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03870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37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疑难问题解析1 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有何区别?氧化性酸是指酸跟其中的成酸元素(中心原子)在反应中表现出较强的获得电子的能力,即:酸根获得电子有氧化性氧化性酸。如浓H2SO4中的S 、 HNO3中的 N、 HClO中的 Cl易获得电子而表现出很强的氧化性。所以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都是氧化性酸。酸的氧化性是指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不同程度的电离出H+, H+在一定条件下获得电子而表现出氧化性。从这一点来看,酸都具有氧化性,这是H+表现出的氧化性,它与氧化性酸中中心元素处于高价态易获得电子具有氧化性是不同的。2 为什么从氟单质到碘单质熔沸点逐渐升 高?n在卤素分子内原子间

2、是以共价键相结合, 而在分子内仅存在着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随着分子量的增大,分子的变形性逐渐 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也逐渐增强。因此 卤素单质的熔点、沸点按FClBrI的 顺序依次增大。3 为什么要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n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灼烧时,使火焰 呈特殊的颜色,可以用它们的单质或化合 物,固、液态等进行实验。钾的颜色为紫 色,由光的互补色原理可知,黄色与蓝色 互补,即用蓝色钴玻璃可将黄色滤去,这 样就便于观察钾的焰色了。光的互补色都 被吸收时呈黑色,当七色光都反射时呈白 色。 紫 橙蓝 白 黄青蓝 绿青 红4 4 如何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如何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n n向

3、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得上层向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得上层 溶液为苯。溶液为苯。5 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为什么?n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焰色反应并不是金属元素 本身燃烧而产生各种颜色火焰,它是金属原子或 离子的外围电子受热时获得能量,使电子从低能 级轨道被激发跃迁至高能级轨道,处在高能级轨 道的这些电子极不稳定,瞬间又回迁到低能级轨 道。这一“回落”过程中,电子要释放能量,通 常以光能的形式放出:E=E(高能级)E(低能级 )hv 不同金属原子或离子,在这一“回落”过 程中,电子释放能量有差别,即形成不同的焰色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产生,故不是化学

4、反应,而是一种 物理现象。 6 在碱金属密度的递变的顺序中,钾为什 么显得特别?n在碱金属元素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碱 金属的密度一般是增大的,这是因为随着 原子序数的增加,相对原子质量的增加所 起的作用超过了(或者抵消了)原子半径 (或原子体积)增大的作用。但有一个; 例外,从Na到K出现了“反差”现象。理由 是由于从Na到K的相对原子质量增大所起的 作用小于体积增大所起的作用,因此,K的 密度比Na反而小。 7 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为什么 氮分子很稳定?n 氮元素的性质是由氮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的。氮 元素原子半径较小,核外最外层有5个电子,得电 子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强的非金属性,因

5、此氮元 素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而氮分子的性质是 由其分子结构(主要是键能)决定的。氮分子是 由2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而形成的,氮分子中的N N键的键能很大,在发生化学反应时,要吸收很高 的能量才能打开或破坏分子中的3个共价键。因此 氮分子的性质很不活泼。所以氮元素的性质与氮 分子的性质是不同的。8 已知血液是一种胶体,其胶粒带负电荷,在实 验室中不慎手指被划破;可用氯化铁溶液应急止 血.简述原因,写出主要离子方程式.n氯化铁溶液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Fe3+H2O Fe(OH)3 + H+带正电荷的氢氧化铁胶体遇到带负电荷的血 液胶体便发生凝聚,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 9 在原电池的内电路

6、中,为什么不发生 电子的直接交换?n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当锌与酸反应时锌失 去电子,电子留在锌板上,锌离子进入溶 液中,并在锌板周围形成锌离子“墙”, 若氢离子要到锌板上获得电子时,必然要 通过这道“墙”,由于锌离子对氢离子是 互相排斥的,就使氢离子难以越过这道屏 障,阻碍了氢离子得电子。但当用导线将 铜板和锌极连接起来时,电子就很容易沿 着导线流到铜板上,使铜板上富集电子, 溶液中的氢离子就很容易在铜板上获得电 子了。 10 为什么化学反应中会有能量变化?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变为生成物 分子,各原子内部并没有多少变化,但原子 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在这个过程中, 反应物分子中的化学

