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6516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4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解析(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 一前测试题解析鞍山市教师进修学院 祝世峰 http:/ 考前统一前测的意义:确定了09年辽宁新课程高考考卷的模式;使辽宁应届考生尽快熟悉辽宁新课程考卷的特点,算 是考前的一次全真演练;省招办统一组织阅卷工作,也是阅卷流程的一次预演 ;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将作为下一步高考命题工作的重要 参考。新课改试卷的两个关键词:“选考”、“探究”“宁琼鲁粤模式”(“宁夏海南卷”(07、08)、“山东 卷”(07、08)、“广东卷”(07、08) (论+文/实 )“离经叛道”的“江苏模式”(08)(文+论/实)辽宁09年试卷将是“宁夏海南模式”(国家考试中心新 课程试卷模式)的翻版“宁夏

2、海南模式”新课程试卷的特点:在试卷结构上,分为I卷(阅读)和卷(表达), 这和我们传统试卷的I卷(选择题)、卷(非选择 题)的板块划分方式截然不同,与其他课改省份的结 构也不同。选考内容存在于I卷(阅读)中,“大阅读”的两篇文 章一个是文学类的,一个是实用类的,分值为25分, 其中最后一道题是“探究题”,分值为8分。其他板块的比例和分值与过去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总的来说,弱化了语言文字基础的直接考查,强化了阅读 能力的考查;进一步缩减了客观题量和分值,增加了主观 题的分值语言知识与运用部分的客观题,不仅后移到“表达”板块中 ,题数也由原来的4道缩减为2道,即直接考查字、词、句 的客观题只

3、能考查其中两项,分值由原来的12分减少到6 分;这6分中有3分加到“大阅读”里,使其分值增加到25分,另 外3分加到诗词鉴赏题中,使其分值增加到了11分,而各 自的题数不增加;古诗文默写篇目规定了具体范围,全都出自高中和初中阶 段的新课标,共64篇(段),与全国考试大纲所 给范围一致。2009年全省语文高考统一前测试题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 读书无禁区,直接针对那时人灶划定诸多清规戒律 的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其实未必有 效果,历韩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 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 禁书”嘛,那可是很高雅的 就说

4、金瓶梅吧,经常 被禁,可士大夫家置一编,不放在桌子上而己。读书没禁区,可阅读有路径,读书,读什么书,怎么 读?有两个说法,值得推荐。一是清末文人孙宝瑄的 他在忘山庐日记中说, 书无新旧,无雅俗,就看你的眼光,以新眼光读旧书 ,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光读新书,新书皆旧。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二是林语堂说的更有趣;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 的书 中流的书不读,因为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 云亦云。最上流的书必须读,这不用说,谁都会这么认为,可 为什么要读极下流的书呢?极下流的书里,泥沙混杂 ,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 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还有一点,读这种书的人 少,你偶尔引述,

5、可以炫耀自己的博学,很多写文章 的人,都有这习惯,即避开大路,专寻小径,显得特 有眼光这策略,有好有坏。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金克木有篇文章,题目叫书读完了,收在燕啄春泥 (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中,说的是历史学家陈寅属 曾对人言,少时见夏曾佑,夏感慨:“你能读外国书,很好 ;我只能读中国书,都读完了,没得读了。”他当时很惊讶 ,以为夏曾佑老糊涂了;等到自己也老了,才觉得有道理 :中国古书不过是那几十种,是读得完的,这是教人家读 原典,不要读那些二三手文献,要截断众流,从头说起。其实,所谓的“经典”,并是凝固不变的;对不同时代、不 同民族、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性别,经典的定义在移动, 谈“经典”

6、,不见得非从三皇五帝说起不可,善读书的,不 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 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补充一句,我主张“读经典 ”,但不主张“读经”后者有特定含义,只指向儒家的四 书五经,未免太狭隘了。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谈到读书,不能不提及阅读时的姿态。你的书,是搁 在厕所里,还是堆在书桌上,是放在膝盖,还是拿在 手中,是正襟危坐,还是随便翻翻,阅读的姿态不同 ,效果也不一样,为什么这涉及阅读时的心态,再往 深里说,还关涉阅读的志趣与方法等,举个大家都熟 悉的人物,看鲁迅是怎样读书的: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说,自己有个“随 便翻翻”的阅读习惯:“书在手头,不管它是什么

7、,总 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读几而内容” ;不用心,不费力,拿这玩意儿来作消遣,明知道和 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时的书也要翻,翻来 翻去,眼界自然开阔,不太容易上当受骗。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读书,该“随便翻翻”时,你尽可洒脱;可到了需要“ 扎死寨,拓硬仗”的时候,你可千万马虎不得,所有 谈论大学校园或读书生活的,都拣好玩的说,弄得不 知底细的,以为读书很轻检,一点都不费力气,你要 这么想,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挂在口头的轻松与压在 纸背的沉重,二者合而观之,才是真正的读书生活。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1.下列关于“读书的姿态”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一项是( ) A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

8、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 雪夜闭门读禁书”嘛,那可是很高雅的,可见读书人 也有着人们共同的逆反心态。B书无新旧之分,无雅俗之分,就看你的眼光。以 新眼光读旧书,旧书皆新;反过来,以旧眼光读新书 ,新书皆旧:新旧书的内容存在着转换。C只读极上流的,以及极下流的书,中流的书不读 ,那些书没有自家面目,人云亦云,这也是作者认可 的巧妙的读书方法之一。D书在手头,总要拿来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 或者读几页内容,眼界自然开阔,它不仅是鲁迅颇有 见地的读书方法,也是读书人公认的读书要旨。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2下列对阅读习惯的理解,不符合原文作者主张“读 书,应有个随便翻翻的阅读习惯”意思的一项是( ) A“

