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152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0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青年》及《新潮》作家创作(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青年及新潮社诸作家创作 概述 一: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创作, 1、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了强烈的 反帝反封建的时代主题,这就是现 代作家首先高举起民主、科学的旗 帜来张扬人的个性,用以反对封建 专制和封建伦理道德; 其次用自由、平等的现代价值 观来启迪人性,使人们从麻木 蒙昧状态中觉醒过来,以便重 铸国民灵魂;用爱国主义精神 去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 血腥统治。 2、在创作方法上表现出以现实主义为主多元 并包的开放性特色。为了主题表达的需要, 现代作家大多自觉地采取“真诚地、深入地 、大胆地看取人生并写出它的血和肉来”(鲁 迅:坟论睁了眼看,鲁迅全集第1 卷,第24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的现实主义方法,打破了封建文学“瞒和骗 ”的传统,表现了大多数普通劳动者和知识 分子或悲苦或辛酸或追求或抗争的真实生活 。同时许多作家又以开放的心态,大胆汲取 或借鉴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艺术表现方 法,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3、在文学形式上则呈现出色 彩斑斓的繁荣局面。 其一是新诗:新诗作为现代文学“打头阵 ”的形式,最早突破了旧体诗歌的束缚, 实现了近代以来“我手写我口”的诗歌改 革的愿望,特别是郭沫若的女神的出 版,从内容到形式都奠定了现代新诗的基 础,接着又出现了冰心等为代表的小诗派 ,而闻一多、徐志摩等从理论到实践上倡 导的“新格律诗”运动,则对新诗艺术上 的发展做

3、出了贡献。李金发等人对西方象 征派诗歌的移植,则开拓了新诗表现形式 的空间。 其二是小说:不登大雅之堂、“道听途说”的小说, 是现代文学最重要的文学形式。鲁迅是现代白话小说 的开山祖,年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 的狂人日记宣告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他接着 创作的收集在呐喊、彷徨中的小说,一开始 就使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现实主义 高度。接着,叶圣陶、冰心等人及文学研究会的其他 作家,则沿着鲁迅开创的现实主义的道路继续努力, 创作了较有成就的“问题小说”;鲁彦等人在另一方 面继承了鲁迅小说的乡土特色,形成了20年代有名的 “乡土文学”,异军突起的创造社,在小说上,郁达 夫则举起浪漫主义旗

4、帜,开一代抒情小说新风。 其三是散文:成就“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 歌之上”的散文,在继承优秀古典散文传 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特点,语言以典范的 现代白话文代替古典的文言文,形式上则 产生了诸如杂文、报告文学等新的形式, 出现了多种风格即以鲁迅等为代表的政论 风格,以朱自清、冰心为代表的记叙抒情 风格,以及以周作人等为代表的恬淡风格 的形成,标志着现代散文的成熟和繁荣。 其四是话剧:从西方引进的现代 戏剧(话剧),虽然在民族化进 程中显得艰难一些,但是经过欧 阳予倩、田汉、洪深等人的努力 开拓,为第二个十年戏剧的成熟 和繁荣打下了基础。 二:新青年诸作家创作概述 1、概说:创刊于1915年的新青年不

5、仅是五四思 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重要阵地,也是新文学创作的 最早园地。年月,新青年首次发表 了胡适年创作的蝴蝶等8首白话新诗, 开创了新诗创作的先河。年月,新青 年发表了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宣告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诞生。年月, 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专栏,揭开了一种以议论 为主的现代散文的新品种杂文创作的序幕。因 此,可以这样说,现代文学各类体式,都可以在 新青年找到雏型。但就新青年的创作来说, 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新诗和杂文两个方面。 2、胡适的创作:新青年成员中创 作新诗最多的是胡适。胡适( )原名胡洪皊,字适 之,安徽绩溪人。年月, 胡适把他年以来试作的白话 新诗共首结集为尝试集出版 。

