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的危害及预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06513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0.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蜱虫的危害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蜱虫的危害及预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蜱虫的危害及预防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8月授课人:丰宪磊蜱虫的危害及预防一、蜱的特点 二、蜱的危害 三、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 四、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五、蜱的处理一、蜱的特点蜱俗称壁虱、扁虱、草爬子、狗豆子等,是寄生在家畜 、鼠类等体表的一种节肢动物。它呈红褐色或灰褐色,长卵 圆形,背腹扁平,从芝麻粒大到米粒大。全世界已知蜱类800余种,我国已发现110余种。本地 区主要以璃眼蜱、革蜱、扇头蜱等种类为主。蜱的一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4个阶段,其中成 蜱、若蜱有8条腿,而幼蜱只有6条腿。春秋季是蜱的活动高 峰,夏天较活跃,冬天基本不活动。蜱一般寄生在动物的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

2、部位,游 离动物体后附着在草上,可叮人、吸血。雌虫吸饱血膨胀后 形状如同蓖麻籽。蜱虫并不像蚊子那样叮咬后离开寄主或是快速进食。蜱 虫依附在寄主身上,在从几天到许多天的一段时期内慢慢进 食。一旦蜱虫找到一个适合进食的地方,它会抓紧寄主的皮 肤,将身体倾斜45 到60 度,开始将一对螯肢切入寄主的皮 肤。触须贴在皮肤表面。螯肢和口下板刺入皮肤后,它们会 被浸在由蜱虫分泌的粘合剂中。粘合剂的作用是在蜱虫进食 的过程中支撑固定口器。蜱虫幼虫和若虫的口器很小,刺入的不深,引起的寄主 的反应比较轻微。硬蜱成虫和花蜱Amblyomma tick的口器 较长,能够到达皮下组织,并引起较大反应,使蜱虫难以去 除

3、。口器的插入通常需要10 到30 分钟,但可能会需要更长 时间1 到2 个小时。对正在进食的蜱虫的反应,会让人看起 来整个蜱虫都埋入皮肤了,但实际上只有细小的口器插入了 皮肤。二、蜱的危害蜱媒传染病是虫媒传染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蜱作为媒介而传播 的一类疾病,其中绝大多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具有分布广、危害大, 易引起爆发流行的特点。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蜱媒传染病的研究与防治 工作。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复杂,适合许多媒介蜱的自然繁殖,蜱 媒传染病在我国流行十分广泛,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蜱 媒传染病的防治在卫生防疫工作中日趋占据重要地位。 蜱叮人后可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

4、的是蜱可传播 多种疾病。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14种细菌、17种回归热螺旋体、32 种原虫,其中大多数是重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迄今在国 内外共发现蜱媒传染病18种,即苏格兰脑炎、波瓦桑脑炎、凯萨努森林 病、颚木斯克出血热、落基山斑点热、钮扣热、昆士兰蜱传斑疹伤寒、 阵发性立克次体病、人巴贝虫病、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北 亚蜱媒斑点热、Q热、土拉弗氏菌病、莱姆病、蜱传回归热、人埃立 克体病和蜱瘫,其中后10种疾病在我国也有分布。三、环境及家畜蜱的预防控制鼠类、家畜、家禽易被蜱侵袭,是主要的检视和防 控对象。1、环境处理: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搞好环 境卫生可有效预防蜱类

5、的孳生。有些蜱类通常生活在畜舍的墙壁、地面、饲槽的裂 缝内,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和小孔,堵塞前先向裂缝 内撤杀蜱药物,然后以水泥、石灰、黄泥堵塞,并用新 鲜石灰乳粉刷厩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 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灭鼠的同时要进行杀 虫处理,防止蜱类游离后攻击人群。杀虫剂或者针对于蜱的杀螨剂,是最有效除蜱虫方 式,可提供持续的防控,容易实施而且相对费用也不是 很高。选择一年中的适当时机进行少量的杀螨剂喷施是 必要的。时机选择在4月或5月初喷施一次。在9月秋季 喷施可以用来控制成虫 (如果秋季没有喷施的话,可以 在春季实施一次)。 2、家畜、家禽的处理:发现家畜、家禽携带蜱类

