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肥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312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10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高产栽培肥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高产栽培肥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麦高产栽培肥料运筹河南科技学院 陈翠玲 2008.12.6.一 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量因品 种、品质、土壤、产量水平不同而有差异 。但不同生育期吸收养分的动态是相似的 。小麦的吸肥有个高峰,即冬前分蘖期与 拔节孕穗期。因此,小麦苗期应有适量的 氮、磷、钾供应;拔节、孕穗到开花是小 麦一生吸肥最多的时期,即需肥临界期, 需要较多的养分;抽穗、扬花以后,仍要 有适量氮素、磷素营养供给 二 肥料的合理运筹 肥料运筹基本原则:因土施肥,因缺补缺 ,因产定量;各种营养元素间配比合理; 用养结合。 肥料运筹指导思想:稳磷、调氮、增钾、 补微;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肥料运筹总体

2、策略:1. 冬前促,重施基肥、分蘖肥,促进有效分 蘖形成; 返青控,视苗情补施平衡肥; 拔节以后攻大穗,追好拔节孕穗肥; 后期叶面喷施增粒重。 2.小麦是需氮较多作物,应根据小麦各生育 期对养分的要求,掌握适宜的施肥时间和 施肥量。氮肥流失途径多,注意减少损失 ,提高利用率。高产栽培基肥占总施肥量 的60%,苗肥占20%,拔节孕穗肥占15% ,叶面喷肥占5%。中强筋小麦对氮素要求 较高,后期仍要保持较高的氮素供应。氮 素投入注意增加中后期投入量。弱筋小麦 栽培前期投入量要高,中后期减少施用。 3.施用磷肥临界期在小麦苗期,磷素的运筹 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占总施肥 量的80%,拔节孕穗肥

3、占20%。 4.钾素的作用主要在小麦生长发育的中后期 ,临界期出现在拔节孕穗期。钾素运筹: 基肥适量,苗肥平衡,拔节孕穗重施,基 肥占总施肥量的50%,拔节孕穗肥占50% 。 5.在667平方米产量450kg千克高产田块, 均需补充锌、硼等肥。锌肥以基施为主, 切勿与磷肥混用。硼肥应以基肥为主,喷 施为辅。 6.有机肥分解缓慢,肥效长而稳,不仅可以 满足小麦苗生长所需营养,促进麦苗早发 。还可以供给小麦各个生育期所需营养。 有机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三 施肥技术 1小麦施肥量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需要从土壤 中吸收氮(N)3.0公斤、磷(P2O5)1.4公斤、 钾(K2

4、O)3.6公斤,N:P2O5:K2O=3:1:3 ,以小麦亩产600kg计算,需N:18kg/亩,P2O5 :8.4 kg/亩,K2O:21.6kg/亩,在施足有机肥的 基础上,每亩施用尿素38kg,过磷酸钙(含 P2O5:16%18%)4652kg,氯化钾(KCl) 36kg 2.施肥方法 1)基肥 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 、钾肥和微肥。氮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 60%、磷占80%、钾占50%;有机肥、微 肥占90%100%。用肥量:纯氮10千克 、五氧化二磷46千克、氧化钾45千 克、优质农家肥2000kg以上;微肥:锌肥2 千克、硼肥0.51千克。氮、磷、钾肥推荐 施用:尿素15千克

5、、磷酸二铵1012千克 、氯化钾15千克。 2)苗肥 小麦扎根后,出生第1真叶就显著受到土壤 养分影响,三叶期离乳,出苗至截止冬前 ,出现吸肥高峰,虽然量不大,但此时苗 小,根少扎根浅,对养分的依赖率高。同 时冬前分蘖期是决定有效穗的关键时期, 从而决定苗期追肥应宜早不宜迟,一般以 氮为主。追肥时间确定为二至三叶期,以 促进有效分蘖形成。用肥量占总施肥量的 20%,一般施用尿素57千克,以沟施 、穴施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3)拔节孕穗肥。 拔节孕穗肥的施用,以长势长相为标准, 群体叶色退淡,分蘖高峰下降。施入时间 以第1节间定长、第2节间正在伸长为宜。 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氮15%、磷20%、钾 50%,以保证各营养元素均衡全面供给。 推荐使用:尿素4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 氯化钾7.5千克。 4)叶面喷肥 叶面喷肥时间为抽穗初期与灌浆初期。喷 肥量:氮素占总施量的5%;部分磷、钾及 微量元素。推荐使用量第1次用尿素0.75千 克、磷酸二氢钾200250克、硼肥 100克;第2次,用尿素500克、磷酸二氢钾 100150克。欢迎批评指导!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