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838016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则徐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勤政清廉昭后人人孙传志学习家训,想起了中国“第一个 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林大人林则徐,他 留给子女们的奇特家训是:“子孙若如 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 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 则增其过。”由读家训,联想到林则徐 的勤政清廉。就我从书本中了解的林则 徐,其勤政清廉还真是值得一赞。在三秦大地上,只要提到林则徐, 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禁烟和鸦片战争,这 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林则徐是禁烟和反 抗英国武装侵略的民族英雄。但是,林 则徐在当时,特别是在他当年工作生活 过的地方的人们心目中之所以有崇高的 威望,重要的因素不仅是禁毒抗英,还 有他为官勤政清廉。林则徐宦

2、海生涯 40 年,无论何地何官,对国政民瘼,殚精竭虑;他严于律 己,廉洁自持,其清德在清朝官场中尤 属难得。竭诚尽力,随事加倍认真,是 林则徐勤于政务的突出表现。清朝统治 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官吏不理政事,疲 玩成风,已成“不治之症”。(1)这些 人“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 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材为何物”。(2) 生长于这个氛围中的林则徐,不为流裕 所染,“在官无日不治事,无日不见客, 亦无日不亲笔墨”。“一切谳牍,皆出 亲裁,不肯稍有假手”。他常常是“昧 爽视事,夜过半方息”。林则徐做京官期间,当过会试同考 官和乡试正副考官。为了选拔真才,每 个考试环节他都十分认真,评阅考卷尤 其细心

3、。“凡头场四篇,逐篇皆有批语; 被黜之卷,必将如何疵累之处分篇批出, 自录底本,不使有一篇批语相同者。” 评阅考卷如此,对其他工作亦如此。 1824 年冬,林则徐居家服母丧还只 3 个月,苏北洪泽湖高堰决口 1 万余丈。湖 东边的 XX、高邮等 10 州县均遭水淹。 随着高堰决口,淮河水位下降,洪泽湖 的水深仅 5 尺多,给漕运带来极大困难。 为此,清廷特命他“夺情”前往督修堤 工。在督工的数月中,他几乎每日都穿 着孝服出门查察堤工,风雨无阻。“工 长万丈,盛暑烈日中,日必一周,与僚 佐孜孜讲画无倦容,雨后徒步泥泞中。 ”振衰起弊,成效卓著。嘉道年间, 百弊丛生。张穆形容当时的情势是: “方今

4、良法美意,事事有名无实。譬之 于人,五官犹是,手足犹是,而关窍不 灵,运动皆滞。”如何解决各种弊端, 挽救垂危统治,成为清朝当局最紧迫的 问题。林则徐周咨博访,不但深知各种 弊端所在,而且善于分辨轻重缓急,采 取有力措施,兴利除弊,因而成效显著, 获得“无一事不尽心,故无一事无良法” 的美誉。“民瘼攸关,惟当寤寐以之”。关心人民疾苦,重视社会生产,是林 则徐勤政的重要内容。林则徐作为一名 清朝官员,维护清朝统治是其首要职责。 他高出于一般官员的地方,是其更重视 民众疾苦与统治稳定的关系。他曾说: “官不足悯而民可悯,民即不尽可悯而 农民可悯,而农民之勤者尤可悯。”值 得特别指出的是,他以实心实

5、政来恤民、 保民和富民。甚至为了人民的生存,单 衔入奏,“不惮为民请命”。他确确实 实做到了“民瘼攸关,惟当寤寐以之。 ”救灾办赈,关系到千百万饥民的生 存,林则徐对此看得比审理命盗案件还 重要。他说:“地方官办理命盗案件, 如有故勘致死,即于抵偿,然犹不过一 人一事;若办赈有所侵蚀,是直向千万 垂毙之民夺之食而速其死。即使幸逃法 网,天理必不能容。”由于他对灾赈的 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所以在天灾连年的当时,每次救灾放赈,无不尽心尽力, 务使恩惠及于嗷嗷待哺的饥民。1823 年, 林出任江苏按察使,遇上数十年来未见 之大水,田禾荡然。督抚大吏以林精明 能干,将全省放赈工作全部委托给他。 他一方

