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266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语文复习八下现代文阅读(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下现代文复习第一单单元复习习目标标: 1、了解写作背景,概括文章内 容,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 物,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4、了解传记的相关知识。典型课文: 1、藤野先生、 2、我的母亲、 3、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考点: 1、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 。 2、把握文章的行文线索。 3、掌握评析人物的方法。 4、能结合文章内容(或主旨), 谈自己的感受或启示。 5、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考点举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一课的主要内容 。2、藤野先生一文的线索是什么?3、(1)试对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母亲的为人 、教子方

2、式作一点评论。(2)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谈谈托尔斯泰 究竟幸福还是不幸?4、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 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方法点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藤野先生一课的主要内容。 解题方法: (1)要素概括法:用“人物+事件(或目的)+结果”三个要素, 或者用“谁”、“怎么样”、“做什么”三个意思(即“何人+何样+做何 事”) (2)共性提取法:文中如有多件事情,可先将其中每件事情用 一句话概括出来,再找出这几件事情的共同点,将共同点用一 句话表述出来。如藤野先生中记叙藤野先生和“我”的事情有 四件,根据这四件事情的共同点,这部分内容可概括为“藤野先 生热心

3、指导中国学生”一句话。 (3)关键词句捕捉法:关键词在此处指的是文中反复出现的表 意强烈的词,关键句是指文中的起始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 抒情、议论句。这些词句往往是文章内容、中心的集中表述, 抓住这些关键句对内容的概括大有好处。 (4)层(段)意组合法:如果文中有几层意思,那么就把这几 层意思组合起来,形成一句完整的话。参考答案:依据时间推移、地点转换和事情 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为:本文记叙了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 闻和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经过以 及别后思念。2、藤野先生一文的线索是什么?解题方法 文章的线索有时有两个,一条是明线,一条是暗线 。线索可从以下几方面找: (1)标题 (2)人物(3

4、)事物(4)事件(5)时 间(6)地点(7)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 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参考答案: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以“我 ”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线索;一条是暗线:即作者的 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线索。3、(1)试对我的母亲一文中作者 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2)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中,谈 谈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解题方法(1)要点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2)要结合文意和主旨进行评析。(3)要紧扣人物形象。参考答案:(1)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方式的看法,可以 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是由教育意义的。作者母 亲为人方面,主

5、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 ;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2)此答案不求统一,以下仅供参考或提示。我认 为托尔斯泰是不幸的,理由如下:托尔斯泰是这样一 个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 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 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 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 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4、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 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 生的意义。 解题思路 (1)引原文,引用原文中的人、事、物、话 。 (2)发议论,就引用部分谈自己的看法和感 受

6、。 (3)联生活,联系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人、事 、物、话,总结自己的观点。 一般说来,此类题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多个角 度思考,说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参考答案: (1)无论做什么事情,目标要明确, 能把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社会进步、国家 利益联系在一起。(2)文学能改变人类的精神,唤醒人 们的灵魂,使人明确人生的意义。(3)为了理想,要有不屈不挠、不畏 惧任何困难的精神。第二单元复习目标:1、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理解象征的思想内涵。典型课文雪海燕 课标解读:写景抒情类作品主要通 过状物、写景来寄托抒发作者思想 感情的。考点: 1、景物特征; 2、作者的思想感情; 3、品析语言; 4、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7、; 5、表现手法或写作手法。考点举例: 1、海燕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海燕) 明确:文中的海燕是勇敢坚强 、乐观自信、富于献身精神的 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方法点拨:表现景物特征的手法主要有: (1)衬托 (2)对比 (3)直接描写景 物特征的概括方法: a、找描写景物的重点词句,特别是动词、形 容词以及总结景物特征的句子; b、分析景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归纳出景物 的特征; c、分析景物与所对比或衬托事物的显著不同 之处,总结它的特征; d、找出表现景物特征的词语后,经过分析 、综合,概括出景物的特征。2、课文中赞美海燕,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作者在文中赞美的是像“海燕 ”一

8、样的无产阶级战士,鞭挞的是“ 海鸥”“海鸭”“企鹅”式的形形色色自 私、怯懦的不革命者;以及“乌云”“ 狂风”为代表的反革命势力,表现了 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 度。提炼中心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 a、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 示文章的中心; b、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抒情散文卒 章见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 中心; c、分析文中抒情议论句,这些句子往 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d、结合各段文意介绍,归纳中心。3、赏析品味下列语句。 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 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 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 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是的,那是

