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8307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复习(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n n第一章第一章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体系结构的体系结构1、泡利不相容原理;2、能量最低原理( 能级交错现象) ;3、洪特规则;1、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2、核外电子排布与族的划分要求:会书写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1、第三周期中某元素原子的 未成对电子数为2,试写出 (1)核外电子排布式 (2)价电子排布式 2、请写出第四周期中最外层 电子数是2的元素的核外电子 排布式二、元素性质1: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通常用电离能来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气态原子或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常用符号I表示,单位为kJmol-1。1、概念:2、意义:比较原子失电子能力相对强弱;由电离能

2、的突跃式变化判断元素的化合价;3、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递减。特例?二、元素性质2: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1、概念:2、意义:3、变化规律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用来表示当两个原子在形成化学键时吸引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用于判断一种元素是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以及 元素活泼性如何。通常电负性小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金属元 素;电负性大于2的元素,大部分是非金属元素。判断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负: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递增;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元素的电负性递减。金属元素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电负性大的元素易呈

3、现负价。元素的性质:1、原子半径2、化合价3、电离能4、电负性5、氧化性6、还原性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取决于元素原子核外电 子排布的周期性。同周期、同主族元 素性质变化的相似性和 递变规律1、将下列元素按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K Na LiB C Be N Na Al S PLi Na KN C Be BP S Al Na课堂练习判断依据:1、一般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大,第一电离能越小。2、反常情况,考虑价电子排布。 2. 下列各元素原子排列中,其电负性减小顺序正确的是( ) A、KNaLi B、FOS C 、AsPN D、 CNOB课堂练习物 质 微 粒 间 的 相 互 作 用强烈微弱化

4、 学 键分 子 间 作 用 力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金属键类型键 参 数键、键极性键、非极性键键能键长键角非极性 分子极性 分子分子立体构型范德华力氢键物质的物理性质某些物质的物理性质键能键长键角判断分子的稳定性确定分子在空间的几何构型反应热= 所有反应物键能总和所有生成物键能总和(放出能量) (吸收能量)(一)共价键的本质:当成建原子相互接近时,原子轨道发生重叠,自旋方向相反的未成对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两原子核间的 电子密度增加,体系的能量降低。键:1、类型:ss 键;sp 键;pp 键。2、特征:轴对称(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3、重叠方式:“头碰头

5、”式四、各类化学键键:1、特征:镜像对称(每个键的电子云由两块组成,分别位于由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侧,如果以它 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互为镜像)2、重叠方式:“肩并肩”式3、一般规律:共价键单键是键;共价双键中有 一个键,另一个是键;共价三键有一个键和两个键组成。 等电子原理: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具有相似 的性质。如:CO和N 2空间构型相同(二)离子键1、离子键形成的原因2、离子键的实质3、离子键的特征一般认为,当成键原子所属元素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原子之间才有可能形成离子键阴、阳离子相互接近到一定程度,当静电作用中同时存在的引力和斥力达到平衡时,体系的能量

6、最低,形成稳定的离子化合物。没有方向性、没有饱和性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数越多,则形成的离子键就越强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活泼的金属元素(IA,II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VIA,VIIA)之间的化合物。活泼的金属元素和酸根离子形成的盐铵盐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的盐。(三)配位键1、概念:2、形成条件3、常存在配位键的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成键两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独提供而形成的。一个原子有孤对电子,另一个原子有接受孤对电子的“空轨道”。配合物(1)中心原子(2)配位体(3)配位数(4)配离子的电荷数(四)金属键 1、金属键及其实质在金

7、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做金属键。本质上也是一种电性作用。2、金属键的性质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中的电子在整个三维空间运动,属于整块金属。3、金属键与金属性质4、影响金属键的因素一般而言,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的数目越大,金属键就越强。5、金属键的意义 金属键越强,金属晶体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 AA双原子分子 极性分子 AB非极性分子 对称排列的以极性键结合的 多原子分子CO2、CH4、CCl4等多原子分子极性分子 不对称排列的以极性键结合的 多原子分子 H2O、NH3等 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

8、解性的影响:1、分子极性越大,熔点、沸点越高。2、相似相溶原理。1、杂化2、杂化过程3、杂化轨道的类型杂化类型 杂化轨道间 空间构型 实例的夹角sp 180 直线 BeCl2 C2H2sp2 120 平面三角形 BF3 C2H4 C6H6sp3 10928 正四面体 CH4 C2H6 NH4+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2、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 间,并参与互相排斥。对于ABm型分子(A是中心原子,B是配位原子) 分子的价电子对数n可以通过下式确定: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 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 2n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等于

