产生 的键合现象; l除高分子外,键的结合力不如化学键牢固,也无 饱和性和方向性。1616(5)氢键 意义及其特点: l依靠原子或分子的偶极矩引力而形成,但是氢原 子起到了关键作用; l 具有明显的饱和性和方向性,结合力

9、大于范德华 键,主要存在于分子内或分子间,如高分子材料 中存在着大量的氢键。1717(6) 混合键实际的材料大多为混合键: l 或由几种类型的键组合构成晶体 ; l 或以两种独立类型的键共同存在 。 实例: 陶瓷材料中主要是离子健和金属键; 一些气体分子以共价健结合,而分子凝聚时却依 靠范德华键; 金属中主要是金属键,但是还有其它的键,如共 价健、离子健等。 聚合物的长链分子内部是共价健结合,而链与链 之间则为范德华键或氢键。1818l 122 键合的本质及其性能l原子间斥力和引力 1919l原子间距(r0) :两原子在某距离下吸引力和排斥力相等,此时, 该两原子便被稳定在此相对位置上,这一距

10、离r0 称为原子的平衡距离,简称原子间距。 l结合能(E):原子在平衡距离下的作用能称为原子的结合能。结合能的大小相当于把两原子分开所需要作的功 ,E越大,原子的结合也就越稳定。 一般而言: 离子键、共价健的E值最大;金属键的次之;而范 德华的E最小。2020(2)材料的结合能与性能l物质的性质依据键型的不同有很大的差异;l材料的密度与结合键型有关;l材料的力学性能等与结合键型的关系尤为明显 。21212222材料的组织l材料性能不但决定其组成相的性质,而且 与它们的形态、尺寸及相互分布情况有关 ,材料组织就是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镜下可观察到,能反映各组成相形态、尺 寸及分布。材料组织分析

11、研究中十分重要 的工作。2323成分和组织结构的检测l在材料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面,先进仪器的不断出 现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飞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 用。 (1)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紫外 光谱、HRSEM、SEM、STEM、隧道扫描显微镜 (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红外原子力 显微镜(infrared AFM)、固态核磁共振、双准直离 子散射仪、高分辨率电子损耗光谱仪、俄歇能谱仪 、低能电子显微镜、自旋极化分析仪、场离子显微 镜、原子探针。2424结构材料的失效l一、材料的变形:材料在载荷的作用下发 生几何尺寸变化称为变形。l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l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12、超过结构所允许的范 围,即发生过量弹性变形或过量塑性变形 失效。2525结构材料的失效l二、材料的断裂:固体材料在力的作用下分裂 为若干部分的现象称为断裂。 l材料的断裂过程包括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两个过 程材料的品种不同,引起断裂的条件各异,材 料断裂的机理和特征也不尽相同。 l断裂的分类:(1)按照断裂前宏观塑性变形的 程度,断裂分为韧性和脆性断裂两类。(2)按 照断裂的取向,分为正断和切断。(3)按照裂 纹扩展的途径,分为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4 )按照裂纹断裂机理,分为解理断裂、微孔聚 集型断裂和纯剪切断裂。 l衡量材料抗断裂能力的力学性能指标主要是抗 拉强度、疲劳强度、韧度及断裂韧度。2626结构材料的失效l材料的磨损:在机件表面互相接触并作相 对运动产生摩擦的过程中,会有微小颗粒 从表面不断分离出来形成尺寸和形状不同 的磨屑,使材料逐渐损失,导致机件尺寸 变化和质量的损失,这种表面损伤的现象 即为磨损。l磨损的分类:黏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 磨损及疲劳磨损。2727结构材料的失效l材料的腐蚀:腐蚀就是物质表面因发生化 学或电化学反应而受到破坏的现象。分为 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282829293030313132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