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6830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16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 2016 届高三年级六校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 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 I 卷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知道格律和模仿对于创造的关系,我们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关系了。“ 天才 ”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它自然有一部分得诸遗传,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文艺批评家常欢喜说,伟大的人物都是他们的时代的骄子,艺术是时代和环境的产品。这话也有不尽然。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

2、艺术。美国的独立,法国的大革命,在近代都是极重大的事件, 而当时艺术却卑卑不足高论。我承认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但是我相信它们都不能完全解释天才。在固定的遗传和环境之下,个人还有努力的余地。遗传和环境对于人只是一个机会,一种本钱, 至于能否利用这个机会,能否拿这笔本钱去做出生意来,则所谓 “ 神而明之, 存乎其人 ”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则平凡;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则斐然可观。 这中间的差别就在努力与不努力了。只有死功夫固然不尽能发明或创造,但是能发明创造者却大半是下过死功夫来的。最容易显出天才的地方是灵感。我们只须就灵感研究一番,就可以见出天才的完成不可无人力了。杜甫常自道经验说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所谓 “ 灵感 ” 就是杜甫所说的“ 神” , “读书破万卷 ” 是功夫, “ 下笔如有神 ” 是灵感。据杜甫的经验看,灵感是从功夫出来的。如果我们借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灵感有三个特征:一、它是突如其来的,出于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从表面看,我们寻不出预备的痕迹。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他只要信笔疾书。 二、它是不由自主的。 有时苦心搜索而不能得的偶然在无意之中涌上心头。希望它来时它偏不来,不希望它来时它却蓦然出现。三、它也是突如其去的,练习作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 “ 败兴 ” 的味道。“ 兴” 也就

4、是灵感。 诗文和一切艺术一样都宜于乘兴会来时下手。兴会一来,思致自然滔滔不绝。没有兴会时,写一句极平常的话倒比写什么还难。灵感既然是突如其来,突然而去,不由自主,那不就无法可以用人力来解释吗?从前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以为它是神灵的感动和启示。但是从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这种神秘的解释就不能成立了。什么叫做 “ 潜意识 ” 呢?我们的心理活动不尽是自己所能觉到的。自己的意识所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就属于潜意识。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虽是突如其来, 却不是毫无准备。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常说他的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听过有一

5、个人向来没有在数学上用功夫,猛然在街头闲逛时发明数学上的重要原则。从此我们可以知道“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两句诗是至理名言了。节选自朱光潜“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道格律和模仿对于创造的关系,人们就可以知道天才和人力的关系了。创造不可无格律和模仿,天才的完成也不可无人力。B.天才有一部分得诸遗传,也有一部分成于环境,还有一部分源自个人努力。其中,遗传与环境的影响非常重大,足以解释天才的形成。C. 有些人天资颇高而成就平凡,原因之一就是这些人努力不够。有些人天资并不特异而成就斐然,其中努力起了很重要的作用。D. 最易显示出天

6、才的地方是灵感,灵感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这种情思的涌现不是毫无准备的。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的时代都是伟大的时代,而当时的艺术却不足高论,说明伟大的时代不一定能产生伟大的艺术。B.杜甫常自道经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神” 即灵感, “ 破万卷 ” 即功夫,足见杜甫在诗词创作方面是下过死功夫的。C.根据灵感的作品大半来得极快,作者丝毫不费心血,意象涌上心头时,只要信笔疾 书,人们寻不出作者预备的痕迹。D.近代心理学发现潜意识活动之后,破解了灵感是“ 神灵的感动和启示” 的神秘解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7、的一项是A.根据杜甫的经验以及借助心理学的帮助来分析灵感,都可以得出“ 灵感是从功夫出来” 的结论。B.灵感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出于作者意料之外而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如其去。这三 个特征使从前的人大半以为灵感非人力。C.练习做诗文的人大半都知道“ 败兴 ” 的味道。 “ 兴” 就是灵感, “ 败兴 ” 的味道之一就有灵 感突如其去的味道。D.法国大数学家潘嘉贵关于数学的发明大半是在街头闲逛时无意中得来的,文中引用潘嘉贵的事例,意在说明灵感有“ 突如其来 ” 的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虞延少为户牖亭长。时王莽贵人魏氏宾客放从,延

8、率吏卒突入其家捕之,以此见怨,故位不升。 性敦朴, 不拘小节, 又无乡曲之誉。 王莽末, 天下大乱, 延常婴甲胄, 拥卫亲族,扞御抄盗,赖其全者甚众。建武初,除细阳令。每至岁时伏腊,辄休遣徒系,各使归家,并感其恩德,应期而还。有囚于家被病,自载诣狱,既至而死,延率掾史,殡于门外,百姓感悦之。后去官还乡里,太守富宗闻延名,召署功曹。宗性奢靡,车服器物,多不中节。延谏曰: “ 昔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以约失之者鲜矣。” 宗不悦延即辞退居有顷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涕而叹曰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是时阴氏有客马成者,常为奸盗,延收考之。阴氏屡请,获一书辄加篣二百,信阳侯阴