9、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中卤素原子、氢原子提供1个价电子,氧原子和硫原子按不提供电子计算分子BeCl2BF3CH4价电电子对对数234几何构型直线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2、另一类是中心原子上有孤对电子的分子,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 相排斥。电子对数 成键 孤对 分子空间构型 范例对数 电子数3 2 1 V 型 SO24 3 1 三角锥型 NH34 2 2 V 型 H2O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有直线型和V形两种。2、四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多数为平面三角形和 三角锥形两种。3、五原子分子的立体结构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直线型: CO2 CS2 HCN BeCl

10、2 HgCl2V型: H2O H2S SO2 O3 NO2-平面三角形:BF3 BCl3 CO32- CH2O三角锥形:NH3 PH3 NCl3 PCl3 H3O+ SO32- ClO3- CH4 SiH4 CCl4 SiF4 SiCl4 NH4+ SO42- ClO4- BF4-八、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 1、与物质熔沸点的关系 (1)气体分子能够凝结为液体和固体,是分子间作用 力作用的结果。分子间引力越大,则越不易汽化,所以沸点越高 ,汽化热越大。固体熔化为液体时也要部分地克服分 子间引力,所以分子间引力较大者,熔点较高,熔化 热较大。(2)稀有气体和一些简单的对称分子以及同系物的熔

11、 沸点都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当然也是分子间 作用力增大的结果;(3)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少,分子间作用力越大, 沸点越高。 2、氢键1、概念:2、表示形式:3、形成条件:4、类型:5、对物质性质的影响:熔、沸点、电离和溶解度分子间作用力的范围、特征和影响因素1、分子间作用力范围很小,分子充分接近(固体或液 体)时才有相互间的作用。2、特征: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比化学键弱得多;主要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 理性质。3、影响因素:(1)分子大小(2)分子空间构型(3)分子中电荷分布是否均匀规律:一般说来,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稀

12、有气体:单原子分子晶体类型判断方法:1、化学键类型2、元素、微粒种类3、晶体熔、沸点高低共价键 (空间网状)得 失电子离子键原子分子离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晶体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金属键金属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活泼金属、非金属非金属原子可构成原 子团(复杂离子)熔、沸点较高熔、沸点较低熔、沸点高 硬度大有的很高、有的较低C Si B SiO2 SiC(分子间作用力)南通市第一中学 张小平 226001九、晶体、微粒、化学键九、晶体、微粒、化学键四种晶体的比较四种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构成的微粒微粒间的作用离子晶体 (NaCl) 原子晶体 (SiO2) 分子晶体 (HCl) 金属

13、晶体 (Cu)阴、阳离子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自 由电子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键四种晶体的比较四种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NaCl) 原子晶体 (SiO2) 分子晶体 (HCl) 金属晶体 (Cu)一定有离子键, 可能有共价键含有极性键或非 极性键 含有共价键或不 含任何化学键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金属键含化学键情况熔化需克服的作用四种晶体的比较四种晶体的比较晶体类型 离子晶体 (NaCl) 原子晶体 (SiO2) 分子晶体 (HCl) 金属晶体 (Cu)不导电导电固体导电情况熔化时导电情况除半导体外 不导电不导电导电除半导体外 不导电不导电导电熔、沸点的比较熔、沸点的比较

14、不同类型 :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同种类型 :微粒间的作用越强,熔沸点越高原子晶体 :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熔沸点越高离子晶体 :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 ,离子键 越强,熔沸点越高金属晶体 :金属阳离子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 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一般而言:熔、沸点的比较熔、沸点的比较 分子晶体:(一般来说)A、式量越大,熔沸点越高B、式量相同:1、分子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如:CO N22、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3、芳香族化合物:邻间对位化合物 四种晶体熔沸点的比较练习常见晶体的微观结构 (1)NaCl晶体(1)钠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1)钠离子和氯离子位于立方体的顶角上,并交 错排列。(2)钠离子:体心和棱中点;氯离子: 面心和顶点,或者反之。(2)每个晶胞含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 计算方法:顶点占1/8;棱占1/4;面心占1/2;体心占1 氯离子: 钠离子: (3)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Na+ 、Cl- 各有几个? 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Na+ 有:12个 与Na+等距离且最近的Cl- 有:6个常见晶体的微观结构 (2)CsCl晶体(1)铯离子和氯离子的位置 :铯离子:体心氯离子:顶点;或者反之。(2)每个晶胞含铯离子、氯 离子的个数 铯离子:1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