6、这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 诗人反用陆游“尝试成功自古无”为 “自古成功在尝试”,表明作者试作 新诗的决心。 A:尝试集的思想内容概说: 尝试集体现了作者追求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和个性解 放的进步思想。沁园春一词中,他赞扬俄国人民“ 去独夫沙,张自由帜”的斗争,“拍手高歌,新俄 万岁”。在威权一诗中,他揭露北洋军阀屠杀人民 和压制民主的专制行径。诗中写道:由于“威权”对奴 隶们的残酷奴役,他们一定要砸断“头颈上的铁索”, 同心协力起来造反,“一锄一锄的掘到山脚底”,把“ 威权倒撞下来,活活的跌死”。表现出作者反对专制暴 政,歌颂奴隶造反的情感。在一些诗中,作者还对封建 礼教进行了批判,如礼对维

7、护封建“丧礼”的守旧 势力作了辛辣讽刺。而在黄克强先生辞、朋友篇 、文学篇等诗中,则表现作者一定的爱国思想。 尝试集的思想是复杂的,其中既有封建思想情趣 的流露,如病中得冬秀书、新婚杂记等诗, 公然为封建包办婚姻唱赞歌,“情愿不自由,也是自 由了”,又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浮浅和奴化思想的 表现,如人力车夫一诗虽然“客人”对少年车夫 的沉重负担和悲惨境遇,也曾觉得“心中酸悲”,“ 我心惨凄”,但终因为此类事情“警察还不管”,就 心安理得地“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表 现了作者“人道主义”式同情的浅薄和虚伪。而在 你莫忘记一诗中,作者虽然也控诉了“国家的大兵 ”杀人放火的暴行,但结尾却流露出浓

8、重的消极情绪 :“你莫忘记:你老子临死时只指望快快亡国:亡给 哥萨克(俄国),亡给普鲁士(德国) 都可以,总该不至如此!”这种思想情感有 悖于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 B:尝试集的艺术特点:尝试集 在诗体的革新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 其艺术上的特点首先是通俗明白。胡适较 为自觉地用白话作诗,并且用加工过的口 语入诗,因此许多诗歌通俗易懂,如蝴 蝶一诗:“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勿飞还。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意思明白晓畅,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 其次是诗体较自由,形式较活泼,初步体现了 “诗体的大解放”。诗集中诗句长短不一,格 式有别,韵律自然

9、,形式多样,确实具有“开 风气”的意义。当然在艺术上尝试集也有 明显的不足,比如活剥旧诗的痕迹、文白夹杂 的语言、过于粗浅的白话等,正如胡适自己说 的“很像一个缠过脚后来放大的妇人回头看他 一年一年的放脚鞋样,虽然一年放大一年,年 年的鞋样上总还带着缠脚时代的血腥气”(胡 适:尝试集四版自序,人民文学出版 社1984年版。),表现出形式上革新的不彻底 性。 胡适还是一个较早提倡戏剧改良并 进行戏剧(话剧)创作的作家之一 ,年他在新青年上发 表的终身大事,虽然有明显的 模仿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痕迹, 但却是现代作家中较早的话剧剧作 。 3、沈尹默(18831971)原名沈君默, 浙江吴兴人。他的新诗

10、都发表在新 青年上,其中著名的有月夜、 三弦等。月夜写道:“霜风 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我和 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短短四句诗却塑造了一个独立不 倚的“我”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蔑视 权贵和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4、刘半农( )原名刘复,字半农,江苏江阴 人。他有两部新诗集:扬鞭集 和瓦釜集。在扬鞭集里, 诗人较为关注社会现实,注意反映 下层人民的疾苦。 相隔一层纸一诗写到:“屋子里拢着 炉火,老爷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 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 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 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 薄纸!”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 富豪暴行

