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360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6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其他常用单元刚度矩阵(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其他常用单元刚度 矩阵简 介第一节 三棱圆环单元的刚度矩阵v机器中许多零件如飞轮、缸体等在几何形状上具有共同点 ,即它们都是某一平面图形绕平面内某一轴线旋转而形成 的回转体,此平面称为子午面。当回转体承受的载荷和支 撑条件相对于该轴线也对称时,分析求解这类零件的应力 、应变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v轴对称问题中,回转体内各点只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位移,一个三维问题就简化为二维问题。对这类零件的离 散化可以在子午面内进行,最常用的是三角形截面的轴对 称单元,简称为三棱圆环单元。1.位移模式及形状函数v由于轴对称的特点,不再用直角坐标系(x,y,z),而用柱 面坐标系(r,z)描述物体。物

2、体内任意一点只有沿r 和z方向的位移u和w,而无方向的位移。当纵剖面上三 角形单元(e)的三个节点总码分别为I、j、k时,相应的节 点位移向量为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中的三角形单元一样,采用线性位移 模式,则v与平面问题的推导步骤完全相同,可以得到 与平面问题相似的结果:v其中形状函数为:2.应变与位移的关系(几何矩阵 )v轴对称问题中表示应变与位移关系的几何方程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相似,所不同的是:单元内一点在径向产生的位移u,会在圆周方向引起相应的应变 。一个半径为r的圆环,周长为2 r,环上的各点都沿各自的径向产生位移u后,其圆周长度变成 。因此,在圆周方向的应变为v由于各点在圆周方向上无位移

3、,因而剪应变 和 均为零。将应变写成向量的形式, 根据上式,可推导出几何方程 v其中几何矩阵 3.弹性方程和弹性矩阵Dv依照广义虎克定律,同样可以写出在轴对称中应 力和应变之间的弹性方程,其形式为v所以弹性方程为v式中应力矩阵v弹性矩阵 4.单元刚度矩阵v与平面问题相同,仍用虚功原理来建立单元刚度矩阵,其 积分式为在柱面坐标系中, 代入 则 即为轴对称问题求单元刚度矩阵的积分式。v与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三角形单元不同,在轴对称问题中,几何矩阵B内有的元素(如 等)是坐标r、z的函数,不是常量。因此,乘积 不能简单地从式的积分号中提出。如果对该乘积逐项求积分,将是一个繁重的工作。一般采用近似的方法

4、:用三角形形心的坐标值代替几何矩阵B内的r和z的值。用 表示在形心处 计算出的矩阵B。 v其中 :只要单元尺寸不太大,经过这样处理引起的误差也不大。 被积函数又成为常数,可以提出到积分号外面: 三角形的面积。v由式可以看出,两轴对称的三角形单元,当形状、大 小及方位完全相同而位置不同时,其刚度矩阵也 不相同。距离主轴线越远的单元,其刚度越大。 这与平面问题不一样。 二、等参数的刚度矩阵v对一些由曲线轮廓的复杂结构,如果采用直角边单元进行 离散,由于用直线代替了曲线,除非网格划分得很细,否 则不能获得较高的精度;对另一些应力随坐标急剧变化的 结构,采用简单的常应力单元离散时,也必须划分成大量 的

5、微小单元,以保证足够的精度。为此引入一种高精度的 单元等参数单元。它既能简化复杂单元划分的工作,又能在满足同样精度的要求时,大大减少使用的单元数。 目前流行的大程序中较常用,它成功地解决了许多二维和三维的弹性力学问题。 v为导出等参数单元的刚度矩阵,首先要建立根据每个单元 的形状确定的自然坐标系,然后将位移模式和形状函数都 写成自然坐标的函数。v一个单元在自然坐标系内的点与单元整体坐标系内的点成 一一对应的关系。通过映射,可以将整体坐标系中的图形 转化为自然坐标系中的相应图形。例如可以将整体坐标系 中的一个任意四边形(实际单元)映射到自然坐标系中成 为一个正方形(基本单元)。同样也可以将任意四面体、 六面体(包括直边和曲边的)分别映射成正四面体和正六 面体。v位移模式和形状函数v几何矩阵B v单元刚度矩阵 第1节 矩形双线性单元矩形单元结点位移、结点力列阵一、位移模式与形函数正方形规则单元第2节 四结点四边形等参单元 一、母单元的形函数母单元 三、位移模式四边形单元二、坐标变换由此可知:单元的位移场和单元形状用相同的形函数,故称等参数单元(等参元) 四、导数的坐标变换其中:七、单元刚度矩阵六、应力五、应变八、等效结点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