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7136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漫谈“力”(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漫谈 “力”PB0500063 6 李进牛顿在自然哲学的 数学原理前言中说 道:“哲学的全部 责任似乎在于从 运动的现象中去研究 自然界中的力,然后 从这些里去说明其他 现象”,牛顿力学是 以力的概念为核心的 。牛顿三定律是经典力学的灵魂,它提出了力这个概念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力,如重力, 绳中的张力,摩擦力,地面的支撑力,空气的阻力, 等等,从最基本的层次看,上述各种隶属于两大范畴 (1)引力(这里重力是唯一的例子) (2)电磁力(所有其他的力) 除这两种力外,目前我们只知道自然界还有另外两种 基本的力: (3)弱力(与某些放射性衰变有关) (4)强力(将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胶

2、合”在一起的力 以及强子内部更深层次的力)中,下面举个例子 如左图所示,两人 拔河,甲乙对此有 两种意见: 甲:左边的人瘦弱, 右边的强壮,绳两端 受的力应该不样。 乙:右边的也壮不过 墙啊,下面那图绳两边的张力不是也一样大吗? 甲:墙是死的,给的反作用力是被动的,而右边的人可以主 动使比左边大的力。下图绳在墙那端的张力是一人的力,而 上图绳中点的张力等于两人用力之和。乙:可是两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是一样的啊答案到底是什么呢?胜负的关键在于 脚下的摩擦力 如果摩擦系数一 样大,右边的人可能 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 F2大于f1,尽管两人 拉绳的力f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当f2ff1 右边的人就会把

3、左边 的拉过去。若让右边的人站在光滑的冰上,而左边的人站在粗糙的地面 右边的人力气再大也赢不了 所以,甲错了,乙是正确的。从牛顿第二定律F=ma来看,方程的右边是有确切意 义的两项之积加速度是一个纯运动学的概念,可以根据 空间和时间来定义质量很直接地反映了物体的可测量 性质(重量,反冲速度)另一方面,方程的左边却没有 独立的意义然而,即便用最高的标准来衡量,牛顿第二 定律显然意义重大:它在很多特定的情形下都十分有用。事实上,力的概念在很多基本定律的高级表达方式中 是不存在的它不出现在薛定谔方程中,也不出现在量子 场论的任何合理的公式中,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也不需要 用到它。那么,我们怎么来理解“力

4、”?首先,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被应用的,一类很普 遍的问题是给定一个力,然后求解运动,或者反 过来,相信有很多同学在做一些力学题的时候, 感觉只是微分方程和几何学的练习题,加了一点 伪装而已,而它确实是力学题,与物理事实联系 起来了,我们对实际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力做 一个声明,塞进各种各样的假设,便实现了这一 点,但是并不像运算法则一样,对于所有情况都 成立。下面请看几个例子:经典力学里关于运动的第零定律是质量守恒 由于它过于基本所以牛顿没有明确指出物体的质 量被认为是独立于它的速度和任何施加于它的外力 的,总质量既不产生也不消灭,只是在物体相互作用 的时候重新分配当然,如今我们知道以上内容并不

5、 十分正确牛顿第三定律指出,对于每个作用,存在着一个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而且,我们通常假定力 不独立于速度这两个观点也都不那么正确例如, 它们不能解释带电粒子间的磁相互作用公式F=MA更像是一种用以表达力学体系里各种 不同的、有用的见解之公共语言当我们学习力学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通过大量 被解过的例子来领会力到底是什么,这不仅仅是经 由练习培养技能的问题,而是我们吸收了由这许多 假定构成的一种默认的共识。做个类比: 力是一个相当于 高级语言的灵活 创造,它使我们从 不相关的细节 中解脱出来,让 我们相对不那么 痛苦地专心于应用虽然力本身不出现在现代物理 的基本方程中,但这些方程 显然包含着

6、能量和动量,而力 与这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粗略地说,力是前者的空间 导数和后者的时间导数 (F=ma 只是强 调了这两个定义的一致性!)所以力的概念没有远离现代 物理的基础从逻辑的角度来看,能量能解释力所 能解释的一切,甚至可以证明比力做得更好, 为什么力曾经而且仍然被引入到力学的基础中去?动量的改变 对应于力是显而易见的, 而能量的改变通常不易被察觉,这当然是一个主 要的因素。另外,在静力学中作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 当我们举起一个重物时,虽然没有做功,可我 们很明确地感觉到我们在做着某件事情力的概念就是从这种用力时 的感官体验中提取出来的类似的理由也许可以解释 为 什么牛顿用“力”的概念 “力”持续被使用的原因很 大一部 分是由于心理上的惯性纵观物理学史,为我们 奠定这样一个事实和信念:物理学的发展是不断沿其 逻辑统一性和简单性的方 向逐渐深化的。而“力”这个概念正是符合 这一 规律的,正是它容易操作, 才一直沿用至今 如此看来,“力”这个概念就比较好理解了 谢谢观赏!PB05000636李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