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8231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1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备考策略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最新2011高考小说阅读 备考策略文体特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 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具体的环境描写小说的基本特征,被称为 小说三要素。 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 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 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 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 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 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 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 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

2、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1)(社会意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弄清文章 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把握 行文思路。概括作品主题考查的是对具体内容的 概括能力。 小说的三要素,文体特征是阅读解题必须思考的 因素。 考纲所说的表现手法是指还包括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在内的艺术手法,主要考查其表达效果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2)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重要语句”通常指: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 章有影响的语句;即人们常说的“文眼”、中心 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内涵

3、较为丰富的语句 。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就是分析这一类语句 的修辞作用。 欣赏形象通常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 通过什么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作品的内涵,通 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3探 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文学经典往往是时代精神的折射,民族精神的体 现,甚至通向全人类的普遍文化心理。文学形象 具有包孕性,这就使得文学作品呈现出多层次的 丰富意蕴,读者视角在历史、哲学和审美三个层 面的转换,往往可以发现新意蕴。 个性化阅读就是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 验和

4、知识积累,探究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 近三年高考考查过的小说知识点知识识点考查查次数人物形象12环环境描写3故事情节节12主题题思想11表达技巧5语语言特色3考点透析 根据考纲规定,文学类文本阅读从三 个不同的能力层级考查学生,考点分三大 类,共八个考点。 高考命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 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 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 表达主题的。第一遍通读文本何人?主人公是谁?石榴 何事?情节何理?反映了怎样的社会问题。人物形象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 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 现作品的主题的。 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

5、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 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可能涉及到指 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概括指出人 物的性格特征, 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 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 评价)等。 人物分析的目标 人物分析,分析作到两点:人物特点和典 型意义。 身份:社会、家庭 做事 价值取向 社会现象 祝福:鲁四老爷、祥林嫂人物分析的方法 听其言,观其行 A.大方向:根据情节分析人物。 B.大眼光:结合环境分析人物。如:从时代背景 看意义,从具体环境看种种问题祝福辛 亥革命时期,从人物关系看社会面貌、悲剧根源 C.细致分析:根据人物描写分析人物。人物 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

6、动作描写、心理描 写以及细节描写、白描。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 其作用。答题步骤 下定义(身份)+做了哪些事+性格特征+社 会意义 XXX是一个的人物形象(的代表) 。他,表现了他的(性格),反映了 (社会现象)。 祥林嫂是生活在旧中国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的 形象,同时又是一个被践踏、被愚弄、被委弃的典型。 祝福通过“嫁而守寡,寡而再嫁,嫁而再寡”这三个特 定情节成功地塑造了祥林嫂这个典型的悲剧形象。从她一生 的悲惨遭遇中,可以清楚看到:封建制度正是用政权、族权、 神

7、权、夫权这四条无形的绳索把祥林嫂活活勒死的;族权强 迫她改嫁,夫权剥夺她做人的资格,神权摧毁她的心灵,政 权是这一切罪恶活动的总后台。 祥林嫂的遭遇,正是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悲惨遭遇的 鲜明写照,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对吃人的 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进行深刻揭露和有力抨击的。高考例题 2008年广东卷河的第三条岸“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 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一轮学案P183) 【答案】母亲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 庭妇女。 她对父亲的理想不理解,不支持,知道父亲的行动后,她 只有一句“如果你出,出就呆在外面,永远别回来。”对于 父亲的举动,她觉得羞辱。但对父亲,她虽不

8、理解,在物 质方面是支持的,把食物放在“我”很容易偷到的地方。 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勤劳想过幸福生活但又守旧的家庭妇女 。 2007年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 1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 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6分) 第一问(2分):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 利小人。 第二问(4分):对比法。主要表现在对林冲 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如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 ”、“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 发迹”。提醒1:有确定,有分析结合全文,概括并简要分析陈小手的形象特点。(4分) 【参考答案】(4分)陈小手是旧社会一个男性产科医生的形象。他 身上有许多令人尊敬的品

