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3198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28 大小:770.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_第1页
第1页 / 共228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_第2页
第2页 / 共228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_第3页
第3页 / 共228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_第4页
第4页 / 共228页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_第5页
第5页 / 共2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张静中学广东省高考语文复习专项一七分析综合文言文分析综合包括三方面内容:一、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信息筛选出与题目相关的语句对照材料辨别题目中信息的正误这种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最常见的是定向考查,即挑选出六个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部符合题中指定要求的一组。历年山东高考题涉及提取的信息内容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表现人物行为举止特点的信息;体现人物志向和思想主张的信息;反映人物道德情操或聪明才智的信息;展现人物独特个性和情感的信息。 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1.归纳内容要点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属于“化整为零”的分析和提炼的过程。 2.概括中心意思把文章

2、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的内容主旨化,并加以阐发或概括。属于“化零为整”的综合和整理的过程。本考点主要是考查考生对选文整体或某关键环节的理解。要求考生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地判断或推理,分析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确认与原文意思不符的选项。需要考生准确地分析文章的内容,仔细体会,反复推敲,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三、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求考生在分析归纳原文有关内容的基础上,以推理的方式,抽象出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着眼于“推论”和“概括”。1.分析,是指能从作者及作者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作

3、者的思想倾向、感情色彩加以剖析。 2.概括,指在读懂所给材料后能用简洁的语言揭示出作者对所写之人之事的看法及感情色彩的褒贬。在高考试题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两项要求,有时是结合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区分开来。它们是一个层层深入的分析和综合的过程。(2009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2分)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

4、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令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

5、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警。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李悝警其两和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遣之。”关市

6、大恐,以嗣公为明察。(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注】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遂与大夫期十日期:约定B.会天疾风会:适逢C.犯风而罢虞人犯:冒着D.过而击之也过:经过【解题点拨】过:犯错误。本题主要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情况。要做好此类题目,一是靠平时多积累整理,二是要学会借助上下文语言环境进行合理推断。本题中涉及的四个实词均为多义词,解答时要根据语境和文言语法推断,如“期”在古汉语中主要用作名词和动词。其主要义项如下:根据语境,“期”后面是数量词组,表示时间的长短,相当于名

7、词,故“期”从语法角度讲应为动词。同理可以推断出“会”“犯”的释义。而D项中的“过”,主要有以下几个义项:如此众多的义项该如何选择呢?就用推断法。语境中有“击之”,而“过”和“击之”之间靠虚词“而”连接在一起。“击之”为动宾短语,又因句中“而”是表修饰的,因此,“过”在这里做“击”的状语,可见,句中释义“经过”是不正确的。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B.待公而食信而见疑A.攻原得卫者假舆马者C.为鼓以与百姓为戍洎牧以谗诛D.敌人旦暮且至击汝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此种题型有两个特点:一是题干要求清

8、晰明确,“意义”与“用法”为两个角度,不能混为一谈。“意义”为虚词在句中的“含义”,而“用法”则指其语法功能,即虚词的词性与所起作用,但必须明确。二是要注意切入点,因为虚词根基在教材,故应从虚词在教材中的意义和作用入手,比较分析,得出结论。A项,第一个“者”是助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停顿作用;第二个“者”是代词,的人。B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接着;第二个“而”是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却。C项,第一个“以”是连词,表示目的关系,来;第二个“以”是介词,表原因,因为。D项,两个“且”都是副词,将要。答案:D【筛选文中的信息】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3分)

9、( )遂罢兵而去 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故人来,方与之食 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曾子欲捕彘杀之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A.B.C.D.【解题点拨】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题干中“全都”“直接”“诚信”这三个具体要求,因为这三点是解题的关键。本文讲了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似乎都可以表现“诚信”,但是题干中要求能够“直接”体现“诚信”,这就对题目进行了限制。晋文公攻打原国,十日不下而退兵,可以“直接”体现晋文公讲“诚信”;箕郑对“信名”的解释,也就是对“诚信”的解释,不能“直接”体现“诚信”,是间接写;吴起待人食,“直接”体现吴起讲“诚信”;魏文侯与虞人期猎,冒

10、风而赴约,“直接”体现魏文侯讲“诚信”;曾子杀彘教子,“直接”体现曾子讲“诚信”;楚厉王酒醉戏民,而导致民不信,只好更换方式使民信,是从民的方面写,也是间接写,不能“直接”体现“诚信”。【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审清题干,明确方向。题干是筛选信息的“纲”,明确题干要求是解题的前提。第二步: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而命题者所列选项,则又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准确地判断“事实”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本题中第句写楚厉王因致民不信,只好更换方式取得人民信任,是间接写,不能“直接”体现“诚信”。第三步:把握规

11、律,审慎排除。考生要了解高考文言文筛选信息题中干扰项的常见陷阱,把握命题规律,有利于快速准确地排除错误,筛选出正确答案。结合第二步中判别出的不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加以甄别排除,选出正确答案B。答案:B【特别提醒】解答此类题目,先要准确理解题干的含意,再推敲各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是否与题干契合。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一般有两类:一是将某人做的事或说的话说成是另一人做的或说的,致使陈述对象不一致;二是答非所问。排除法是做此类题目简单快捷的方法。【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

12、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的说法于文无据,属无中生有。【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解题指南】解答本题

13、,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选项落实。即将选项中涉及的内容,落实到原文中相关的区域。根据题干要求,把A、B、C、D四个选项的内容回归落实到原文中的相应文段区间。第二步:比较鉴别。即拿各个选项表述的内容与原文中相关信息仔细对照,寻找差异点,要特别注意:人物、地点、时间、事件的过程结果,及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在与原文文段信息比较鉴别中,我们发现:A、B、C的叙述均能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且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合理依据。第三步:对比、排除。即根据前两步的分析结果,对比选项,用排除法筛选出答案。根据第二步的判断,可以确定D项所述不正确,应是正确答案。答案:D【特别提醒】解答此类

14、试题,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往往只在某一小点,大多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等。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3分)译文:_(2)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分)译文:_(3)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4分)译文:_【解题点拨】此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考查对文言文综合掌握能力的有效方式,所占分值也较多。在做这类题时应注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词语要翻

15、译准确。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要注意语言整体的通顺完整。(1)句重点译准确“彼”“信”两个词。(2)句重点翻译好“出”“止”“诺”三个词。(3)句重点翻译的词为“欺”“而”“以”“成教”。答案:(1)有了像那样讲信用的国君(或“有国君像那样的讲信用”),能不归顺他吗?(2)吴起出门,遇见一位老朋友,便留他吃饭。那朋友说:“好的。”(3)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的办法啊。【误区警示】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往往感觉到自己翻译得非常准确,但是却没有得高分。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陈述大意。考生翻译时往往只是说出了句子的大意,没有按照“逐字直译,字字落实”的要求,仅仅是根据对文章或句子的阅读想当然地译出了语句的大意,这往往会造成失分。2忽视调整。需要翻译的句子往往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古汉语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就要求考生在翻译时将其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句子。3破坏原文风格。在文言文翻译中,有些词语常常要遵照原文的风格翻译,否则要么词不达意,要么改变文意。这就要求考生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将这些词语予以保留,做到“三个遵照”:遵照原文语气,遵照原文语境,遵照原文习惯。附【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着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于是和大夫们约定期限为十天(要攻下原国)。可是到原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