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4209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3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和感染性腹泻(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雷琴2012年6月7日内容提要一、手足口病疫情概况 二、手足口病基础知识 病原学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处置流程与治疗原则 标本采集 三、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一、手足口病疫情概况(一)历年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流行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1981年上海首次报道手足口病病

2、例(二)全国疫情概况 今年1-5月全国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4825例,重症9211例,死亡247例 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405935例)增加117.97% 死亡例数是去年同期(133例)的1.86倍 重症例数是去年同期(5186例)的1.78倍(三)全省疫情概况 1-4月全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4790例,死亡5例 报告病例数较去年同期(5440例)增加171.88%(四)全市疫情概况 截止5月27日,成都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0697例,较去年同期(4743例)增加125.53%; 累计报告重症70例,较去年同期增加7例; 报告死亡病例2例,较去年同期增加1例。(五)我区疫情概况

3、1-5月,我区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07例,较去年 同期(459例)增加75.82%,较2010年(961例)减 少16.02%; 累计报告重症病例6例,较去年同期(8例)减少2例 ; 无死亡病例报告。二、手足口病基础知识手足口病的概念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群16,EV71型多见)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 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卫生部2008年5月2 已将该病纳入我国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与管理 (一)病原学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

4、种(型) 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 柯萨奇病毒B组的1、2、3、4、5型 肠道病毒71型 埃可病毒 新肠道病毒 常见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病原学特点病原体抵抗力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 病毒对75%酒精、5%来苏耐受 病毒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 病毒对紫外线及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以及563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病毒在4可存活1年,在-20可长期保存 病毒可在外环境中长期存活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患者咽部排出病毒持续12周,粪便排出病毒持续约35周

5、病后数周,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 发病前数天(2-3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具有传染性,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传播途径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尚不能明确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 易感性 人对人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不同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尤以3岁及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显性感染和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产生的中和抗体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比较牢固的免疫力,但不同血清型间鲜有交叉免疫

6、。 流行特征该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全年均可发生,一般5-7月为发病高峰。托幼机构等易感人群集中单位可发生暴发。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控制难度大,容易出现暴发和短时间内较大范围流行。 特点 一般临床症状比较轻,可自愈 伴有严重并发症病例的比例较低 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无疫苗等特异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传播途径复杂,难于控制 个别流行株可导致较高的病死率 小年龄组高发,易引起社会关注(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 为2-10天,平均3-5天 ,病程一般为7-10天 多数病人突然起病 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二)临床表现 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

7、, 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 口腔粘膜疹出现较早, 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可有炎性红晕,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 斑丘疹在5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 疱疹呈圆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 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 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

8、(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等病理征阳性。 2.呼吸系统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3.循环系统表现:面色苍灰、皮肤花纹、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

9、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二)临床表现 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 、不像水痘 四不特征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 ,一 周内消退 合并症少数病例,特别是EV71感染患儿,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近年发现EV71较CoxA16更易发生无菌性脑膜炎,合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人,以2岁以内患儿多见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病情危重者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 。 (二)血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可有轻度谷丙转氨酶

10、(ALT)、谷草转氨酶(AST)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病情危重者可有肌钙蛋 白(cTnI)、血糖升高。C反应蛋白(CRP)一般不升高。乳 酸水平升高。 (三)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受累时可有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饱和度下降, 二氧化碳分压升高,酸中毒。 (四)脑脊液检查。 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表现为:外观清亮,压力增高,白细胞计 数增多,多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多,糖和氯 化物正常。 (五)病原学检查。 CoxA16 、EV71等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或分离到肠道 病毒。咽、气道分泌物、疱疹液、粪便阳性率较高。 (六)血清学检查。 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等

11、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 4倍以上的升高。诊断标准(一)临床诊断病例。1.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2.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无皮疹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确诊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确诊。 1肠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异性核酸检测阳性。 2.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Cox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 3.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oxA16、EV716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三) 临床分类。

12、 1.普通病例: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或不伴发热。 2.重症病例: (1)重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 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 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2)危重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 频繁抽搐、昏迷、脑疝。 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罗音等。 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表现。 鉴别诊断 (一)其他儿童发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与丘疹性荨麻疹、水痘、不典型麻 疹、幼儿急疹、带状疱疹以及风疹等鉴别。可根据流行病 学特点、皮疹形态、部位、出疹时间、有无淋巴结肿大以 及伴随症状

13、等进行鉴别,以皮疹形态及部位最为重要。最 终可依据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进行鉴别。 (二)其他病毒所致脑炎或脑膜炎。 (三)脊髓灰质炎。 (四)肺炎。 (五)暴发性心肌炎。重症病例早期识别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 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处置流程 门诊医师在接诊中要仔细询问病史,着重询问周边有无类似 病例以及接触史、治疗经过;体检时

14、注意皮疹、生命体征、 神经系统及肺部体征。 (一)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中丙 类传染病要求进行报告。 (二)普通病例可门诊治疗,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在病情变化 时随诊。 3岁以下患儿,持续发热、精神差、呕吐,病程在5天以内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心、肺、脑等重要脏器功能,根 据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三)重症病例应住院治疗。危重病例及时收入重症医学科 (ICU)救治。治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 聚集性病例

15、1周内,同一托幼机构或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5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班级(或宿舍)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自然村发生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同一家庭发生2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三、防控措施(一)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工作 强化传染病预检分诊,将发热疱疹病人分诊到发热疱疹专诊室就诊,提高诊断水平,做到科学诊断;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做好病例报告工作,发现 手足口病例要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加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监测报告工作,发现手足口 病聚集病例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及时前往现场调查处理,并将情况及时报告区卫生局和区疾控中心。(二)加强培训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院内全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诊治水平、报病意识及应急处理能力, 提高对重症病例的识别、救治能力,提高临床医生诊断准确性,减少误报、错报; 做好相关资料留底工作(有签到、讲稿、试卷、照片等)。(三)加强技术指导 充分利用医校共建体系,进一步加强对责任区域内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措施的技术指导。 指导学校、托幼机构做好晨午检、因病缺课追踪调查、隔离、消毒和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 发现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及时调查处理。 停课措施 统一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执行 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