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868088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2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地研究——2355例心理测试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1 引言情志过激而致病是中医病因学与中医心理学的重要内容,是中医学整体观“形神一体”的具体体现。现代医学心理学也已明确,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是人体生理和心理共同活动F 常或异常的结果。思虑过度便属于中医学情志过激而致病的范畴。由于女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和现代杜会的巨大压力,使思虑过度在女青年中十分常见,并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程度不同地影响其生理、心理状态。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引起体内生理机制改变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以及躯体症状等方面,中医同样侧重在某志伤某脏和气血等生理的改变及其躯体证侯,对其心理状态变化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文从医学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思

2、虑过度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的影响。1 1 思虑过度的界定1 1 1 思、虑同义,为想为幕“恩”吉写作t 恩”,小篆作t 龟”或“篷”,上厦象脑,下面象心,是个会意字,古人以为“脑”、“心”合作而成“思”,以表示“思”所产生的的根源。如说文解字:“容也,从心,囟声,凡思之属皆从思”,韵会:“自囟至心,如丝相贯不绝也”。思字之意,为想问题、思考,如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萄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其次为思慕、思念,如诗经郑风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秦”。史记魏世家:“家贫刚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又引申为怀念、想念,如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羊子日:久行怀

3、思,无他异也”,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蜀人追思亮”。亦由思想而产生情绪,做名词用,有心情、思绪的意思。如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畸瞳日欲瞑,愁思出门啼”,柳宗元登柳州城楼:“海天愁思正茫茫”。r 虑”,繁体作“虑”,小篆作“恩”,说文解字:“谋思也,从思,产声”。r 虑”字之意,为思考、谋划,如尚书太甲下:“弗虑胡获,弗为胡成”- 商君书更法:“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其次为考虑、打算,如:史记淮阴侯列传:“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a ”又引申为心思、意念,如: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优”,楚辞。h 居:“心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烦虑乱,不知所从”。显而易见

4、,因“思”、“虑”二字义多相同,故古文献中常常相提并用,组成一个同义复词,共为思索、考虑之义,如萄子衷公:“思虑明通丽辞不争”,国语周语下:“听言昭德则能思虑纯固。”黄帝内经也常常思虑并提,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灵柩本神:“心椿惕思虑则伤神”等等。1 1 - 2 思、虑与忧、愁、悲相通在古文献中,“思”、“虑”常与“忧”、“愁”、“悲”等表消极情绪之辞相通互训。如尔雅- 释诂:“忧,思也”,增韵:“愁,虑也”,文选录晋张华励志诗:“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注:“思,悲也”。其它如诗经雨无正:“鼠思泣血”方言:“凡言相怜哀,江滨谓之思”,曹植幽思赋:“仰清风以叹息,寄余思于悲

5、弦”,嵇康集附郭遐叔赠四首:“情以怵惕,惟思惟忧”等等,这些“思”字均为悲忧之义。如汉书黥布传:“为百姓万事虑者也”,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莫虑杞天崩”等之“虑”字,则均为忧愁之义。在黄帝内经中,“思虑”亦常与“忧、愁、悲”等消极情绪互通,如索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但该篇后述五脏与五恚对应关系时,却是“怒喜思忧恐”;而索问宣明五气在论述五脏精气不足、邪气乘虚与精气相并时。又是“喜怒忧思恐”。这并非内经对情绪的表述混乱,正是古代“思虑”与“忧”、“愁”、“悲”等字同义互通之现象。1 1 3 思虑致病在于“过度”不论何种情志变化,都是机体适应钋界各种刺激的反应,也是

6、脏腑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之一。如果没有情志反应,当喜不喜,应思不思,该悲不悲,反而是病态a但是,当情志交化的频度、强度以及持久度超过了反应主体生理心理所能承受、调适的限度后,则会破坏该个体脏腑气血阴阳及其形神之间高度统协调的状态而发病。因此。思虑要成为致病因素关键在于“过度”。( 详细讨论,请见本文“4 1 ”) 1 2 中医学对思虑过度所伤的认识黄帝内经中表述了两个不同范畴的“恩虑”。其一指认知过程- 即思维活动。如灵枢本神:“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其二指情绪表4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一_ _ _ 一 现,出现在情志过馓而致病的众多论述之中,如灵枢本神:t r 是故怵惕思

7、虑者则伤神”。本文所论,仅指后者。1 2 1 思虑过度则气结情志过激最伤气机,气机受伤后的病理状态也各不相同,这在素问举痛论“九气之乱”中有着精辟的论述。而思虑过度则使“气结”。如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敌气结矣。”灵枢本神:“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等等。1 2 2 思虑过度则伤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思为脾志,思虑过度则伤辟,这是中医学理论的传统定论。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志为思”、“思伤脾”,甲乙经;思发于脾”,类证治裁:“由思虑伤脾,脾血亏损,经年不寐。”等等,历代医家的论述无不是如此。1 2 ,3 思虑过度贝伤五脏惰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又是五脏机能表现的

8、一种形式,即素问阴阳应承大论:“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而五脏之间是统一协调的整体,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也由五脏协调共同完成,因此,某种情致过激除了伤及所主之脏外,亦会因上述关系而伤及他脏,思虑过度所伤亦撅莫例外。紊问五脏生成篇:“思虑而心虚”,灵枢本神:“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等等。1 3 现代医学心理学对思虑过度所伤的认识从现代心理学的船度看,一思虑过度? 类似于“抑郁”情绪( D e p r e s s i o n ) ,其心理行为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悲戚,自卑自责,仅对自己所思所虑而箕思蕾想,对周围的人与事不感兴趣,行为退缩等等,

