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787275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229.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认理论——从黑格尔到霍耐特(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摘摘 要要 当代人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人越来越丧失人性的尊严,特别是边缘群体、弱势民族国家等,他们在努力凭借自身开拓生存道路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被歧视、被侮辱、被蔑视。然而,无论是作为强势的个人或者群体,还是作为弱势个人或者群体,他们都不可能在绝对孤独中生存,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乃是生存所必须的,生存正是在交往中实现的,所以,存在论意义上的主体间的承认是必须的。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承认对方,把实证的地位归于对方,相互尊重,才能在整个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同一性,改变被异化的地位,发展自身,

2、成为活生生的人。 所以,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背景下,承认政治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和法哲学原理中的承认理论进行挖掘和分析,追溯承认理论的来源。并通过对法兰克福第三代领军人物霍耐特的为承认而斗争的阐释,对承认理论做进一步的分析。最后通过对查尔斯泰勒的承认政治与哈贝马斯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的对比,揭示“承认”在当代的意义。 关键词:承认 自我意识 主体间性 蔑视 尊严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Abstract There exist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that human

3、 beings are gradually losing our dignity, especially marginalized and subaltern groups who can not get rid of humiliation, degradation, insult, and even physical abuse when they attempt to subsist and make their way on their own. However, as a person or a group whether marginalized or not, they can

4、not live a absolute lone life. Because communication is necessary for our existence and existence comes true in communication, intersubjective recognition is necessary in ontological meaning. Only recognizes each other people and respects one another, human beings attain themselves identity, change

5、alienated situation, develops themselves and becomes fledged people. Therefore, 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background,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are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trace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n by analyzing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

6、n in Hegels the Phenomenon of Spirit and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analyze further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n by interpreting Honneths Struggle for Recognition. At last, we will reveal the modern meaning of recognition by comparing between Charles Taylors the politics of reco

7、gnition and Habermas-Honneths the theory of recognition. Key words: recognition intersubjectivity disrespect dignity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

8、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导导 论论 黑格尔曾说:我们正站在一个重要的时代

9、,一个骚动的时代,思想在飞跃地向前发展,超越了它过去的境界,形成新的面貌。虽然黑格尔所处的时代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相差甚远,但我们依然可以用这句话来描述我们现在的生存境遇:一方面,我们的科技进步是世人无可怀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有目共睹的,种种进步让我们深感人类力量之伟大;另一方面,在人类日益进步的同时却又面临日益增长的自身的诸多问题:方向感的迷失和定位的偏差、焦虑感的增强、英雄主义和悲剧感的丧失、人生存意义的丧失和道德框架的四分五裂等等,这又让我们困惑和苦恼,虽处茫茫人海却没有了方向。同时,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新殖民主义等的挑战。正如尼采在权力意志中所说的:现代最普

10、遍的标志是:在人的眼中,自己的尊严已经丧失到一种难以置信的程度。 面对物质崇拜的泛滥、制度规范的乏味、科学理性的冷漠、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的盛行以及人的精神层面的匮乏,人类该何去何从?而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哲学又该何为?马克思说: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在这个意义上,真正的哲学,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哲学理性就是要将人自身的“理性之光”投向历史与时代的律动,指向人的生存处境以期改变人的生存状态。 同时,我们必须面对一个难以否认、亦不可否认的存在论事实:在本性上,人是一种类的存在,是一种社会性存在,因此才有所谓“人类” 、 “人类社会”的

11、说法。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因而,这一本质决定了每一个生存个体都必然要超越自身的个体性,不断的进行交往和互动活动,发生各种各样的主体间的关系,例如个体与个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等的关系。而在这种活动和关系中,各种各样的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19 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60 页。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问题将会不

12、断地、现实地呈现出来。故而,我们的研究视野和问题定位,具体地、集中地指向与不同主体的“承认” (recognition)问题。而且主要定位于探讨、思考和考察黑格尔的承认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黑格尔的承认理论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者霍耐特的承认伦理进行比较。通过考察、思考、分析和批判,实现不同理论范式之间直接的碰撞与对话,并确立和找到不同理论各自的理论合理性、有效性、启发性、以及限度。但是,在根本的意义上,由于这一类问题和理论直接地指涉于人本身、直接地关涉到人的“类”存在本身,所以,本文试图凭借理论的对话和分析,反思与究诘人的存在境域,进而在反思的基础上确立一种以“承认”为核心的道德观。从而从人类总体

13、的存在维度,反思现代性和全球化,为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奋斗,是我们最终的理论目标和理论归宿。 在结构和内容的编排上,本文将分为四章进行考察: 在第一章,笔者将致力于解决承认理论研究中几个关键性、前提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 “承认”构成何种意义上的哲学问题;如何界定和理解“承认”范畴;承认理论与哲学史,尤其是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哲学范式变革存在何种关联。 在第二章,笔者将具体地考察黑格尔的“承认”理论。正如黑格尔多次指出,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1,哲学的精神也就是时代的精神。我们将从分析精神现象学中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历程入手,从中挖掘“承认”理论;并从法哲学原理中,通过对客观精神的发展的

14、分析,挖掘“承认伦理” 。 在第三章,笔者将致力于集中考察和研究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并通过对霍耐特关于黑格尔的承认理论的分析、对米德社会心里学的汲取、对马克思等的阶级斗争的挖掘,从而批判性的挖掘其“承认”理论。 在第四章,笔者将对黑格尔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进行比较,并试图在现代性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承认”理论进行根本性的、总体性的评价。 结束语。在以上各章论述的基础上,我们强调“承认”理论在当代的现实意义,特别是 20 世纪以来,随着传统自由主义在应对民族主义、全球化、新殖民主义等问题方面出现的理论危机,有关“承认政治”便成为各派政治理论所关注的一个焦点。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商务印书馆

15、.1982 年版.第 12 页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有关承认问题的理论往往又都追溯到黑格尔,特别是他的精神现象学 。在本文中,我想探究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 “承认”理论在黑格尔那里的发展历程以及和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区别, 我们究竟如何把握它?其二, 相互 “承认”理论的在当代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我们从中能够得到怎样的启发?当然,这还只是一些初步的思考,以后有待作进一步的研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1 承认:视域范

16、畴承认:视域范畴 对“承认政治”进行研究,必须首先解决几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承认”作为哲学问题是否可能以及如何是可能的;对“承认”范畴如何进行界定;以及与当下流行的“认同” (identity)的区别等。此类问题属于“承认理论”研究中的“元哲学层面”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决定我们进行承认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野和考察范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决定我们对承认理论进行梳理和评价的立场、依据和出发点。 1.1 “承认“承认”作为哲学问题作为哲学问题 在西方整个的哲学发展中,以直接而又明确的方式提出和使用“承认”范畴的,黑格尔著名的主奴辩证法无疑是最为典型的。但是,在我们看来,许多哲学形态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承认范畴,但是确实蕴涵着或者牵涉着“承认”问题,如哲学发展中自童年时期一直延续至今的伦理政治哲学,还有现象学哲学、语言哲学、现代生存论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