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62484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二专题五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福建专版)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专题专题 五 文化经经典阅读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题江苏文艺版2011中国散文年选收录了辽宁女作家宋晓杰的带你去茫茫的雪野,文中有一句这样的话:嗯,我明白他的意思,这种东边日头西边雪,像极了拙劣的拍摄现场,有种不知今兮何兮之感。”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

2、解思想,依文解题这里的“今兮何兮”于典无据,正确的写法是“今夕何夕”。“夕”泛指夜晚,写成“今兮何兮”就不通。它可以算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今夜是何夜”,暗指今夜是良辰,多用作赞叹语。语自诗经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笔者注意到,这一成语更多的被人误写成“今昔何昔”。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一、真题体验1(2012福建高考)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孟子曰:“君

3、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解析:选段的主要内容是“文”与“质”的关系,选段的重点是强调君子的“存心”与行为。两个选段内容存在交叉对应关系,即“质”与“存心”对应,“文”与“爱人”“敬人”的行为对应。“质、存心、文、爱人、敬人”等词语,即为答

4、题关键词。而“怎样的人”“如何成为”这两个问题,答题点有所重复,因此,答题应根据审题时的分析,答出它们各自的能力层级特征,即回答“怎样的人”时,应用语简练,体现概括题特征;回答“如何成为”时,应结合语段内容,答出分析题特征。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答案:文质兼备、心存仁礼的人可以称为“君子”。要成为君子,就要文质兼修,才能达到内在本质与外在表现的统一;不仅要心存仁礼,更要付诸实践,坚持用仁礼之心去爱人、敬人。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5、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2(2011福建高考)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1)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2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观

6、点的概括能力。题干中没有“分别”二字,说明子贡与孔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答题时可以从子贡或孔子的话切入,对他们阐述的内容进行层次划分,而后分点概括。例如,子贡的话可分为两层,一是说君子之过,人皆可见;二是说,君子改过,人皆敬仰。由此即可概括出答案。本题回答时,考生还要注意“概括”题的一般思维过程,即先根据题干找到原文对应信息,而后将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进行表述。答案: 人应当知错改错;人不必回避错误。(2)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4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

7、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文本所要表达的道理,就是第1题概括的观点,考生在本题中要完成的任务,就是具体指出“以日食、月食为喻”的运用过程(本体、喻体),以及这一比喻与观点的联系。答案: 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侬旧,以此比喻君子知错改错,照样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3(2010福建高考) 阅读

8、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于人同,舍己从之,乐取于人以为善。”(孟子公孙丑上)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要想事业有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勤奋学习,多闻多见,掌握丰富的知识。B儒家认为,一个人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批

9、评,而且要对批评者心怀感激。C孟子引用子路、禹、舜的事迹,目的就是劝诫人们要勇于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别人的优点。D历史上一些有识之士,不仅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且为求同存异,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乐取于人以为善”这句话的看法。(3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解析:(1) 本题两个语段的中心意思是“择善从之”。D项中的“往往保留自己的观点”的说法明显违背两段文字的中心意思。(2)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评析能力,答题要注意题干

10、“结合上面选段”的提示,将“乐取于人”对应到第一段的“择其善者”,将“以为善”对应到第二段的中心意思,即答出自身“行善”的意思来。答案:我们要谦虚好学,择善从之,完善自己,还要乐于在现实生活中行善,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意思对即可)答案:D 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二、考情分析近几年,福建高考文化经典阅读题考查统计:年份题题目要求考查查内容对应对应 考点题题型与分值值2012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样的人可以称为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为君子?请综请综 合

11、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话回答。论语论语孟子君子的道德修养概括作者的观观点,分析作者观观点。(能力层级为层级为C)一道简简答题题,6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年 份题题目要求考查查内容对应对应 考点题题型与 分值值20 11(1)请简请简 要概括孔子和子贡贡 对对“过过”的看法。(2分) (2)子贡贡以日食、月食为喻为喻 ,说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请简 要 分析。(4分)论语论语 君子的道 德修养概括作者的观观点 ,分析作者观观点 。(能力层级为层级为 C)两

12、道简简 答题题,2 4分20 10(1)下列对选对选 段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项是 (2)结结合上面选选段,谈谈谈谈 你 对对“乐乐取于人以为为善”这这句 话话的看法。论语论语 孟子 君子的道 德修养理解材料内容。( 能力层级为层级为 B) 评评价作者观观点。( 能力层级为层级为 D)一道选选 择题择题 , 一道简简 答题题。3 3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综上分析,福建高考文化经典阅读题特点如下:1考向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11年以后,文化经典

13、的命题出现了明显的转型,考试的能力层级由B级、D级变化为C级,考查重点由对材料语句的理解转向对作者观点的概括与分析,难度有所降低,体现了文化经典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的不同考查要求。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2考查重点文化经典的命题,会努力避免“偏难偏专”的倾向,涉及“传统文化”、富有教育意义和借鉴价值、名词术语较少的普及性内容将成为文化经典命题的热点,即论语中论及道德修养、仁爱、孝友、教育教学方法的篇章,孟子中论及性善、克欲、涵养、民本、仁政、教育的篇章是考查

14、的重点。3命题形式从2011年开始,简答题成为文化经典题的主流题型,形式上,既可命制两个小题分别考查概括与分析能力,也可设置一道小题进行综合考查。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2012年福建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和概括,能力等级为C级。考查范围主要包括论语孟子两部儒家经典著作,试题设置主要立足于题目所供材料的文本解读,分值6分,主要题型有选择、填空、简答等。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15、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文化经典中的填空题,实质是考查“筛选原文信息”的能力,一般采用“用原文词语填空”的命题形式,题目往往会有填空提示语,即位于填空空格前后的说明文字,有的题目还会有字数限制和引号提示。例1 (2010福建质检)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3分)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

16、,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注 居之安:所学的道理处于心中安固而不疑惑。资:积累。原:同“源”。语文(福建专版)考 题 体 验聚 焦 高 考考 点 谋 略提 升 知 能失 分 短 板修 补 完 善创 新 演 练专 题 冲 关专题五 文化经典阅读理解思想,依文解题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采用填空题 的形式考查,要求“用原文作答”,既降低了难度,又避免了评 卷的误差。填空题题干的表述,既是命题人对原文的理解,有助 于考生理解阅读材料;同时也是对考生填空的提示。第一处问题 源自于原文“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题干所谓的“ 按照合理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以道”的翻译,因此,第一处应 填写“道”。第二处,从原文看,“自得”是“道”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