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9092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9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章装配图 第4章 装 配 图 4.1 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4.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4.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4.4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4.5 读装配图 第4章装配图 4.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1.装配图的作用装配图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产品时,通常是根据设计任务书,先画出符合设计要求的装配图,再根据装配图画出符合要求的零件图;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要根据装配图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来进行装配、调试和检验产品;在使用产品时,要从装配图上了解产品的结构、性能、工作原理及保养、维修的方法和要求。 第4章装配图 图4-1所示为滑动轴承的分解图,滑动轴承是支撑轴的一个部件。它的主体部

2、分是轴承座和轴承盖。为了减少轴、孔之间的摩擦力和便于磨损后维修,用轴衬和轴接触,并制成上下两部分,采用耐摩材料铸造青铜,中间还开有油槽,以利润滑。为了调整轴衬与轴的松紧,轴承座和盖之间还留有间隙。为了注入润滑油,在轴承盖顶部安装油杯,通过固定套和上轴衬定位。最后通过螺栓连接将轴承座与轴承盖连接在一起。 第4章装配图 图4-1滑动轴承分解图 第4章装配图 2.装配图的内容图4-2为滑动轴承的装配图,从中可以看出一张装配图应包括五项内容:一组视图、必要的尺寸、技术要求、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以及标题栏。 (1)一组视图。用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路线、连接方式及零件的基本结构。(2)

3、必要的尺寸。用以表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外形大小及装配、检验、安装所需的尺寸。 第4章装配图 (3)技术要求。用符号或文字注写的机器或部件在装配、检验、调试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规则和说明等。(4)零件的序号和明细栏。组成机器或部件的每一种零件(结构形状、尺寸规格及材料完全相同的为一种零件)在装配图上,必须按一定的顺序编上序号,并编制出明细栏。明细栏中注明各种零件的序号、名称、数量、材料、备注等内容,以便读图、图样管理及进行生产准备、生产组织等工作。(5)标题栏。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图样代号、比例 、重量及责任者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 第4章装配图 4.2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装配图的规定画

4、法为了使看图者能够顺利地读懂装配图反映的各零件间的 结合情况,国家标准规定绘制装配图时应遵守以下规定:(1)两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基本尺寸相同的配合面, 规定只画一条轮廓线,非接触面、非配合面,即使间隙很小 ,也要夸大地画出各自的轮廓线,即在该处画出两条线。如 图4-2所示,其中上下轴衬与轴承盖和轴承座内孔为配合面 ,只画一条线。螺母与轴承盖之间是接触面,也只画一条线 ;螺栓杆身与轴承盖和轴承座的通孔之间为非接触面,虽然 间隙很小,但仍要画出各自的轮廓线。 第4章装配图 (2)在剖视和断面图中,相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应相反,或虽方向一致但间距大小不同、互相错开,以区分不同的零

5、件。在同一张装配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和间距,在所有剖视、断面图中都必须一致。(3)在装配图中,对于实心件(轴等)和标准件(如螺栓、螺母、垫圈、键、销杆、球等),当剖切平面通过其轴线(沿纵向剖切)时,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即不画剖面 线。如图4-2中的螺母、螺栓。 第4章装配图 2.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1)拆卸画法装配体上零件间往往有重叠现象,当某些零件遮住了需 要表达的结构与装配关系时,可采用以下拆卸画法:(1)假想将一些零件拆去后再画出剩下部分的视图,如 图4-2中左视图就是假想拆去螺栓、螺母、油杯等后画出的。(2)假想沿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相当于把剖切面一侧的 零件拆去,再画出剩下部分

6、的视图,如图4-2俯视图所示。此 时,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画剖面线,但被剖切到的零件必须画 出剖面线。 第4章装配图 第4章装配图 2)假想画法(1)当需要表达所画装配体与相邻零件或部件的关系时,可用细双点划线假想画出相邻零件或部件的轮廓,如图4-3中的主轴箱。(2)当需要表达某些运动零件或部件的运动范围及极限 位置时,可用细双点划线画出其极限位置的外形轮廓,如图4-3中操纵杆的、。 第4章装配图 图4-3三星齿轮传动机构的展开画法 第4章装配图 3)展开画法为了表达传动机构的传动路线和装配关系,可假想按传动顺序沿轴线剖切,然后依次将各剖切平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画出其剖视图。此时应在展开图的上方注

