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158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X 页数:78 大小:77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练习评讲(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2分,共 40分) 1.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 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 别是以_、_ 、 _来称呼人。 号 官职 谥号姓名称谓 (一)直称姓名 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 诗。(后序) 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 吕诗孟构恶在前,贾余庆献谄于 后。(后序) 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如:张衡 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 传)(二)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 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 如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鲁 迅字豫才。(三) 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 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 居易号香山

2、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 士。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 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 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 称文忠。 (五)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 ,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 柳河东。 (六)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 ,如杜甫称杜工部。 (七)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 命名。如岑参称岑嘉州 柳宗元称柳 柳州 (八)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 爵号(位):公、侯、伯、子、男 (五等)2“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古人在称别人的父亲时,敬 词有令父、_等;称自己 的母亲时,谦词有家母、 _等。家慈令尊自称:愚、敝、卑、臣、仆 帝王自称:孤、寡、朕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

3、、小吏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 才、不肖 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 :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 妹、舍侄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P1(九 )谦称: (十)敬称: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 下、大王 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 令爱(对方女儿,或令媛)、令正(对方的妻 子)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 (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 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 吩咐)

4、,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贤家(指对方), 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 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 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 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 又称泰水。 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 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

5、用“圣 ”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 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 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 圣驾”。 3古代男子年20行“_” ,女子年15行“笄礼”,以示成年 ,这时才能取“字”。冠礼 礼俗 (1)冠礼:古代男子在20岁时,把头发 结起来,举行加冠仪式,叫“结发”“弱冠 ”“加冠”,表示成年,如“结发同枕席”( 孔雀东南飞),“冠者五六人”( 侍坐)。 笄礼:笄,即簪子。自周代起,女子 年过15,如已许嫁,便得举行笄礼, 将发辫盘至头顶,用簪子插住,以示 成年及身有所属。日冥也。士娶妻之禮。 以昏爲期。因以名焉。 必以昏者,陽往而陰 來。(2)婚礼:女子出嫁叫适、归

6、、于 归,女子回娘家省亲叫“归宁”,如“ 吾妻来归”“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3)丧礼:丧礼中穿一周年孝服的人称 “期”,穿九个月或五个月孝服的人称“功 ”,一般指关系较近的亲属,如“外无期 功强近之亲”(陈情表)。 (4)宾礼:九宾,古代外交中最隆重的 礼仪,由九名宾相接引宾客上殿。如“乃 设九宾礼于廷”(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面礼称“质(贽)”,如“厚币委质 事楚”(屈原列传)。(5)尊卑:车座上以左为尊,如“ 公子从车骑,虚左”(信陵君窃符 救赵); 朝堂和官位上秦汉以前以右为尊, 如“位在廉颇之右”(廉颇蔺相如 列传); 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次之南向, 次之北向,次之西向,如“项王

7、、项 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 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4“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 稀双庆,还多一度春秋。”这是一 幅写给_ 老人的寿联。141岁1.(十二)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8、逾矩。” 另:喜寿:七十七岁;米寿:八十八岁;白寿: 九十九岁;茶寿:一百零八岁。 “喜寿”是指七十七岁。这是因为“喜”字写成草体 很像七十七。“米寿”指八十八岁。这是因为“米” 字上部一点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个“ 八”,中间一横一竖像“十”,加起来八十八。“白 寿”指九十九。这是因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 横,百减去一,不是九十九吗?“茶寿”指一百零 八岁。这是因为“茶”的草头为“二十”,“茶”字下 半部是“八十八”,加起来就不是一百零八吗?5.古代兄弟之间用 “_”表示排行。“伯 ”表示最大,“_”表示 最小。伯仲叔季 季 6. 我国第一部语录体著作是_ 。 古代最早的语录