9、质:(1)特立独行。他敢于冲破世俗的偏 见,以一名男性的身份学习医生们都不屑为之的产科,做只有女人才 做的接生工作。(2)医术高超。他有着高超的接生技术,救活了很 多产妇和婴儿。(3)正直敬业。为了不耽误接生,他特意养了一匹 白马,争分夺秒,救人于危难,对自己的职业怀着一颗虔敬的心。( 4)品德高尚。他不计酬劳,也从不以人家救命恩人的身份自居,对 人谦恭有礼。(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品质1分,分析1分。意思对即 可)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小说的形象概括和分析评价。能力层级为D。 【考情分析】该题多数学生能对“陈小手”这一形象予以正确定位。但 也有一部分只界定了人物形象,而没有结合原文予以适当分析

10、。这是 导致该题失分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失分的原因是没有 从“陈小手”的良好品质入手,而从反面作答。本题抽查得分2.06分。提醒2:要重视对社会意义剖析21小说中团长既摆酒席宴请陈小手,又封他二十块现大洋,可最后 却又一枪把他从马上打下来。如何理解这一矛盾的情节事件?(4分) 【参考答案】(4分)虽然接生和碰团长的女人是一回事,但是团长 心里存有两笔账:一桌酒席,二十块现大洋,是给陈小手接生的报酬 ;(1分)转过来又给他吃枪子,是他“罪”有应得,他碰了自己的女人 。这正是以德报德,以冤报冤。(1分)这一情节充分暴露了团长的 虚伪和残暴,(1分)更暴露了其男权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1

11、分)【考情分析】该题学生基本能把矛盾的两个方面加以描述,但只是简 单的停留于表面之上,没有进一步的实质性的分析,团长的人物性格 以及社会的根源影响多数的同学分析缺少或不到位。本题抽查得分2 、57分。自然环境的作用 一、渲染故事气氛 二、烘托人物形象 三、推动情节发展 四、暗示社会环境 五、深化作品主题 例文祝福社会环境的作用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人物性 格、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在回答其作用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 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 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渲染烘托:用景物烘托人物内心世界,渲染气氛。 虚实结合 动静

12、结合 时空顺序:远近结合 上下 正面侧面常见题型 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自然/社会环境 写 在文中的作用; 分析所描写的环境的特点及所采用的描 写方法; 简要分析人物命运的社会根源; 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 写。 高考例题 2009年浙江卷魔盒 12概括第一段所写景物的特点并简析其 作用。(4分) 作用:营造忧伤、压抑的氛围,渲染“我”孤 独、烦闷的心情。高考例题 2008年高考语文(浙江卷) 乌米 俄阿马高尔基(一轮新学案P173) 19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 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5分 ) 手法:衬托(以动写静,以景衬人);分层 写景,远近高低结合。 作用

13、: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乌米孤 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人物的命运。 提醒 19小说开场交待了当地特有的风俗和请老娘的 种种“讲究”,请简要概括其在文中的主要作用。 (4分) 【参考答案】(4分)(1)引出下文,为陈小手 的出场做铺垫,(2)展示社会环境,为陈小手的 悲剧命运做铺垫。(每个要点2分) 【考情分析】该题学生作答情况较好。基本上都 能答出“铺垫”作用,但对于“铺垫”的作用中,社会 环境对于人物悲剧命运的推动作用没有掌握。这 也是该题失分主要原因。本题抽查得分3.28分。故事情节 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 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 ,为提炼主题思想做

14、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 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 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 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 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 征。 鉴于小说的情节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方面的重 要性,命题者往往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 常见题型: 1、文中写了XX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2、XX事物、XX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或本文是如何展开的? 4、本文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答题思路】 了解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 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 主旨;五起线索

15、作用), 明确情节构思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根 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语言组织 X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 出了,表现了高考例题 11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是什么(4分) 【答案】董师傅领小翠游湖。 【解析】本题的设置过于简单,考查的意义不大 。本来小说的情节就简单,再加上题目已经给出 了小说的中心事件。但可能有不少考生被题目唬 住了,反而简单的题目繁做,因答案不简明而丢 分。 高考例题 2009年宁夏卷孕妇和牛 (5)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 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 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 来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 为有些做作。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11(25分) (情节在文中的作用)(4)(8分)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不影响她 对文化的尊重;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 任感,在她看来,学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担心孩子的提问了; 表现了孕妇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在她在 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