7、明“XX展开”字样,如图4-3所示。 第4章装配图 4)简化画法如图4-4所示,在装配图中可以采用以下简化画法:(1)在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 退刀槽等可不画出。(2)在装配图中,螺栓、螺母等可按简化画法画出。(3)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组,如螺栓、螺母、 垫圈等,可以详细地画出一组或几组,其余只用细点划线表 示出装配位置即可。(4)装配图中的滚动轴承,可以只画出一半,另一半按 规定画法画出。 第4章装配图 图4-4装配图中的简化画法和夸大画法 第4章装配图 5)夸大画法在装配图中,如绘制厚度很小的薄片或间隙较小(2mm)时,这些结构可不按原比例而夸大画出,以增加图形表

8、达的明显性,如图4-4所示。 第4章装配图 4.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性能(规格)尺寸性能(规格)尺寸是反映产品的规格大小及性能特征的尺寸,是产品设计和选用的依据。如图4-2所示的滑动轴承装配图中的尺寸50H8和58,表明该轴承座只能用于支撑基本尺寸为50、中心高为58的轴颈。 第4章装配图 2.装配尺寸装配尺寸是与产品及其组成部分的装配质量有关的尺寸,一般分为以下两类:(1)配合尺寸。配合尺寸是指零件间配合性质的尺寸,如图4-2中轴承座与轴承盖之间的配合尺寸为86H8/F8;上下轴衬与轴承盖、座间的配合尺寸为60H8/k8。(2)相对位置尺寸。相对位置尺寸是零件或部件间在装配时需要保证相对

9、位置的尺寸,如图4-2中轴承盖与轴承座两平 面的间距2为相对位置尺寸。 第4章装配图 3.安装尺寸安装尺寸是零、部件与机器间或机器与地基间在安装时的尺寸,如图4-2中轴承座的两孔中心距为176。 第4章装配图 4.外形尺寸外形尺寸是机器或部件的最大外形轮廓尺寸,即总长、总宽、总高尺寸,如图4-2中滑动轴承的总长236、总宽76和总高121都属于外形尺寸。以上几类尺寸并非在每张装配图上都必须注全,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另外,有时同一个尺寸可能有多种含义,如图4-2中的尺寸58,既是规格尺寸又是安装尺寸。 第4章装配图 4.4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和明细栏 1.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如图4-2所示,

10、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如下:(1)在装配图中每个零件的可见轮廓线内画一小黑点,用细实线引出指引线,并在其末端的横线上注写零件序号。若所指的零件很薄或为涂黑者,可用箭头代替小黑点。(2)每种零件或组件都要进行编号。形状、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数量填写在明细栏中。同一标准的 组件如滚动轴承、电机等也只编一个序号。 第4章装配图 (3)装配关系清楚的紧固件组,可以采用公共指引线,如图4-2中螺栓连接序号3、4的形式。(4)指引线应尽可能分布均匀,不能彼此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不应与剖面线平行,必要时指引线可以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5)装配图中的序号应按水平或垂直方向

11、排列整齐。序号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排列,在整个图上无法连续时,可只在每个水平或垂直方向顺次排列。零件序号的编制方法一般是将一般件与标准件混合编制在一起,也可只将一般件编号填入明细栏,而将标准件直接 在图上标出或另列专门表格。 第4章装配图 2.明细栏明细栏应放在标题栏的上方,并与标题栏相连接,当地方不够时,可将明细栏的一部分移至标题栏的左边,若还不够可再向左移,其格式如图4-2所示。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有序填写,以便增加或有漏编零件时,可以向上添加。标准件应填写其形式规格和标准代号,有些零件的重要参数(如齿轮的齿数、模数等)可填入备注栏内。零件的明细栏除其外边框线为粗实线,其余各线均为细实线

