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153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3-7-1(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根据这这个考虑虑,教材安排了两课课:第七课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八课课财财政与税收。其中,后一课课帮助学生集中了解国家是如何参与收入分配的。具体内容设计设计 如下: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 配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客观必然 性;按劳分配;非按劳分配;公平 问 题;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财政的作用;财政收入与支出及其 关系;税收及基本特征;税收种类 ;违反税法的几种行为;依法纳税 是公民的

2、基本义务 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总结总结 起来,第三单单元的逻辑逻辑 脉络络是:从个人收入的分配(分配制度分配原则则)谈谈到国家收入的分配(财财政税收)。与前两个单单元回答“生产产什么”“如何生产产”两个问题问题 相衔衔接,本单单元回答了“为谁为谁 生产产”的问题问题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情景导入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在我国,按劳

3、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方式,此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这些分配方式在实践中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怎样样才能正确理解按劳劳分配为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教材探究解读 1教材P58“探究问题”提示:该村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并实行社会福利制度,既注重提高效率,又注重促进社会公平。2教材P59“探究问题1”提示:(1)在现阶段的公有制经济中,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还不高,劳动还是谋生手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可能实行按需分配。(2)平均分配会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创

4、造性的发挥,现阶段,与之相比,按劳分配更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3教材P59“探究问题2”提示:(1)小吴的爸爸和姑姑的收入属于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主要是按劳分配收入。(2)目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形式多样化。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1)了解按劳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客观观必然性。(2)理解按劳劳分配为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因和意义义。(3)把握按生产产要素分配的重要性。(4)区分财产财产 性收入、劳动劳动 收入和合法收入。知识目标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辩证

5、辩证 地认识认识 和对对待分配中面临临的各种矛盾,尝试尝试 用一分为为二的观观点看问题问题 。积积极参与实实践,亲亲身体验验我国现阶现阶 段收入分配制度对对充分调动调动各方面积积极性和创创造性、促进进社会财财富创创造及发发展生产产的作用。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识记探究探究一 按劳分配为主体生产资料所有制 按劳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2按劳分配的含义、基本内容及要求按劳劳分配是 中个人消费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则。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 中,在对对社会总产总产 品作了各

6、项项必要扣除之后,以 (包括劳动劳动 数量和质质量)为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费品,多劳劳多得,少劳劳少得。3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现实 的 决定的。(1)前提:生产资产资 料 。(2)物质质基础础:社会主义义公有制条件下 的发发展水平。(3)直接原因:社会主义义条件下人们劳动们劳动 的 和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经济条件公有制生产力性质特点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意义(1)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经济 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 地位。(2)意义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

7、动调动劳动 者的 和 。激励劳动劳动 者努力学习习 ,提高 ,从而促进进社会生产产的发发展。体现现了劳动劳动 者共同劳动劳动 、 的社会地位。主体积极性创造性科学技术劳动技能平等分配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老李是国有企业业技术术工人,年收入3万元。有人认为认为 ,因为为他在公有制企业业工作,所以他的收入都是按劳劳分配所得,你认为认为 呢?提示:在公有制范围内,职工工资、奖金和津贴,农民承包集体土地所得等都属于按劳分配。但是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并不都是按劳分配。如我国企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和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收入,就不是按劳分配。因此,老李的收入并不都是按劳分配所

8、得。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正确理解按劳分配理解应用基本内容和要求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前提在公有制范围内实行的标准以劳动为 尺度对象是社会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不包括生产资料结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客观 必然性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可能性);社 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 分配的物质基础(现实性);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 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必要 性) 意 义有利于调动劳动 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 者努力学习科学技

9、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 分配的社会地位,是人类历史上分配制度的伟大变革 ,从根本上否定了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名师点拨:(1)由于企业效益不同,按劳分配并不意味着等量劳动必然获得等量报酬。(2)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不一定是按劳分配。如公有制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就不属于按劳分配。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李某是一国有企业业工程师师,去年工资资收入是36 000元,奖奖金8 000元,个人专专利转让转让 收入5 000元;其妻开一家

10、个体杂货杂货 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别是( )。A44 000元 11 000元 B36 000元 26 000元C49 000元 11 000元 D11 000元 36 000元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思路点拨 按劳分配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包括工资、奖金等,按劳分配收入是36 000元8 000元44 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 000元和房屋出租收入6 000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合计11 000元。正确答案为A。其妻开杂货店收入是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收入。

11、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劳动 者 占有生产资产资 料, 从事生产经营产经营 活动动,其劳动劳动 成果扣除 和 后直接归劳动归劳动 者所有,构成他们们的个人收入。探究二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识记探究个人独立成本税款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2按生产要素分配(1)健全生产产要素按贡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对市场经济场经济 条件下各种生产产要素所有权权存在的 、 的确认认。(2)体现现了国家对对 的尊重,对劳动对劳动 、 、人才、 的尊重。(3)有利于让让一切 、 、 、 和 的活力竞竞相迸发发,让让

12、一切创创造社会财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合理性合法性公民权利知识创造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深入人心,企业为实现持久发展重金聘用高科技人才和引进技术。科技人员获员获 得的收入属于哪种分配方式?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提示:关于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这一问题,我们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具体地说,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公有制企业中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形式主要是按劳动分配。此外,还有属于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和社会保障收入。(2)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

13、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取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投入所获得的收入。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3)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科技人员受雇于私营企业主和外商,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他得到的工资只能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是按劳动要素分配。 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1按劳分配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的区别理解应用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 配 基础公有制个体经济 主体公有制范围内的职 工个体劳动者客体个人消费品不仅是个人消费品 收入形式工资、奖金、津贴个人的劳动成果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

14、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按资资本要素分配。储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红、债债券所得利息、私营营企业业主的税后利润润等。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出租房屋的租金。按技术术要素分配。技术术入股、专专利转让转让 的收入。按劳动劳动 要素分配。私营营企业业和外资资企业业中的职职工的工资资、奖奖金、津贴贴。按管理要素分配。经营经营 管理者通过过股权权激励等方式获获得的收入。按信息要素分配。提供价格、供求等信息获获得的收入。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3科学认识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一方面,按生产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资资源的优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的劳动劳

15、动 生产产率,推动动生产产力的发发展。另一方面,按生产产要素分配必然会导导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渐扩 大,如不加以调节调节 会出现现社会不公平的问题问题 。这这是由于人们拥们拥 有的各种生产产要素的数量和质质量千差万别别,对对生产产要素的占有权权和使用权权不平等,不同社会成员劳动员劳动 和使用生产产要素的效率不同等造成的。师生合作探究拓展归纳整合知识归纳整合课堂即时训练活页规范训练某科技企业业除对对科技人员员支付工资资外,还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调动 科技人员积员积 极性,企业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这说 明( )。按生产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缩小收入差距 分配关系的调调整有利于推动动生产产力的发发展 科技人员员的脑脑力劳动劳动 能创创造更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