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364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管理1-管理概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北京国家安监总局培训资料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辅导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n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是由人事部和国家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执业资格准入 制度的考试,每年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一次。n该考试为滚动考试(每两年为一个滚动周期),参加 四个科目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任意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 通过全部应试科目,免试部分科目的人员必须在一个 考试年度内通过应试科目的考试。 n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考试题型为客观题 ,使用答题卡。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有70个单项选择题 ,每题1分;15个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目录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第二章 生

2、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第三章 安全生产监督监察第四章 安全评价第五章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第六章 事故预警机制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目录第七章 事故应急救援第八章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管理第九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十章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第十一章 安全生产统计分析基本要求: 考查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安全生产政策。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第三节 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生产管理概述安全生产管理概述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一、安全生产、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 下进行,

3、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 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 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管理:就是针对人们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 有效的资源,发挥人们的智慧,通过人们的努力,进行有 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 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和控制危害,减少和控制事 故,尽量避免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企业的员工及其物质。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n安全生产管理内容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规

4、章制度、安全 生产策划、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生产档案等。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n事故: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生产安 全事故事故为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或者直 接经济损失的事件。n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工伤事故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 、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 、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等。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

5、险源与重大危险源n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 、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 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 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n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n危险: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 人们的承受程度。必须指明危险的具体对象。n一般用危险度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 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一般:危险度R = 事故频率F 严重度C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二、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n n危险

6、源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 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可以是物或人等。n n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 就是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法规定,是指长期地或者 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 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包括场所和设施)。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标准给出了142种 危险物质及临界量。 当单元中有多种物质时,判别公式为: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基本概念三、安全、本质安全三、安全、本质安全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安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即安全生产

7、,指不发生工伤事故 、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 安全是相对的,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 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指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 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 事故。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失误一安全功能和故障一安全功能,这两 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 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的最高境界,目前很难做到。 安全生产管理随着安全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的出现,使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 方法、原理有了很大的拓展。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一、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

8、随着生产的产生而生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l 我国公元前8世纪;l 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l 20世纪初;l 20世纪中;l 20实际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l 新世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风险管理。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 安全生产原则是指在生产管理原理的基础上,指导安全生 产活动的通用规则。 (一)系统原理 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最基本原理,即用系统论的观点、 理 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 1)动态相关性原则)动态相关性原则。构成管理系统的各要素是运动和发展 的,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显然,如果管理系统的各 要素都

9、处于静止状态,就不会发生事故。 (2)整分合原则整分合原则。高效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 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运用该原则,要求企业管理者在制定整体目标和宏观决 策时,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其中。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一)系统原理(一)系统原理 (3 3)反馈原则。反馈原则。反馈是控制过程中对控制机构的反作用。 反馈原则是指 成功、高效的管理,离不开灵活、准确、 快速的反馈。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在不断变 化,所以必须及时捕获、反馈各种安全生产信息,以便 及时采取行动。 (4 4)封闭原则。封闭原则。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 理过程

10、等必须 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 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 企业安全生产中,各管理机构之间、各种管理制度和方 法之间,必须具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相互制约的回路, 才能有效。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二)人本原理 在管理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 想,这就是人本原理。 以人为本有两层含义:一是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以人为本展开 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每个人都处在一定 的管理层面 上 离开人就无所谓管理;二是管理活动中,作 为管理对象的要素和管理系统各环节,都是需要人掌管、运 作、推动和实施。 (1 1)动力原则。)动力原

11、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管理必须有能 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这就是动力原则。对于管理系 统,有三种动力,即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二)人本原理二)人本原理(2 2)能级原则能级原则。现代管理认为:单位和个人都具有一定的 能量,并且可按照能量的大小顺序排列,形成管理的能 级。 在管理系统中,建立一套合理能级,根据单位和个人能 量的大小安排其工作,才能发挥不同能级的能量,保证 结构的稳定性和管理的有效性。 (3 3)激励原则激励原则。管理中的激励就是利用某种外部诱因的刺 激,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 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积极性、

12、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是激励原则。人工作动力来源于内在动力、外部压 力和工作吸引力。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预防原理三)预防原理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 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 态,这就是预防原理。 (1)偶然损失原则。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 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 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偶然 损失原则告诉我们,无论事故损失大小,都必须做好预 防工作。 (2 2)因果关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事故的发生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 发生的最终结果,只要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 然的,

13、只是时间或迟或早而已,这就是因果关系原则。 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预防原理三)预防原理(3 3)3E3E原则原则。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原 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 态度原因以及管理原因。 针对这四方面的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工程 技术 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即所谓3E原则。(4 4)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是指从一开始和从 本质上实现安全化,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 本质安全化原则不仅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 用于建设项目。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四)强制原理四)强

14、制原理 含义: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 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 的安全生产管理。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 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1 1)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原则。安全第一就是要求在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 时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 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 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原则。(2 2)监督原则监督原则。监督原则是指,在安全工作中,为了使安全生 产法律规律得到落实,必须设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 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二、安全生产管理原理与原则三、事故的致因

15、理论三、事故的致因理论 阐明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一)事故频发倾向论(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是指个别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内在 倾向。 早期的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工厂中存在着事故频发倾向者 。 1939年,法默 和查姆勃等人提出了事故频发倾向理论,认 为: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如果企业中减少了事故频发倾向者,就可以减少工业事故 。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事故频发倾向者并不存在。第二节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二)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二)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事故的各种原 因因素之间及与事故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认为,事故

16、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事 故发生可能在某一瞬间,却是一系列互为因果的原因事 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以事故为中心,事故的原因可概 括为3个层次: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海因里希最初提出的事故因果连锁过程包括如下5个因 素:遗传及社会环境、人的缺点、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 的不安全状态、事故、伤害。 三、事故的致因理论 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三、事故的致因理论 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 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 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1961年吉布森 、1966年哈登等人提出了解释事故发生物 理本质的能量意外释放论。 能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类利用各 种形式的能量做功以实现预定的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