9、世界卫生组织( wH0 ) 曾对五大洲的抑郁障碍进行过跨文化研究,在其关于抑郁障碍标准化评定协作研究报告( 1 9 9 3 ) 中,所列有关抑郁评定的4 2 项心身指标,主要还是躯体症状,如:头昏、乏力、失眠、早醒、卧不安、嗜睡、食欲不振、便秘、体重改变、重压感、性欲减退等,其绝大多数与中医“思虑过度”所伤脾伤气的证侯相似。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现代医学则认为,过度的抑郁类不良情绪可以使血液流变与血压、消化液与消化酶、内分泌激素、植物神经功能以及大脑皮层的调节、免疫功能等的异常改变,从而导致一系列躯体疾病的发生。l 。4 思虑过度对女青年的影响女青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基本成熟,面心理发育却未完

10、全成熟,个性心理特征极不稳定的特殊阶段,而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即将或冈螭U 步入社会的女青年,面临着求学、求职、经济、婚恋、某些“男尊女卑”的残余封建观念,以及容颜、体态、月经周期等特殊的自身因素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与刺激从而决定了恿虑过度在她们中的普遍存在,以致常常在自卑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独立性与依赖性、获求欲望与满足程度、情感与理智、幻想与现实等诸多矛盾与巨大反差面前而不堪承受,最易出现思虑过度,严重影响其心身德康。根据“心理咨询网”( w 咖x l z x 。c o m ) 所提供的资料,由美国医学协会发起的一项对1 0 余个国家和地区约3 8 0 0 0

11、 人的调查显示,平均有5 Q A 的人患有抑郁症,其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段在2 5 岁至3 0 岁之间,其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因此,该项调查的主持人美国纽约精神病研究协会的莫斯受博士认为,抑郁症更容易困扰女青年。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也曾报道,全球妇女患抑郁、焦虑等精神异常的机率明显高于男性。而我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对7 个主要省市的调查也表明,约有2 7 的女性患有神经症,其中抑郁症又居首位,而有5 0 9 6 则在2 0 2 9 岁之间a所要指出,月经的周期性出现,是女性特殊的生理变化,而女青年由于内分泌系统的尚未完善,因此从月经初湖至青春期,多有月经不调的困扰,加之月经期间神经

12、代偿功能下降,对各种精神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则更容易出现思虑过度,进而反馈影响其心理状态的变化。遗憾的是,对此的研究,中西医甚少。6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 研究的目的、资料与方法 2 1 研究的目的正如前所述,中西医目前对思虑过度所致影确的研究,以形体损伤、躯体病证为多,而对其所导致心理状态变化的研究甚少,尤其对女青年月经期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则更是少见。因此,我们采用流行病学大样本法对女青年进行七情调查和心理测试,以期研究思虑过度在女青年中的发生率、尤其对月经期与非月经期心理状态的影响,从而为维护女青年的身心健康提供医学心理学方面的依据。 2 2 研究的资料2 2 1 资料的来源随机抽取成

13、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卫校、成都大华美容中心- 、太极集团重庆制药厂、四川自修大学、成都杏林宾馆、成都沁园茶坊不同职业的1 6 2 5 岁女性2 4 3 1名进行七情调查和心理测试。因填写不详不实,无法测试而作废7 6 份,不列入统计分析,有效资料2 3 5 5 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2 0 1 7 + 2 8 3 岁,月经初潮年龄为1 2- - 1 6 岁,平均年龄1 3 8 8 0 7 8 岁。2 2 2 资料的纳入标准2 2 2 1 心理测试对象选择的依据:、我国心理学界把妇女心理发展划分为九个阶段;乳儿期( 出生一1 岁) 、婴儿期( 1 3 岁) 、幼儿期( 3 6 、7 岁) 、童年期(

14、 6 、7 一1 1 、1 2 岁) 、少年期( 1 1 、1 2一1 4 、1 5 岁) 、青年期( 1 4 、1 5 2 5 岁) 、成年期( 2 5 4 0 岁) 、壮年期( 4 ( 卜一5 5岁) 、老年期( 5 5 岁一) 。所以我们选择1 6 2 5 岁女性作为研究的对象,从中筛选出确具有思虑过度刺激的人员作为研究组,余下作为对照组。2 2 2 2 七情调查及心理颡4 试量表选择的依据:根据中医情志过激的特征及其相关表现和女性月经生理,参考中医基础理论( 六版规划教材,印会河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中医诊断学( 六版规划教甜,朱文锋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七情病辨治( 谭开清主

15、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医妇科学( 六版规划教材,罗元恺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实用妇产斟学( 王淑贞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等相关内容,设计以了解被测者思虑过度7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毕业论文的情况及诱因,心理变化与躯体变化症状以及月经期、量、色、质及经行伴见症状、初潮年龄等情况调查表。在心理测试方面,我们选择了世界当前最流行、最权威的二种心理测试量表,其一是S C L 一9 0 一阶段性症状自评量表,该量表9 0 项症状分属9 个范畴,每症状分O 一4 五种程度,包含了比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刻划被试的自觉症状,能很好地反映被试者所存在的心理变化及其程度。其二是与思虑过度关系密切的S D S 抑郁自评量表,该量表包含2 0 个项目,分四级评分,能直观地反映被试者抑郁程度的轻重及变化。2 2 2 3 分组依据在七情诱因及月经状况调查中,出现两种以上与思虑过度相关的情绪( 忧郁、苦闷、压抑、委屈、痛苦、悲哀) 。程度在中等以上者,则视为阳性,并据其所在的生理周期情况分为经期阳性组、非经期阳性组 O 0 5l ,3 2 0 0 51 1 8 0 0 5 阳性项目数1 2 3 0 0 51 3 2 O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