6、 ,可及时检视,用镊子取下后焚烧。蜱类较多时,可喷 洒倍硫磷、毒死蜱、顺式氯氰菊酯等杀虫剂,或对家畜 进行定期药浴杀蜱。公众使用杀虫剂时要做好个人防护 。3、城市以及我国无蜱分布地区居民家中饲养宠物 通常无蜱寄生,如果携带宠物去有蜱地区出行,返回时 应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四、如何做好个人防护1、应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 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2、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提 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 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可便于查找有无蜱 爬上;针织衣物表面尽量光滑,这样蜱不易粘附; 3、当你远足的时候,要走在道路的中央,尽量减 少

7、与邻近植被的接触。4、每天的活动结束后,还要仔细检查身体和衣 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发现蜱后立即 清除。检查蜱虫和迅速除去吸附的蜱可能是 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预防感染的方法! 5、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 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当使用遮光剂或防晒用品时,先涂抹遮光 剂或防晒用品,然后再涂抹驱避剂,睡觉前 应把驱避剂洗去。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 杀虫剂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驱避剂等 。五、蜱的处理1、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 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一旦发现有蜱已叮咬、钻入 皮肤,可用酒精涂在蜱身上,使蜱头部放松或死亡 ,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

8、或用烟头、香头轻轻烫蜱 露在体外的部分,使其头部自行慢慢退出。烫蜱时 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伤皮肤,或将 蜱的头部留在皮肤内。取出后,再用碘酒或酒精做 局部消毒处理,并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 、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诊断是否患上蜱传疾病,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 也应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对 疫区的蜱传疾病保持警惕。2、发现蜱时,无论是在人体或动物体表,还是 游离在墙面、地面,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甚至挤破 ,要用镊子或其他工具夹取然后烧死;如不慎皮肤接 触蜱,尤其是蜱挤破后的流出物,要进行消毒。3 有蜱叮

9、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 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 暴露史。六、感染病例全世界范围内的蜱叮咬人致病事件,可追溯到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先报告了人粒细胞无形体 病病例,此后欧洲等地也相继报告了这种病例,部 分地区感染率甚至高达15%至36%。资料显示, 1994年美国报告该病首例病例,近年来美国每年报 告的病例约600800人,法国、英国、德国、澳大 利亚、意大利及韩国等国家也多有发病。2006年我 国安徽省首次发现该病。随后在山东、河南、湖北 、北京等地也有该病病例报告。1、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公室2010年9月8日对外 通报,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

10、首例疑似无 形体病例以来,通过全省进一步排查和监测,有关该 事件的最新统计数据是:截至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 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 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2、截至2010年9月9日,山东省累计发现发热伴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82例,死亡13例,其中,蓬莱市 26例,死亡6例。3、截至2010年9月9日,全省共报告13例病例, 其中4例来自外省,共死亡4例(外省1例)。2010年7月中旬,山东蓬莱崔先生的母亲上山劳动 时不慎被蜱虫叮咬,皮肤上被咬出一个小洞。几天后, 老人开始出现发烧发热症状,当地的医院按照普通发烧 进行治疗后,病情并没有好转,反倒加重不少,老人的 意识也慢慢模糊,还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的状况。在7月 18日晚上,崔先生将母亲转移到了烟台市毓璜顶医院就 诊。接诊的医生表示,这很可能是由于蜱虫叮咬而导致 的一种传染病,他们已经接诊过一些类似的病例。住院 后老人的脏器出现明显的衰竭,三天后去世。崔先生讲 述说,在他们村目前只出现了他母亲这一个死亡病例, 但在其邻村却有两位村民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接连去世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