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针灸学感悟(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838033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针灸学感悟(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学习针灸学感悟(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学习针灸学感悟(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学习针灸学感悟(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学习针灸学感悟(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针灸学感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针灸学感悟(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1 课程学习梳理感悟:分针灸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1973 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为现存最在的针灸文献。 黄帝内经灵枢中有大量篇幅专门论述针灸学理论和临床治疗,故又称针经,标志针灸学理论基本形成。后来针灸学的发展有起有落,不过一直都被传承着。在这一学期的针灸学习过程中,从一开始对针灸的好奇, 到现在遇到不适可以自己进行针刺, 真的是学到了很多东西, 有了很大的改变。其实我的针灸学习应该是从上个学期开始的。我自己本身对针灸很感兴趣,上个学期一直在跟一位针灸老师的诊, 刚开始的时候什么

2、都不懂, 看到老师扎针手法很利落就很崇拜,病人身上扎了很多针视觉上感觉有点害怕,第一次给病人起针都感觉很兴奋,总之看到什么都觉得很新奇。有时候老师行针过程中会问病人:“有么?”我就很奇怪,不知道是怎么个意思,请教老师,老师说:“就是针感,酸麻胀痛。”后来骑车时摔了一跤,腿不太舒服,老师帮我扎了几针,那是我第一次体验针灸,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针感。后来在诊室呆的时间长了,看到了很多病人在针灸治疗下情况愈来愈好。记忆最深的是一位脂肪瘤的病人,在她的第七颈椎处有一个很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2 大的鼓包,手腕桡侧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病人不愿意做手术,经过半年多的

3、围刺治疗,脂肪瘤缩小了一半儿左右。诸如此类的病案很多,看到了针灸的疗效。上个学期的跟诊收获确实很多,从一个什么也不懂得小菜鸟到对针灸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但脑海里确实没有一个具体的知识网络,这一学期的学习确实让我们很受益。首先是背诵,王老师对我们的背诵抓的很严,说实话,也正是这份严厉在督促我们坚持背诵经络循行原文、特定穴歌诀、腧穴定位等等。还有就是指力练习,最初我连外面买的针包都扎不进,经过一个多月的练习, 我已经可以很快的扎进自己缝的比较硬的针包了,在实际针刺过程中,的确感到不同。首先是破皮比较快,患者不会感到疼痛,其次是我可以自如地掌握好下针的深浅。在取穴治疗方面,我们也有了一些进步。我们知

4、道腧穴的主治特点有近治、远治和特殊作用,主治规律有循经主治和分部主治规律。依靠这些基本知识和对各条经络的了解,我们可以解决一些晓得不适症状。有一次,我的一个好朋友跟我说他头很疼,肚子也疼,吃什么吐什么,问我怎么办,我其实觉得自己挺半吊子的,但人家都问了,就选了胃经的头维穴,我就说你在头的正中线旁4.5 寸,距前发际0.5 寸的那两个点试试。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就跟我说头不疼了,我还不太相信,结果他说是真的。那个时候一方面觉得很惊讶,一方面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3 又觉得很满足。渐渐地,周围人一说自己哪里不舒服,我会立刻思考哪个穴位比较有用。最开始扎的时候

5、不是不害怕的,不好意思拿同学练,自己又不敢扎自己,还记得自己右手拿着针, 针尖抵着左手曲池穴时纠结的心理,刺破表皮的疼痛被无限放大,不停的安慰自己,终于进针了,看着针扎在肉里还有一点心慌,赶紧又起了,自己扎自己都会晕针,现在想想还是挺好笑的。下面是我对课程的一些整理:一、针灸发展简史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 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黄帝内经。3、又称针经的是:灵枢。4、针灸第一次总结:内经;第二次总结:针灸甲乙经;第三次总结:针灸大成。5、起承前启后作用的是:针灸甲乙经。6、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唐代孙思邈绘制的“明堂三人图”。7、首次把任、督二脉和十二静

6、脉并称十四经:元代滑寿编撰的十四经发挥。二、经络系统的组成1、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手三阴经:太厥少。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 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4 2、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3、十二经脉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表里的阴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端(商阳)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交接于足大趾内端(隐白)手少阴心经与

7、手太阳小肠经交接于小指端(少冲、少泽)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交接于小趾端(至阴)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于无名指端(关冲)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交接于大趾外端(大敦)同名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迎香)手足太阳经交接于目内眦(睛明)手足少阳经交接于目外眦(瞳子髎)相互衔接的阴经在胸中交接: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4、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5 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

8、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涩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5、十五络脉:十二经脉、任督二脉、脾之大络。加强表里两经的外部联系,补充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沟通腹部经气。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沟通全身经气。6、十二经别:十二经别从肘膝关节附近的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 ; 再浅出于体表上行头项部 (出) ;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 阴经经别合于其体表的阳经经脉(合)。7、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

9、头面。行于体表,不入内脏。主要作用: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运动功能。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6 三、经络的作用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四、腧穴分类: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手太阴肺经 11 穴、手厥阴心包经9 穴、手少阴心经 9 穴、手阳明大肠经20 穴、手少阳三焦经 23 穴、手太阳小肠经19 穴、足太阴脾经 21 穴、足厥阴肝经14 穴、

10、足少阴肾经 27 穴、足阳明胃经45 穴、足少阳胆经 44 穴、足太阳膀胱67 穴。头部:手足阳明循行于面额、手足少阳循行于头侧、手足太阳循行于面颊、头顶及头后。躯干:手三阳循行于肩胛部、手三阴从腋下走出、足三阴循行于腹面部、足三阳行于中、阳明行走于前胸腹、太阳行走于后背、少阳行走于侧面。六、毫针刺法1、提插捻转的补泻:捻转:补,角度小、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大指向前、食指向后;泻,角度大、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大指向后、食指向2013-2014-1 学期天津中医药大学针灸学形成性考核评价表7 前。提插:补,先浅后深、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时间短、以下插为主;泻,先深后浅、轻插重提、幅度大、频率快、时间长、以上提为主。2、双手进针的种类:指切进针法,挟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舒张进针法。3、晕针表现及定义: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恶心欲吐、精神萎倦、四肢厥冷。6、行针:又名运针,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使之得气,调节针感和进行补泻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7、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又名针感。8、侯气: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也可间歇的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之所至之谓。9、基本手法:提插法、捻转法;辅助手法:循法、弹柄法、刮柄法、摇柄法、挫柄法、震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