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4051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师范大学哲学原理3(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 学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 般规律的科学,联系的 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 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 物辩证法的基本环节和 基本规律从不同的方面 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 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本质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一、辩证法的历史形态辩证法是在科学和生产的实践中,在同形 而上学的斗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 了古代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和唯物辩证 法三个发展阶段。 1、朴素辩证法。 2、唯心辩证法。 3、唯物辩证法。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普遍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

2、客观性和普遍性联系或关系作为哲学范畴,包 括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 互制约。2.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联系区分为不同 的种类: 第一,按照事物联系的根据和条件,唯物辩证 法把联系区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第二,按照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无中间环节,唯 物辩证法把联系区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 , 第三,按照事物之间联系的性质,唯物辩证法 把联系区分为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 第四,按照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无确定的趋势和 方向,唯物辩证法把联系区分为必然联系和 偶然联系,(2)所谓条件,是指与特定 事物相联系的,并对它的存 在和发展发生影响和作用

3、的 诸要素的总和。条件是具体 的、多样的。条件不仅是多 样的,而且是可变的。唯物 辩证法主张,在条件问题上 ,要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 统一。3.辩证联系观点和系统观点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互相联系着的各个要素所 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最本质的特征是整体 性。 第一,整体与局部相互依赖,互为存在和发展 的前提。整体由局部组成,离开了局部,整 体就不能存在。 第二,整体对局部起支配、决定的作用,协调 各局部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第三,局部的 变化也会影响到整体的变化。(二)永恒发展的观点1.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 (1)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是密不可分的 。 (2)所谓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 事物的灭亡

4、,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性、前进性的运 动。2.新生事物的不可战胜性(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 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新旧事物区分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 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代表着 事物发展的方向。 (3)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三、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对立表现在: 第一,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 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 则用静止的观点看世界。 第三,唯物辩证法承认事物发展根本动力在其内部 矛盾及其运动,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

5、矛盾。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就在于 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二)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 系 1、范畴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现象普遍本质的 概括和反映,是各门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则是对事物、现象的联系 和发展最普遍的辩证关系的概括和反映,它 是辩证思维的形式和工具。 2、规律是事物发展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 的稳定的联系。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揭示 整个世界普遍联系和全面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是适用于所有领域的基本规律。它主要包 括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 定规律。3、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是既相互区别又相 互联系。 (1)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范畴反映事

6、物的普 遍本质,规律则反映普遍本质的联系,规律比 范畴揭示的面要广,层次要深。 (2)规律和范畴之间又是相互包含、相互贯通 的。一方面规律包含了范畴,从逻辑形式上看 ,规律以判断来表达,范畴以概念来表达,判 断离不开概念,规律离不开范畴。另一方面范 畴体现了规律,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就构成 了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由范畴组成的系 统。总之,唯物辩证法是由基本范畴和基本规 律共同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 律处于实质和核心地位。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 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

7、其他规律和范畴 的中心线索。 第三,矛盾分析的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最根本的方法。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 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 四、形式和内容 五、本质和现象 六、系统和要素 七、结构和功能一、原因和结果(一)原因和结果 的含义(二)原因和结果 的辩正关系(三)因果联系的 客观性、普遍性 和多样性(四)原因和结果 辩证关系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原因是指引起一 定现象的现象。 结果就是由原因 引起的现象。世界上任何和现象都有产生的原因,任何原 因都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如:摩擦生热,摩擦是原因,生热就是结果 。因果联系往往与时间的顺序性

8、有直接 关系,但并不是所有前后相继的现象 都是因果联系。例如: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虽然时 间上前后相继,但彼此并没有因果联 系,因为这是绕太阳公转 的结果。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原因和结果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 联系:区分的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说明 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 相互作用:原因不仅可以作用于结果, 结果也可以作用于原因。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指 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 本身所固有的,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 系。承认因果联系的 客观性,就是坚持唯 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 。 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 或现象无不处在一定 的因果联系之中,即 没有无因之果,也没 有无果之