9、就乃诉帝,谮延多所冤枉。帝乃临御道之馆,亲录囚徒。延陈其狱状可论者在东,无理者居西。成乃回欲趋东,延前执之,谓曰:“ 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 ” 成大呼称枉,陛戟郎以戟刺延,叱使置之。帝知延不私,谓成曰:“ 汝犯王法,身自取之! ” 呵使速去。后数日伏诛,于是外戚敛手,莫敢干法。迁南阳太守。永平初,有新野功曹邓衍,以外戚小侯每豫朝会,而容姿趋步有出于众,显宗目之,顾左右曰:“ 朕之仪貌,岂若此人! ”特赐舆马衣服。 延以衍虽有容仪而无实行,未尝加礼。帝既异之,乃诏衍令自称南阳功曹诣阙。既到,拜郎中,迁玄武司马。衍在职不服父丧,帝闻之,乃叹曰:“, 知人则哲,惟帝

10、难之?。信哉斯言 ! ” 衍惭而退,由是以延为明。(节选自后汉书 虞延传)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宗不悦延 /即辞退居 /有顷 /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 /揽涕而叹曰 /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 /B.宗不悦 /延即辞退 /居有顷 /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 /涕而叹曰 /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 /C.宗不悦延 /即辞退 /居有顷 /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揽 /涕而叹曰 /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 /D.宗不悦 /延即辞退 /居有顷 /宗果以侈从被诛/临当伏刑 /揽涕而叹曰 /恨不用功曹虞延之谏/光武闻而奇之 /5.下列

11、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亭长,属于低于县一级的行政建制长官。秦、汉时在乡村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掌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多以服兵役已满期之人充任。B.除、召、拜、迁,是古代官员官职升降任免的称谓。除、召、拜属于授职荐举。除,任命,授职。召,征召,特指君召臣,即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迁,属于调动职务,一般指降职。C.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小侯,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孙之封侯者。以其非 列侯,故称。外戚小侯,指承继侯爵的外戚子弟。D.服丧,指丧事办完后,死者亲属还要在一定时间内在衣着、饮食、起居以及日常生活某些方面遵守一些特殊的

12、仪节,以示哀悼,叫做“ 服丧 ” 。凡是在职官员,须立刻向上级申报,离职去官,回家奔丧,并在家为父母守丧三年(实为二十七个月),此叫做 “ 守制 ” 。否则,以“ 不孝 ” 论罪。而在古代刑法中,“ 不孝 ” 属于 “ 十恶不赦 ” 的大罪之一。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虞延身处乱世, 勇敢有为。他年少时逢王莽末年大乱,他身披甲胄, 护卫亲族, 防御劫掠抄盗,依靠他而得以保全的乡民很多。B.虞延性情敦厚,不拘小节。他在任上,每到岁时节令,他便让刑徒囚犯休假回家, 这些人感其恩德,到期即回,即使快病死了,也让家人送回。太守富宗生活奢侈放纵,不合国家礼法

13、规定,虞延极力规谏。C.虞延不畏权贵,执法严正。惩处阴氏作恶的门客,阴就告诉了皇帝,但虞延在皇帝面前仍不惧威胁,坚持严正执法,处置阴之门客。D.虞延明辨忠邪,有知人之明。邓衍因仪表出众受到皇帝赏识,虞延认为只有外貌没有德行,向皇帝报告邓衍的不当行为,才使皇帝醒悟,感叹虞延知人之明。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尔人之巨蠹,久依城社,不畏熏烧。今考实未竟,宜当尽法!(2) 帝闻之,乃叹曰:“, 知人则哲,惟帝难之?。信哉斯言 !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题。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

14、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注:此诗作于开成二年(837),作者和刘禹锡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分司,白任太子少傅。8.试分析颈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 分)9.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在诗经 卫风 氓中,与 “ 青梅竹马 ” 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用“,” 的诗句表现了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委婉讽谏当朝统治者如果不以秦之灭亡为鉴,必重演覆灭悲剧的句子是:“,。 ”乙选考题请考

15、生在第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 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 立春前后,卖青萝卜。“ 棒打萝卜 ” ,摔在地下

16、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 一线红 ” 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 黄金坠子 ”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 卖山药 (粗如小儿臂) 、卖百合 (大如拳) 、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 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