9、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明确: 采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天虽然将 孩子们的手冻得通红,但也给他们带来了快乐的 游戏。 “洁白”、“明艳”、“闪闪生光”这些形象的词语 既融进了作者对于南方冬天的美好回忆,也是在 通过子们的眼睛去描绘令人欣喜的场景。江南的 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 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固然能让人欢喜 ,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 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江南的 雪已经死掉,而朔方的雪,在孤独的旋转升腾中 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是凝聚了所有的 坚强内核的精魂。方法点拨:(散文语言讲究简洁生动,优美传神) A、赏析富

10、有表现力的词语,往往会有“一字(词)传 神”的表达效果。紧扣词义、语境来表现人或物的特 征。 B、赏析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使事理通俗浅显;拟人: 人格化;排比:加强语言气势,使感情表达更强烈; 反问: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反复:强调;对 比:突出事物的本质;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 夸张:极力地表现。 C、赏析主旨句。4、如何理解“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 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的含义。明确:像江南的雪那种平和恬静的美 固然能让人欢喜,但更崇高的美应该像 北方的雪那样,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江南的雪已 经死掉,而朔方的雪,

11、在孤独的旋转升 腾中升华,成了雨的精魂,北方的雪是 凝聚了所有的坚强内核的精魂。方法点拨: a、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b、结合具体语境去品味; c、抓住写作手法去体会; d、紧扣主旨和作者的思想倾向理解 语句。第三单元目标:1、理解关键词句,把握文意,概括 要点。 2、领悟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养成关 爱自然、珍视自然的科学精神。 3、了解科学文艺作品的艺术特点。单元作品的文体特点简析: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均属于科学文艺作品,题材 有散文、报告文学和科幻小说。其中敬畏生命 是篇议论性散文,作者运用了正反对 比的方法 论证中心;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 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的特点;旅鼠之谜兼 有记叙和

12、议论的特点,是“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 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大雁归来主要抒发作 者对大雁的喜爱、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通过观 察介绍大雁的知识;喂出来是篇科幻小 说,依靠奇妙、丰富、生动、有趣的想象创造了 一个奇妙的发人深省的世界。典型课文: 敬畏自然、喂-出来 考点点拨: 1、揣摩富有哲理的语句,加深对 课文主旨的理解。 2、反问句的作用 3、了解科幻小说的文体特点,理 解结尾的含义。考点举例: 1、读敬畏自然找出文中表达作者观点 的关键语句,思考: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 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 们自己”? 方法点拨: 思考这类问题,要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寻 找作者议论性富含

13、哲理的并能揭示文章主旨 的语句。根据问题的要求提取要点,简明扼 要地回答。参考答案:本文表达作者观点的关键句是最后一段。作 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 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 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 ,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 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 发展。“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 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者,都是宇宙生命的 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 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 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 我们自己。2、把下列反问句

14、变换成一般陈述句,再比较一下这 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的 体现吗? 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方法点拨: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 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 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 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参考答案: 陈述句: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 ,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 表达效果:反问句更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语气也更强烈。 陈述句:你曾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 喊。 表达效果:反问句语气更加强烈,且有令 人思考的效果。3、读喂

15、出来思考:天上飞来的石头是 巧合吗?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作者这 样设计结尾有什么含义呢? 文体知识点拨:喂出来是一篇科学幻 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是小说类别之一, 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 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 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 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 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参考答案: 这不是巧合;原先往洞里丢进什么,什么 都将出来,接下来原子能反映堆的废料将 要飞来了,机密文件连同保险柜将要飞来 了,动物尸体、流浪者尸体、废物和污水 、日记本、照片、假钞票、犯罪证据都会 飞将下来,飞到这座城市居

16、民的头顶上, 让他们饱尝自己酿成的苦果。作者这样设 计结尾是为了告诫人们,不去积极治理环 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第四单元复习目标: 1、了解课文的文体特点,领会各具特色的语言 风格。 2、体会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而产生的 艺术效果。 3、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的深挚感情。 4、抓住关键字、词、句、段,迅速把握文章大 意。 5、学习名家独特的构思行文方法,精妙的描写 以及丰富多彩的语言。典型课文 云南歌会 本课考点: 1、整体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思想 感情。 2、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 3、学习运用多样手法描写不同场合 的写作方法。 4、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问题设计: 1、阅读文章23段,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意思。 方法解析: 写人记事的文章,概括语段时,应抓住记叙文的 要素,常用的方法: 要素法:谁+做了什么事情+结果 摘句法:搞出文章的中心句。 联合法:有些文段会有两个或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