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884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3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打印(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1)事物的发展是从 开始,量变是质变的 和 。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 创造条件。(2)量变达到 时必然引起质变,质 变是量变的 。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和发展。要求我们坚持 原则,为保持事物原来的质 态把握好度。量变 前提必要准备一定程度 必然结果适度默写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3事物发 展的过程必要 准备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发展具有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4事物发展 的两种状态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 要勇敢地接受挫折

2、与考验要求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坚持适度原则。知识体系5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6发展的环节量变质变结果 必然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根本途径 其实质就是“扬弃”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考点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P67-68) 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P69-72) 考点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P72-73) 考点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P73) 考点5、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P73) 考点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P73-74)1.本课内容是高考的频考点之一,也是哲学的难点 之一,比如主次矛盾和矛盾主

3、次方面就是典型。矛盾分 析法体系,在选择题和主观题中出现的几率都很高。2. 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广东发展 的具体措施;运用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 分析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热点;学会分析一些名 言警句所蕴涵的对立统一观点。1、矛盾的含义:2、矛盾的基本属性: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就是同一性。斗争性和同一性作为矛盾两种基本属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不能把哲学上讲的矛盾与逻辑学的矛盾混为一谈考点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P67-68同一性,斗争性

4、全品P161探究点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 B. C. D.2、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3、(2009广东)下列选项中蕴含了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A. B. C. D.4、(2011广东)观察图8(改编自陈耶门沉 默集),

5、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 标题,最贴切的是 A.目标:奋斗的方向 B.信念:勇者的利器 C.障碍:跨越的支点 D.天才:勤奋的结晶解析:选C。扣住矛盾同 一性,所谓矛盾的同一性是 指矛盾着的双方相互吸引、相 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障碍” 是阻挡前进的障碍,但它又是 跨越的支点,这正是同一性的 体现,故选C。5 5、漫画的寓意在于说明、漫画的寓意在于说明 A A同一离不开斗争同一离不开斗争 B B斗争离不开同一斗争离不开同一 C C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D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B6、(2011海南卷)发展核电是满足人类能源需求 、

6、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据报道,目前全球共有核电 站近500座,核能发电量已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但 美国三里岛、苏联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等核电站先后 发生核泄漏等严重事故并引发灾难,使核电的发展受到 严峻挑战。面对核电生产与安全的矛盾,人们应当正视现实,认识到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 泉和动力完善设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稳妥发展核电未雨绸缪,防止意外的因素导致矛盾同一性向斗 争性转化重树信心,相信能够通过不断完善技术手段确保 核安全A B C DC7、(2010天津卷)与漫画路向何方哲学寓 意相一致的是A.旁观者清 当局者迷 B.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C.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D.祸兮福倚 福兮祸

7、伏【解析】D。漫画路向何方的哲学寓意是矛盾 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A项的哲学寓意是从 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 清事物本身。B项哲学寓意是告 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 折性的统一,要认识到事物在曲 折中向前发展。C项哲学寓意是 告诉我们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2011海南)1973年,某企业生产的玩具产品“芭比娃娃” 由于式样陈旧、价格昂贵等原因而严重滞销,企业濒临破产。很 多员工建议放弃生产“芭比娃娃”而转产,但一位年轻人极力反 对并建议为“失败产品”创办博物馆。“这绝对不行,这不是自 曝家丑吗?”企业总裁立即明确表示反对。但这个年轻人据理力争并最终

8、设法说服了总裁。不久,陈列 200多件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失败产品”的博物馆,迎来了络绎不 绝的参观者。在此后的3个月里,年轻人全身心地“泡”在博物馆 里,听取参观者对“失败产品”的见。他收集的500多条意见反映 了消费者的需求,令企业总裁惊喜不已。相关部门根据这些见改 进产品设计式样,调整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开拓新的市场 ,企业很快打了一漂亮的翻身仗。此后的12年间,公司年业绩从4 200万美元飙升到10亿美元。 今天,“芭比娃娃”已不仅是一种玩具产品的商标,而且是流行 时尚、成功品牌的代名词,那位“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 芬芳”的年轻人也被誉为“芭比之父”。(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

9、一观点说明“芭比之父”通过“ 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说明“芭比 之父”通过“研究失败的花朵而赢得成功的芬芳” 的原因。(6分)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运动、 变化和发展。(2分)失败与成功作为相互排斥、相互 对立的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分)“ 芭比之父”通过给失败产品办博物馆,找到了产品 滞销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企业 起死回生。(2分)(2011江苏卷)2011年博鳌会亚洲论坛年会的主题 是“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国家主席胡 锦涛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 亚洲的演

10、出。他指出,亚洲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 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如何处 理好发展问题依然摆在亚洲人民面前。会议还探讨了“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和具体策略。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呼吁亚太地区的国家要加入到经 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巴西总统罗塞芙主张各国应创造条 件实现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南非总统祖马提出发展 中国家应加强合作、共赢机遇和挑战等。“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 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考查的知识点“包容性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个道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答: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世界各国的发展既是不平衡的,有自身特色和历史传

11、 统,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的;世界各国在差异和包容的对立统一中向前发展。解析:本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结合“包容性增 长”的材料背景,考查对立统一的应用,考查考生调 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考查的知识点考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P69-721、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表现)第一种含义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第二种是指同类事物的共性(共同点)。 (2)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敢于承 认和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 两分法、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判断: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

12、是有条件的,必须处于统一体中。 一分为二就是既要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 。矛盾双方是具体的、多样的,不能简单理解为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2、矛盾的特殊性 P70(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 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 于每一事 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任何事物都 包含着既对 立又统一的 两个方面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 盾矛盾皆有双方事事矛盾不同时时矛盾不同矛盾双方不同不同事物具 有不同的矛 盾同一事物 在发展的 不同过程 和不同阶 段各有不 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 的不同矛盾 ,同一矛盾 的两个不同 方面也各有 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

1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即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 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P73-741、含义: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 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 3、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最 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4、意义(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 础。(从认识世界角度)(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 键。(从改造世界角度)

14、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对人生的这一小结突出表明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B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C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D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D2、(2011全国)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 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 体裁衣”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离开对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 B C DC3、(201

15、1安徽)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 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 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A B C D【解析】A。说法符合题意,茶叶的味道和产区 具有特殊性,这是矛盾特殊性的体现。说法错误, 客观事物不能自觉反映。只有人才具有自我反映的特 性。说法正确,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才能根据 茶的味道品出茶叶的产区,体现了认识不断深化发展 的原理。说法错误,不合题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形 成后也具有客观性。试列举蕴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试列举蕴含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或者俗语 看菜吃饭 量体裁衣 对症下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入乡随俗试列举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试列举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成语俗语 张冠李戴 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 千篇一律,一刀切 东施效颦 邯郸学步【知识拓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