7、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 ,生成物分子中的新化学键形成。实验证明 ,在破坏旧化学键时,需要能量来克服原子 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化学键时,由于原 子间的相互吸引而放出热量。在化学反应中 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就来源于旧化学键的破坏 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发生的能量变化。11 卤代烃都能发生消去反应吗,为什么?n不是,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时,不仅C - X 键断裂,而且与C - X邻位碳的C -H键也断 裂,所以只有那些具有邻位碳上至少有C - H键结构的卤代烃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否则 ,不能消去。如CH3Cl、(CH3)3CCH2Cl等都 不能发生消去反应。另外C6H5Br(溴苯)也不 能发生消去反应。 12为

8、什么晶体硅能导电,是半导体材料?n这是因为晶体硅中的Si-Si键的键能相对不大 (177kj/mol)。 Si-Si键的两个硅原子核对共 用电子对吸引力较小。在通电时,晶体硅中 的共用电子对有可能摆脱两核吸引而成为自 由电子,故能导电。共用电子对离开共价键 结构,留下的空位成为带正电荷的空穴。自 由电子和空穴的出现总是成对的,称为电子 一空穴对。由于自由电子的运动,使电子一 空穴对不断更换,使晶体硅导电具有一定的 方向性,因此晶体硅为半导体材料。13 钠与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会发生什么现 象呢?n当Na投入到饱和Ca(OH)2 溶液中时 ,立即与 溶液中的水反应(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 “

9、嘶嘶”的响声,最后熔成闪亮的小球),由于 NaOH 生成,并且 NaOH 的溶解度远远大于 Ca(OH)2 的溶解度,所以随着反应的不断进 行,试管中会有白色沉淀产生.此沉淀为 Ca(OH)2 。14 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为什么随着溶质的浓度不 同而有变化?CuCl2在水溶液中电离出 Cu2+ 和Cl, Cu2+ 在水溶液可跟Cl-,H2O形成配合物离子Cu(H2O)42+和CuCl42-,其中Cu(H2O)42+是蓝色的,而CuCl42-是黄色的,当CuCl2浓度大时,溶液中的Cl-浓度大,因而CuCl42-离子浓度大,溶液颜色就靠近黄色而呈黄绿色,当CuCl2浓度小时,溶液中Cu(H2O)42

10、+浓度相对大,因此溶液就呈蓝色,在中等浓度的氯化铜溶液中,Cu(H2O)42+与CuCl42-浓度相当,溶液就呈现黄色和蓝色的复合色绿色。15 为什么可以用钢瓶储存氯气,而不能用铁 容器盛装碘单质?n能用钢瓶贮存氯气是因为在常温下干燥的 氯气与铁不发生反应,两者只有在加热或 点燃的情况下,才能反应生成三氯化铁。 而碘单质与铁在常温下就可以发生反应生 成碘化亚铁,而使铁容器被损坏。因此不 能用铁容器盛碘单质。 16为什么用分馏法得不到无水乙醇?怎样制 备无水乙醇?n乙醇与水组成的溶液,当浓度为95.57时, 在1.01105Pa下,78.13时沸腾,沸点是恒 定的。对这样的溶液进行蒸馏,无论怎样

11、蒸馏 ,得到的蒸气中乙醇的含量与溶液中的完全一 致,这样的溶液称为恒沸溶液。因此用分馏法 只能将乙醇的浓度提高到95.57,不能制得 无水乙醇。n要制得无水乙醇(浓度在99以上),通常用工 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使水与氧化钙反 应生成氢氧化钙,然后蒸馏制得。17 为什么钢铁在潮湿空气的条件下易腐蚀?n钢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长时间不易腐蚀,而在潮湿的空气里 却很快被腐蚀,这是因为在潮湿的空气里,钢铁表面吸附 了一层薄薄的水膜,这层水膜里含有少量H+和OH-,还溶 解了氧气等气体,结果在钢铁表面形成了一层电解质溶液 ,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恰好形无数微小的原电池。 负极(铁极):金属失去电子,被

