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787401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蠡l尊囊雾蠢萋 曩藏季lli季i。l| 善薯i嚣羹誊冀董手善 菇| 嚣萎 尊 l|簪雾叠曩。 |薯。|l |-|蠢譬 |s薯 曩|l囊l善ji誊誊| 张桃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部召开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暨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推进会议 2月8日,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学 习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回良玉副总理在“加快农 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农业专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 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科技创 新与推广工作,推动“科技促进年”活动深入实 施。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必须紧紧围绕 粮食和主

2、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 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加大投入、 改革体制、构建体系、提升能力、建设队伍”为 总体要求,以实现农业科技自身跨越发展和引领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为主要目 标,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思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 科技创新体系。 张桃林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 临的新形势,他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现 代农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经济环境和市场变 化不确定的挑战更加严峻,依靠农业科技破解资 源环境约束的需求更加紧迫。要牢固树立忧患意 识,进一步增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责任 感和紧迫感,科学把握一号文件中的一系列新观 点、新论断、新思路,坚持把

3、农业科技创新作为 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 推动农业科技发展的根本动力,通过改革与创 新,激发农业科技体系的内在活力,全面提升科 技创新与推广能力和水平,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张桃林指出,要进一步明确农业科技创新与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切实加强以下 几方面工作: 一要实现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的调整。农业 科技创新要适应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新进展新趋 势和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长远 发展,超前部署农业前沿及高新技术和农业基础 新能源产业1 特另U关注l嚣黪繇 l魏l鼗赣驺窃 黪 本刊编辑 赵梦 研究,力争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 要

4、面向产业需求,着力突破农业行业重大关键技 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防灾减灾、稳粮增产等重大 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切实解决科技与 经济脱节问题。具体来说,要做好科技创新方向 和重点的“三个调整”。一是由侧重生物技术研 究向注重生物、农机及工程、材料、信息技术研 究相结合、相融合的调整。二是由注重提高土地 产出率向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环 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并重的调整。三是由注重传 统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向农业生产与农业多功 能、多层次发展技术相统筹的调整。 二要实现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方式的转变。 要积极适应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和经营主体及方式 的新变化,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

5、 术源头供应的同时,更加注重成果转化和应用推 广,做到“两手抓、两促进”。加快构建“一体多 元”、 “一性三化”的农技推广与服务新体系,即 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力量广泛参 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多元化推广体系,体现 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和专业化、社会化、市场 化,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能力和水平,努 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要实现农业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要在遵循一般科技规律的基础上,突出农业科 技的产业特征和国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国农业发 展实际的科技管理和制度创新之路。一是要加快 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着力解决我

6、国农业 科技“有体无系”的突出问题。以科研项目为抓 手和载体,实行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 2 W-VV-vVehomegovcn 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攻关的科技组织模 式,按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科研的上中下 游,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确保农业科技的关键环 节、重点领域能够得到有效支持,努力把科技力 量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 合。二是要深化和完善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按照 中央关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总 体部署,通过剥离,尤其是对基础和公共性研究 与经营性科技开发活动的分离,整合、转制、转 型等方式,分类指导、分别改革,创新机制、完 善配套,加快建立健全现代科

7、研院所运行制度。 三是要完善科技立项机制。强化农业科技立项的 产业需求导向,建立以需求定项目、以应用定 项目的农业科技立项新机制,从根本上解决科 研与生产“两张皮”问题。实行相对稳定支持与 适度竞争相结合,在科学规范、公平公正的前提 下,对基础研究、重大关键技术研究等周期长的 科研领域给予连续稳定支持。四是要创新科技评 价奖励机制。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科技人员、 科技项目和科研成果实施分类考核、分类评价、 科学奖励。与此同时,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创新 主体及产学研结合问题。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科技 研究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农业产业的经济弱质 性和生产经营的风险性,以及现阶段涉农企业在 规模、实力和科

8、技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及成长 性,加大政府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基础性和共 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并通过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 和市场机制,保障科研成果发明人的相关权益。 同时,要通过金融、税收等综合措施,支持和引 导企业逐渐成为商业化技术创新、开发及应用的 主体。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要与企业采用最新技 术、带动技术革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相挂钩,防止 引起市场主体之间的不公平竞争。要切实加强高 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分工与合 作,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具有中国特色的农 业科技创新之路。 会上,来自不同行业、农业大学、不同层级 的农业科研单位专家,以及农业部行业司局代表 做了专题发言,介绍了本行业、本单位、本地区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思路、举措和建 议 ,_一-J 一 睁 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