11、的揭露和对下层人民孤苦无告境 遇的同情。长诗敲冰,作者运用象征 的手法,表现了革命者协力同心,奋斗不 息,冲破重重障碍勇于向前的进取精神, 显示出强烈的五四时代特点。 教我如何不想她一诗,作者用和 谐委婉的音调,整齐一致的形式,以 日夜的交替和四季的更迭,把祖国比 喻成心中的恋人,表达了对祖国的热 爱之情。瓦釜集则是作者用江阴 方言和民歌民谣体试作的诗集,许多 诗作虽然比较平直显露,不够深沉含 蓄,但节奏明快,语言通俗,风格自 然,表现出作者大众化的可贵努力。 5、刘大白()原 名金庆楼,字大白,浙江绍兴人。他有新 诗集旧梦和邮吻。刘大白关注社 会人生的诗,主要收集在旧梦集中, 其中劳动节歌等

12、诗,表现了劳动者创 造世界的主题,并且认为劳动者应是世界 的主人;田主来一诗,作者借用一个 农民孩子的口,揭露了地主对农民敲骨吸 髓的剥削,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的愤慨和对 劳动人民的同情; 卖布谣描写了在帝国主义商品 倾销和税吏们的压榨下中国农村经 济破产的现实:“嫂嫂织布,哥哥 卖布。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 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 !”把反封建和反帝有机地结合起 来,开拓了新诗表现的主题和题材 空间。 邮吻集中的诗,较多地受到旧时词章的影 响,其中,邮吻是集中的一首较好的诗。 诗中写一热恋中的少年在接到情人寄来的信时 ,通过拆信阅信等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

13、 物的心理活动。因为信的封口和邮票背面涂了 胶水,恋人是用唇舌濡湿封贴的,所以便产生 了“我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我知道这邮 花背后,藏着她秘密的一吻”的自然而多情的 联想。全诗写得缠绵、细腻、委婉、含蓄而又 畅达。在修辞上采用不少叠字叠句,以造成情 感的如丝如缕,在艺术风格上,带有浓厚的民 歌民谣风味,诗歌口语化,通俗明白,但用笔 太重,爱说尽,少含蓄。 6、陈独秀()字仲甫, 安徽安庆人。他是新青年“随感录”撰文最 多的作者,并且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作为一个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陈独秀高张起民主和科学的 大旗,勇敢无畏地宣称“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 赛先生”,“认定只有这两先生,可以校治中国

14、 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 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 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1919年第6卷 第1号。),用这种决绝的战斗精神,他向封建主 义思想、道德、礼教、文化、文学等进行彻底的 不妥协的批判。 如在偶像破坏论中说:“破坏 !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 人信仰,当以真实的合理的为标准 ;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 虚伪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 像,都应该破坏!”这种激越的情 感,坚决的态度,犀利的语言,是 五四时代精神的真正体现。7、李大钊( )字守常,河北乐亭 人。李大钊的杂感文从思想 内容上可分为三类

15、: 一是如青春等表现作者追求光 明,歌颂理想,抒发青春激情的作 品,在青春一文中他号召青年 “冲决历史之桎梏,涤荡历史之积 污,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 青春”,“纵现在青春之我,扑杀 过去青春之我,促今日青春之我, 禅让明日青春之我”,豪迈和激情 溢于言表。 二是如Bolshevism的胜利等宣扬马 克思列宁主义的文章。他在 Bolshevism的胜利中曾写道:“由今 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Bolshevism战 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 的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 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 的世界!”理想和信念达到完美的表达 第三,李大钊更多的是批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的杂感。如政客一文,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北洋军阀政府的大官僚,实质上不过是帝国主义 分子的奴才;“中日亲善”一文,作者单刀 直入地揭露出日本帝国主义和军阀所宣扬的“中 日亲善”的本质:“日本人的吗啡针和中国人的 肉皮亲善,日本人的商品和中国人的金钱亲善, 日本人的铁棍、手枪和中国人的头颅血肉亲善, 日本的侵略主义和中国的土地亲善,日本的军舰 和中国的福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