12、氧化腐蚀。2Fe 4e2Fe2+ 正极(碳):水膜中O2得电子被还原(吸收O2) 。2H2O + O2 + 4e- 4OH- 生成的Fe2+与OH-发生反应: Fe2+ + 2OH Fe(OH)2 Fe(OH)2又被氧化为Fe(OH)3,Fe(OH)3失水后变成了铁锈。 而由于铁锈是疏松的,氧气和水继续渗入使铁继续被腐蚀 。这样就使钢铁很快被腐蚀了。18 能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牌子的蓝黑墨水吗?n不能同时使用两种牌子的墨水,否则会出 现钢笔堵塞现象。因为,墨水通常是胶体 ,不同牌子的墨水往往含的胶粒所带的电 荷不同,当二者相遇时,相异电荷的相互 吸引而破坏了胶体中胶粒之间的排斥力而 发生胶体的凝聚

13、,产生的固体沉积会堵塞 钢笔。 19 硝酸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NO3而不是H3NO4?n这是因为氮原子的半径较小,它周围的空 间也较小,故氮原子周围只能与三个氧原 子结合,只有这样的结构才比较稳定。但 由于这三个氧原子距离相隔较小,它们之 间的引力就不明显(越近斥力越大),因 此硝酸的稳定性也不够大。 20 为什么浓硫酸的吸水性是化学变化?n浓硫酸在发挥吸水性作用的过程中,吸收 水分子,水分子又和H2SO4分子化合成了稳 定的水合物,并放出大量的热,故浓硫酸 吸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的过程,吸水性是 浓硫酸的化学性质。21 气体摩尔体积“约”的含义是什么?n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主要决定

14、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意味着还与分子本 身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的物质的 气体分子大小又各不相同。故在标准状况 下,1mol不同物质的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 为22.4L。如氧气的摩尔体积在标况下为 22.4L/mol。二氧化碳的摩尔体积为 22.3L/mol (标准状况下)。22 为什么从氢氟酸到氢碘酸酸性依次增强?nCl、Br、I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依 次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束缚能力减 弱,因此当它们分别与H结合时,形成的共 价键越来越弱。因此氢卤酸在H2O分子的作 用下,也就越来越容易电离出H,而使氢 卤酸的酸性依次增强。23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a位于Na的前面, 为什么钙与

15、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n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Ca位于Na的前面, 应该像钠一 样与水反应,且比钠与水反应 剧烈,但由于生成Ca(OH)2微溶,易沉积在 钙的表面,阻碍了钙与水的进一步反应, 因而钙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24 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与氯水的漂白性有 什么不同?n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SO2与有色物质反应生 成一种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该无色物质在 加热或光照下可使其分解,恢复原来的颜 色,因此, SO2的漂白性是暂时性漂白。n氯水及漂白粉的漂白原理是将有机色质氧 化为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很稳定,久 置或加热均不能使其恢复原来的颜色,是 永久性漂白。25 红磷、白磷之间的转化是物理变

16、化吗 ?为什么?n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 生成,所以红磷、白磷之间的转化是化学 变化。 26 制备Fe(OH)3胶体的时候,为什么用FeCl3 而不用Fe2(SO4)3 ?n为了获得较大颗粒的Fe(OH)3胶体,人们通 常是把FeCl3加到沸水中煮沸,而不用 Fe2(SO4)3,其原因在于这二者的水解产物 的区别,HCl是易挥发的,而H2SO4却不然, 这样用FeCl3制备Fe(OH)3胶体就可以因为 HCl的挥发而时水解更有利于进行,从而可 以制备得较大颗粒的胶体。27 当无限稀释强酸、强碱溶液时PH是怎 么变化的?n当无限稀释强酸或强碱溶液时, c(H+)或 c(OH)变化得很小,此时就不能忽略水的电 离平衡的影响,即应将水电离出得H+和OH 得浓度计算在内。由于水电离出的c(H+)或 c(OH)为1107mol/L,则计算出的c(H+) 或c(OH)值必小于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