6、面把国库拨给的百万赈款千方百 计散发到渴望救济的饥民手中,不使吏 役、生监、土棍从中侵吞;同时会同督 抚司道府县捐廉办赈;并在各地设立劝 捐局,动员富户捐赈。由于综理精密, 措施得力,“活老弱无算,而帑不稍糜。 且为当牛之政,冬质春赎,各截牛角单 原主为验。次年春耕,无一踣毙者,民 颂大起”,呼之为“林青天”。“但当保涓洁 弗逐流波奔”。 林 则徐的清廉,首先表现在他随时随地注 意杜渐防微。在当时,官吏送往迎来, 盛宴招待,大肆挥霍浪费,已是司空见 惯。清江浦的饮宴,三天三夜不能终席, 最足说明情况之严重。林则徐为了使自 己不沾染这种歪风,在上任途中,即事先发出传牌,昭告沿路守土官员, 谢绝一

7、切接待供应。传牌声明: “所雇船只,系照民价自行发给,不许 沿途支付水脚,亦无须添篙帮纤伙 食一切,亦已自己买备,沿途无须致送 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 头接见,毋庸远迎倘有借名影射, 私索水脚站规及一切供应者,该地方官 立即严拿惩办,不得稍有徇纵,切切! ”当时一些大官上任,常常是前呼后拥, 带着一大批人马。林则徐却是轻车简从, 极其简单。1839 年他奉派为钦差大臣, 赴广东查禁鸦片,随从人员“惟顶马一 弁,跟丁六名,厨丁小夫共三名”,没 有带一名官员或供事书吏。 林则徐的一生,清纯确如涓涓溪流, 不染一尘。他每到一地做官,即贴出关防告 示,郑重告诉群众,自己“随事亲裁, 无一端

8、之假手,奉公洁己,恒五夜以扪 心”。各属士商军民人等,如果发现“各种情弊,许即赴司首告,或就近禀 报地方官拿究,以凭惩办”。对于自己 “一切食用,均系自行买备,不收地方 供应。所买物件,概照民间时价给发现 钱,不准丝毫抑勒赊欠偶遣家人出 门,乘坐小轿,亦系随时雇用,不必预 派伺侯。如有借名影射扰累者,许被扰 之人控告,即予严办”。他不但自身严 保涓洁,对属下的官吏随从,要求同样 严格。声明“所属官员升调署补差委等 事,应挨次者循照旧章,应酌拣者秉公 亲决断不听昏夜之营求,任吏胥之 高下。倘有诡称与本司亲朋故旧可代关 说,以及丁胥人等向外招摇,混称打点 照应者,无论事体大小,犯必立惩。有 能指首

9、到官者,所首得实,定加重赏。 ”“本司所收呈词,俱由内署批示 如有包讼之徒串通吏胥商买批语者,旁 人查得实据,许其首告到司,立即究办, 决不庇护。” 为了防止贪污舞弊,林则徐还注意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如在湖北布政使任 内,即明白宣布:各属解送藩司银两, “先将起解款目、银数、日期,由马递 具禀。其可颁连批,随银投缴。除收库 之后,将连批送院验截,同照票库收一 并印发外,一面先将兑收缘由,札行该 属知照。倘有狡猾银匠,串通奸胥舞弊, 无难觉察惩办,切勿以身试法”。至于 捐官等项银两,同样严行查核,防止假 捏等弊病。“捐监具呈上兑,均由内署 按卯、按名,层层稽核。除印发实收仍 照例旯换部照外,先于收

10、卯之后填榜示 知。”这样如有假捏等情,在层层稽核 和张榜公布时,很容易弄个水落石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 当时官场十分常见。林则徐从道员做到 督抚和钦差大臣,时间长达 30 年,宦 迹遍及东南、西北、西南 10 多个省区。 可是,他的积蓄却比“清知府”少得多。 1847 年,林曾写过一份分书,将其家产 均分给 3 令儿子。分书说:“田地不过十契,行店房屋亦仅 23 所除文藻 山住屋及相连的酉边一所,仍须留作归 田栖息之区勿庸分析外,其余田屋产业 各按原置价值,匀作三股,每股各值一 万两有零惟念产微息薄,非俭难敷。 各须慎守儒风,省啬用度。”服官 40 年,所留产业不过如此,而且大部分还 是从寄给父亲的供养费中节约出来的。 其清德过人,可想而知。林则徐的清廉作风,不但受到群众 的拥护和后人的赞扬,而且也得到外人 的好评。认为连“他的最大的死敌也不 得不承认,他的手从来没有被贿赂玷污 过。在中国的政治家中,这种情形是闻 所未闻的”。注:(1) 林则徐集奏稿中,第 625、312、401 页。(2) 冯桂芬:显志堂稿卷 5、卷 3。(孙传志,安康市委巡察办, 133091581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