9、因。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一)一因多果:指一 种原因同时引起多种 结果。例如:封山育林即可 以防止水土流失,改 善气候条件,美化祖 国山河,还可以提供 木材。(二)一果多因:指一 种结果是由多种原因 引起的。例如:现在中日关系 僵局的原因有修改教 科书,参拜靖国神社 ,东海之争,钓鱼岛 问题。方法论意义首先: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进 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其次:正确的把握因果联系有利于总结 实际工作经验。 最后:准确的把握因果联系,能增强工 作中的预见性。 原因和结果及其关系 问题是我们认识和实 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 问题,也是哲学史上 首先产生的一对范畴 。所以,我们应把握 事物的因果联系来

10、使 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总结二、必然性和偶然性(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理想和发展过程 中合乎规律的、一定要发生的、确定 不移的趋势。 偶然性是指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 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 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 的不确定的趋势。(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 系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相互依赖、相互 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第一 ,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 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 必然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通过大量偶然 性表现出来。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 作用的话,那么世界 历史就会带非常神秘 的性质。这些偶然性 本身自然纳入总的发 展过程中,并且为其 他偶然性所

11、补偿。但 是,发展的加速和延 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 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唯心主义的非决 定论把一切事物 的发展看成是纯 粹偶然的,根本 否认事物发展的 必然性。 这种观点认为, 必然性只属于概 念或精神的世界 ,现实世界是没 有必然性的。第二,偶然性体现并受制于必然性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只有偶然性才是生物 界只一切革新和所有 创造的源泉进化的根基是绝对自由的 ,但又是盲目的纯粹偶然 性第三,必然性和偶 然性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的及其广大 和 发展的无限性,必然 性和偶然性的区分是相对 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偶然性 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 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三)

12、必然性和偶然性辨证关系 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掌 握必然性是 认识和实践 的基础 其次,偶然 性的作用也 不能忽视To 现实性1、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 在,是客观事物和现象之种种联系的综合。它 作为哲学范畴,不是孤立的、凝固的确认个别 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而是对相互联系、变 化发展着的客观事物、现象的综合。现实处于 不断发展过程中,它是过去“现实”发展的结 果,又是包含着引起将来 “现实”的原因。现 实性体现着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纵横两方面的整 体性质。三、现实性和可能性(一)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含义2、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 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

13、实现 的东西。 把握可能性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区分:第一: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二:区分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第三:区分两种相反的可能性第四:区分不同程度的可能性(二)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1.两者是相互区别的。可能性是潜在的、还没有成为现 实的东西;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可能性不等 于现实性,现实性也不等于可能性。2.两者又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现实性离不开可能性 ,它是实现了的可能性,没有可能性的东西是不会成为现 实性的;而可能性则是尚未展开、没有实现的现实性。现 实性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潜在的某种可能性发展而来 的,并同时由孕育新的可能性。可能之所以成为可能,不 仅由于它存在

14、于现实中,而且也因其以某种现实为依据。3.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客观事物的发展总是在现实中 不断产生出可能性,而可能性又不断 变为现实性的转化过程。(三)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 义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使人们的确主观能动 性具有 充分发挥的余地。人们可以依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把可能的东西变为现实的东西,并且在自己创造 的现实中展示出继续前进的光明前景。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对立的,因而使人的主观 能动性具有发挥的必要。四、内容和形式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即事 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 定的事物的特征,成分,运动过程

15、,发展趋 势等的总合。 2、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 构和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和形式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 内容和形式普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一切事 物之中,它们互相依赖,密不可分。 事物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事物形式的多样 性。 内容和形式复杂性表现在:一方面,同一 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同 一形式也可以容纳或表现不同的内容。(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统一关系第一,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第二,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 ,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第三,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第四,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它们的矛 盾运动。(三)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 理的方法论意义首先,坚持内容和形式 的辩证统一,自觉运用内容 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内容的唯物辩证法原则, 就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其次,自觉地运用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辩证法,善于 分析各种形式,可以利用旧形式和创造新形式为新 内容服务。 最后,自觉地运用内容和形式矛盾运动的原理,既不 死抱住过时的形式不放,也不过早地任意改变尚有 积极作用的形式,还要适时创造出有利于事物发展 的新形式。五、现象和本质(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 (二)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三)现象和本质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 论 意义(一)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