12、。 第4章装配图 4.5 读装配图 1.读装配图的要求通过读装配图应达到以下三项要求:(1)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即了解机器或部件是怎样实现其功能的,运动和动力是如何传递的。(2)了解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即了解各零件的相对位置、联接、固定方式、配合松紧程度和装拆顺序。(3)了解各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重量、作用和主要结构形状。 第4章装配图 2.读装配图的步骤和方法1)了解概况,分析视图关系读装配图时,首先应看标题栏、明细栏和技术要求。从 标题栏中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比例和用途等。从明细栏 中了解零件的名称、数量、材料等。从技术要求中了解机器 或部件的技术性能指标。例如,从图4-5中可知,

13、产品的名称 是齿轮油泵,是机器中用来输送一定压力油的部件。从明细 栏里可知该部件共有11种零件以及它们的名称、代号、数量 、材料等;从代号和数量栏中可统计出标准零件有2种(螺钉 和销)共8件,常用件有1种(齿轮)共2件,其他零件有8种 共8件。从技术要求中可知齿轮油泵的装配质量指标是齿轮啮 合面的接触长度和能承受的压力。了解上述情况后,对齿轮 油泵就有了初步认识。 第4章装配图 了解概况后,就可以分析视图关系了。分析视图关系是为了弄清楚装配图采用了哪些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自的表达意图,为下阶段深入读图做准备。例如,齿轮油泵装配图用两个视图表达,全剖的主视图表达了零件间的

14、装配关系,左视图沿泵盖与泵体结合面剖开,并局部剖出油孔,表示了部件吸、压油的工作原理及其外部特征。 第4章装配图 2)分析装配干线,看懂零件形状,明确装配关系这是读装配图的关键阶段,要求深入细致地读图。读图时 ,应以反映装配关系最明显的视图(一般为主视图)为主,配 合其他视图,首先分析装配干线。例如,从主视图上可分析出 以主动轴轴线为主的一条装配干线,如主动轴、圆柱销、齿轮 、填料、压盖、压紧螺母等都是沿着这条轴线依次装配起来的 。(1)分析了装配干线后,再在装配图中区分出不同的零 件,看懂零件形状和作用。在装配图中区分不同零件,最常用 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利用剖面线的方向和间隔来区分。利用轴、

15、杆等实心件和标准件不剖的规定来区分。利用视图间的三等投影规律来区分。 第4章装配图 第4章装配图 (2)在分析装配干线和看懂零件形状的基础上,按每条装配干线,弄清楚机器或部件的装配关系。装配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辨别零件的动、静关系。分清哪些零件是运动的、如何运动的(旋转、移动、摆动、往复等),哪些零件是不能动的。例如,齿轮油泵的泵体和泵盖是不能动的,主动轴与从动轴及其上的齿轮是动的。零件的动、静关系,一般可通过配合关系和联结关系来辨别。 第4章装配图 装拆顺序。齿轮油泵的装配顺序是:先用销2将齿轮3分别固定在主动轴4和从动轴6上,然后将主动轴4和从动轴6放入泵体的孔中;再将泵盖5套上用螺

16、钉8固定,最后在主动轴左端装上填料9、压盖10,并旋入压紧螺母11。拆卸顺序与装配顺序相反。 第4章装配图 3)分析工作原理在读懂零件结构和装配关系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了解机器部件的工作原理。分析时可从传动关系入手,例如,齿轮油泵的工作原理是:当两齿轮做啮合传动时,逐渐退出啮合区一边的油被齿轮带走,压力降低形成负压,油池中的油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入油泵的吸油口,随着齿轮的转动,正在进入啮合区一边的油被齿轮挤压形成一定的压力从压油口压出送至机器的高压管路中。 第4章装配图 通过前阶段的读图后,结合下列问题再来检验是否真正读懂了装配图。(1)是否看懂全部零件(特别是主要零件)的基本结构形状和作用。(2)是否看懂反映工作原理的装配关系,运动零件如何运动,运动范围如何,零件的联接方式和装拆顺序如何。(3)图上所注尺寸各属于哪一类?采用了哪几种配合?结合以上问题读图,就会对齿轮油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其立体图如图4-6所示。 第4章装配图 图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