9、随便翻翻”是阅读时会有不同的姿态、心态、志 趣和方法等,自然阅读效果也不一样。 B“随便翻翻”,与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 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有诸多相同之处。 C“随便翻翻”,是怕看完了,自我调侃,甚至自我 消解,而是让你培养独立意志与怀疑精神。 D“随便翻翻”,是主张你尽可洒脱地读书;不用心 、不费力,明知道和自己意见相反的书要翻,已经过 时的书也要翻,拿这玩意儿来作消遣。读书的姿态 陈平原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读极下流的书,你可以沙里淘金因为社 会偏见,很多先知先觉者的著述,最初都曾被查禁。 不过,这策略要辩证地运用。B到了读那些需要“打死寨,打硬仗”的书时

10、, 你可千万马虎不得。写文章、作学问的人,都明白这 一点。 C善读书的,不在选择孔孟老庄那些不言自明的经 典,而在判定某些尚在路上、未被认可的潜在的经典 。 D“经典”,是指对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阶层 甚至不同性别判定的不言自明的读物,基本指向是儒 家的四书五经。文言文阅读南史 陶潜传节选(19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4分) (2)(王)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 。(6分)古代诗歌阅读(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11分)春夕旅怀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

11、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古代诗歌阅读8.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历来 被认为写得极其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请谈谈你的理 解。(5分)9.全诗以“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结尾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 三题)(6分) (1)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苏轼赤壁赋) (2)廊腰缦回, ;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 。 (诗经氓)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文学类文本阅读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裁判所(英)王尔德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对那些需要救 济的人,你表现得很残酷;对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你 表现得凶狠无情;贫穷的人向你求助,你不听他们诉 说,你不理睬那些受苦的人的哀叫;你将遗产据为己 有,把狐狸放进邻人的葡萄园;你夺去小孩们的面包 ,拿给狗吃;我的那些麻风病人居住在沼泽地里,过 着和睦的生活,赞美着我,你却把他们赶到大路上; 我用土造出你来,可是你却使的土地上流着无辜者的 血。”上帝打开了人的生命簿。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我显示出来的 恶,你追求它;我隐藏着的善,你却毫不注意,你 房的墙壁上绘满了图画,你听

13、见笛声,就从你放荡床 上起来。你筑了七个祭坛来奉祀我所受的罪孽,你吃 了不应当吃的东西,你衣服上绣着三个耻辱的记号, 你崇拜的不是能够久存的金或银的偶像,确是会死去 的肉身;你把香膏涂在他们的头发上,又放了白榴在 他们的手中;你用番红花擦他们的脚,又在他们面前 铺上地毯;你用银粉染他们的眼皮,用草药擦他们的 身体,你在他们面前鞠躬到地,你把我偶像的宝座放 在不知何处。你让太阳看见你的丑行,让月亮看见你 的疯狂。”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 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帝又打了人的生命簿。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你以恶报善, 用侵害报答仁慈;你弄伤抚养你的双手,你轻视给你 奶吃的乳房,让向你讨

14、水喝的人忍渴而去;亡命的人 晚上把你藏在他们的帐幕里,你没等到天亮就告发了 他们;你的仇敌没有害你的性命,你却暗算了他;你 的朋友跟你在一块儿走路,你为了得到钱就出卖了他 ;对那些给你带来爱的人,你却以恨报答。”人回答说:“我的确做过这些事情。”文学类文本阅读上帝合了上人的生命簿,说:“我一定要把你送到地狱里 去。”人叫起来:“你不能。”上帝对人说:“为什么我不能送你到地狱,你有什么理由 ?”“因为我一直住在地狱里在。”人回答道。裁判所中寂静无声。过了一会儿,上帝对人说:“既然我不可以把你送进地狱 ,那么我一定要送你到天堂,我的确得送你一天堂里去。 ”人又叫起来:“你不能”。上帝对人说:“为什

15、么我不能送你进天堂,又有什么理由 ?”“因为不论在什么地方,我绝对想象不出天堂来。”裁判所里寂静无声了。文学类文本阅读11下面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篇小说里“人”是一个十恶不赦、毫无人性的歹毒者 ,他只能生存在人性罪恶深渊的“地狱”里,世世代代受到 正义和善良的谴责与诅咒。B.小说开篇就历数“人”的罪状、残酷、凶狠、贪婪而无 情,由于他的存在,使人类社会失去了原有的和睦与安宁 ,人们陷于水深火热中。C.“人”将那些居住在沼泽地里的、过着和睦的生活的、 赞美着上帝的麻风病人赶至大路上,是说“人”对穷困潦倒 的病人也毫无怜悯之心,而更加丧心病狂地迫害他们。D.上帝两次打开“人”的生命簿:前次证实他的以恶报善 ;后次验明他的逐恶弃善,这些事实都说明他的罪孽深重 、恶贯满盈。 E.“人”是一个典型人物,他的身上集中于邪恶、罪孽、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代表性。文学类文本阅读12上帝对“人”说:“你一生都在做坏事”,“你让太 阳看见你的丑行,让月亮看见你的疯狂”,“你以恶报 善,用侵害报答仁慈”请就这三句话的含义和关系作 出简要分析。(6分)13按理说人生活在地狱中应特别向往天堂,为什么 “人”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