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776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2(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藏广西宁夏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七课 一、学习目标1. 知道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明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以及内涵, 尤其对自治权的理解。 3. 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国情的 必然选择,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二、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和优越性自治区域都设置在自治区域都设置在 什么地方呢?什么地方呢?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自治机关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自治机关的职权与一般的地方国家 机关有什么不同?机关有什么不同?国家统一领导国家统一领导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享有和行使自治权

2、。享有和行使自治权。阅读课本P7677回答以下问题:1、含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 自治权的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我 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1 1)三级三级自治区自治区(5个)省一级省一级自治州自治州(30个)设区的市一级设区的市一级自治县自治县(旗) (120个)县一级县一级(2)双重地位 既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又是国家统一领导下享有自治权的自治地方。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

3、域自治制度思考: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1100多个 民族乡,这些民族乡也是我国的民族 自治地方吗?不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民族乡作为民 族区域自治的一种补充形式,是与乡、镇平级 的行政单位,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3、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不包括党的机关和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既是地方国家机关,又是民族自治机关。(2)双重地位:(3)双重职权:(1)含义: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又行使自治权4、自治权的地位

4、、含义、内容 (1)地位: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2)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 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 内部事务的权力。(4)内容: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3)自治权是有法律保障的。(链接)(链接)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 自治权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 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 的自治权。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 如果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情况,自治 机关可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

5、变通执行或停 止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 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 单行条例,报上级批准后生效。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 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连连 看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 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 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行条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 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 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 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 文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 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动的决议 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 为的

6、决定等。立法自治权eg: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 自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传 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eg: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 区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 定工作时间少5小时。eg:1981年,西藏自治 区人大常委会从西藏少数民族 历史婚俗等实际情况出发,通 过了西藏自治区施行的变通条 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 女法定婚姻年龄分别降低两岁 ,并规定对执行 变通条 例之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 或一夫多妻婚姻关系,凡 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 者,准以维持。变通执行权eg:1984年后, 在西藏农牧区实行“土 地归户使用,自主经 营,长期

7、不变”、“牲 畜归户,私有私养, 自主经营,长期不变” 的政策。极大调动了农牧 民的生产积极性,使 西藏农牧区生产和人 民群众生活得到持续 发展和提高。eg:在税收方面, 全国只有西藏一直执 行比全国低3个百分 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而且对农牧民一直免 收各种税费;eg:在金融方面, 西藏一直实行比全国 低两个百分点的优惠 贷款利率和低保险费 率政策。 经济自治权农牧民子女上学实行免 费吃住。对农牧民实行 免费医疗等政策西藏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西藏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 语外,还要开设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民族语言课。这体现了西藏自治区有什么权力?文化管理自治权西藏民族自治 区的自治权香港特别行

8、政区 的高度自治权二 者 有 何 异 同 ?项目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不同 点目 的制 度 自 治 程 度 范 围 相同 点都享有自治权, 都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 方行政区域,都要受中央政府的管辖。为了解决民族 问题为了解决祖国统一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一定一定的自治权的自治权高度的自治权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港、澳、台结合我国的历史知 识和现实情况思考我国 为什么要采用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2 2)“ “大杂居、小聚居大杂居、小聚居” ”的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分布特点 (1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3 3)各民族在长期)各民族在长期 奋斗中形成的相

9、互依存的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 民族关系民族关系现实情况历史特点政治基础政治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社会基础社会基础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少数民族 代表数示意图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四川 省西北部。总人口84.7万,其 中:藏族占52.3%,羌族占 17.7%,回族占3.2%,汉族占 26.6%,其他民族

10、占0.2%。是四 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 主要聚居区。在抗震救灾中各 族人民,亲密团结、和睦相处 ,建立了水乳交融、同甘共苦 、同舟共济的深厚情谊。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5.12三周年纪念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解决民族问题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中国采取的不是 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 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 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 优越的东西

11、,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 势,不能放弃。势,不能放弃。” ” 邓小平邓小平 19841984年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课堂小结内容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必要性现实情况历史特点 社会基础自治权政治基础C C1.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前提是 A政党必须领导政权 B某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 C国家的统一领导 D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根据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 族自治地方设立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地 方的( ) 人

12、民法院 人民政府 人民检察院 人民代表大会A. B. C. D.D3 3、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 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 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 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A

13、A、 B B、 C C、 D D、 D D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国 务院公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 条规定,少数民族的节日由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的人民政府按照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其自治权即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 B. C. D. B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和民族政策的关系和民族政策的关系19491949 195419541984198420012001年份年份BACKBACK共同纲领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明确规定 :各少数:各少数 民族聚居民族聚居 的地区,的地区, 应实行民应实行民 族区域自族区域自 治治民族民族 区域区域 自治自治 被载被载 入宪入宪 法法颁布民颁布民 族区域族区域 自治法自治法修改民族区域自修改民族区域自 治法,正式确立治法,正式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作为一项基本度作为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的地位政治制度的地位 ,扩大了民族自,扩大了民族自 治地方自治机关治地方自治机关 的自治权的自治权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