9、体散文是论语;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左传; 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古代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 古代授官叫_、 _,降官贬官叫 _、_。 左迁拜除谪 1.关于任职授官的: 任:担当,担任。“恬任外事,而 毅常为内谋。” 授:授官,任命。“遣使者持黄金 印、赤韨縌,朱轮车,即军中拜授。 ” 除:任命,授职。“除臣洗马。” 拜;授给官职。“拜亮为丞相。” 征:征召(特指君召臣)。“赵相 征至长安,乃使人复召赵王。”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 荐举,任以官职。“初辟司徒府,除佐著 作郎。” 荐:推荐,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 的人,任以官职。“(荀)彧荐嘉。” 举:

10、推荐,推举,也指由地方向中央推 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傅说举于 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 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起:起用人任以官职或重新启用 ,任以官职。 “不如召甘茂于魏, 召公孙显于韩,起樗里子于国。三 人者,皆张仪之雠也。” 提:提拔。“然(魏收)提奖后 辈,以名行为先,浮华轻险之徒, 虽有才能,弗重也。”2.关于提升职务的: 擢、升、拔擢:用于由低级到高级 的升迁。“擢为后将军。” 进:用于较高职务。“于是忌进孙子 于威王。” 起复:恢复原职务。“蒙皇上隆恩起 复委用,正竭力图报之时,岂可因私 枉法。” 超迁、超擢:越级破格提升。“孝文 帝说之,超迁,一

11、岁中至太中大夫。”3.关于调动职务的: 转、移、调、徙:一般的调动,调迁。“调 为陇西都尉。”“徙齐王信为楚王。”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方进转为博 士。数年,迁朔方刺史。” 出:指出京受任。“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宫中府 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补:补充缺职或由候补而正式任命。“是时 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 为平原太守。”4.关于兼职的: 领:本职之外兼较低它职。“(范晔)服终,领新蔡 太守。” 摄: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羊舌鲋摄司马。” 权:临时代职。“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假:暂时代理。“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

12、惠等募 士、斥候百余人俱。” 行:代理官职。“太祖行备武将军。“观文殿学士特 进行兵部尚书。” 署:有“代理,暂任”的意思,指代理无本官的职 务。“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护:原官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护”有“统辖 ,统率”之意。“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5.关于降级免职的: 罢、免、解、黜、夺:官员因过失而 解除职务。“乃罢逐赵绾、王臧等。”“免 官削爵。” 放:委任委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 地。“即放宁夏知府,旋升为宁夏道。” 贬、谪:因过失而降级。“贬连州刺 史。”“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革、褫:皆为“革除”的意思,指撤职 查办。“张勃进陈汤而坐以褫爵。” 左迁:降级使用

13、,贬官。“心犹恨之, 遂左迁毓。”8.我国古代把农历每月初一叫 “_”,十五叫 “_”,月末一天叫 “_”。晦朔 望9.古人说“点卯”的“卯”相当于 现在上午_时到_时。 七 五 10. 我国农历采用“干支“纪年, 1995年是农历乙亥年,2005年是农 历乙酉年,2015年是农历 _ 年。乙未(3) 天干地支纪年法地支=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 (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 地支即丑) 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 年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 1. 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 槌床便大怒”中 的“床”指的是什 么?( ) A、井上的围栏 B、卧具 C、坐具 D、像床的东西2.我国

14、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 有几个字?( ) A、十个 B、十一个 C、十二个 D、 十三个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无 计 更 新 人 亏 (甲乙丙丁无计去更新,这人只能亏了!)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因 猫 沉 思 无 谓 神 游 四 海 (子丑因为猫在沉思无谓的要神游四海)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 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 作品,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D、 书 法阳春白雪:阳春、白雪都 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 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 雪”比喻高深、

15、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作品。 下里巴人:下里、巴人皆 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流俗的 歌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比 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4.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 南京元上都位于今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正蓝旗草原,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 正蓝旗境内,多伦县西北闪电河畔。是世 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 公元1256年。南京,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将 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 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 京。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 侵,占领宋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 )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 天北京西南一带。 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 重建新城,元世祖至元九年(1272年)改 称大都,俗称元大都。燕都,据史书记载,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 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国 名,其国都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