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3917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4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考纲要求: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 者的观点态度。一、从诗题入手 读了题目,就等于了解了诗歌的大意。如前 几年高考试卷中的诗歌,有贾岛的题李凝 幽居,其中的“幽”就是诗的一、二联“闲居 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 下门”所写环境的特点的体现;赵师秀的约 客,交待了诗歌里的事件;元稹的菊花 、 虞世男的蝉、刘禹锡的望洞庭 、雍陶的题君山都点出了创作的对象; 有的诗题,干脆还直接透露出了诗人的感情 ,如元稹的遣悲怀表明了作者要抒发的 感情是悲伤的。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 表明诗歌写的是亲人久别重逢的惊喜及聚散 匆匆的感慨。 有人说夏意这首诗题

2、为“夏意”, 全诗“无一句不切夏意”,你是否认同 这一说法?请说出具体理由。夏 意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凉,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认同。第一句中的“夏”直接点明这是夏天,第二句中的“石榴开 遍”是夏天特有的景象,第三句“树阴满地”、第四句流莺啼叫写 的也都是夏天特有的情景,所以说这首诗“无一句不切夏意”。阅读下面的诗,思考这 首诗是如何表现“送”的 ?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诗题里的“送”字透露了全诗所写之事件。诗 歌紧扣“送”字着墨。楚江、建

3、业点明“送”之 地点,“微雨”点明“送”之天气,“暮”点明“送 ”之时间,从“雨”和“幕”中透露出了诗人送别 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 迟”两句中的景物描写,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 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海门 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更是诗人心中之感受 ,表达出对友人的怀恋和担忧。“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送别时 的伤心之情。 二、从字词入手 通过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 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了诗中重要字词的含义 和用意,才能正确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才能 准确鉴赏诗歌。 王安石称诗歌的语言为“诗家语”,可见诗的用 语和其他文体的用语是不

4、同的,因此我们要重 点注意诗中的重要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叠 词、拟声词等,特别要注意具有“多重含义”的 词语。 分析重要词语离不开全诗的主基调、诗人在诗 中抒发的感情,所以还是得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 玉楼春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其中用得最妙 的是“闹”,请你谈谈“闹”的妙处。玉楼春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把春意人格化了,把无生命的杏花化为有生命有 感情的事物,把杏花在枝头开放比作很多有生命有感情 充满活力的生物在玩耍打闹,从而写出了杏花竞相开放 、争妍斗艳的景象和情趣,写出了一派春意盎然蓬蓬勃 勃的生机。因此王国维认为

5、“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你认为“闲着中庭栀子花” 中的“闲”有什么妙处?雨过山村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用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来反衬农家的繁忙景象,村姑们忙 着做这做那,只有院子里的栀子花才闲着独自赏雨。阅读唐代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体会“秋”字在诗中的作用。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 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 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 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 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阅读王昌龄的闺怨,体会“ 忽”字在诗中的作用。闺怨 王昌龄 闺

6、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 ,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来表示转 折,让杨柳色忽然闯入她的眼帘,使她情不自禁地想 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感情一下子转为伤 感。一个“忽”字将感情的这种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 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怎样理解别滁第三句中的“且”?别 滁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叫弦管作离声。“且”是“姑且”的意思。“姑且”和客人们一起开怀畅饮,借醉 酒来进行自我安慰,来忘记别离的痛苦;写出了诗人表面轻 快、坦然,实际上内心并不平静的痛苦心理。阅

7、读夜发分宁寄杜涧叟,你认为 应怎样理解后两句中的“醉”和“愁”?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因为诗人内心有忧愁,所以便整日“借酒浇愁”,整日想沉 浸在“醉梦”中;满川的风月本是美丽的景致,这时也因为 诗人的忧愁而变得一派愁容,这满川风月的愁容不是景色 本身有什么需要担忧的,而是她似乎也在为我发愁,诗人 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更突出了内心的忧愁。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思 考李清照为什么说“绿叶”“肥” 了,而“红(花)”却“瘦”了?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中的“绿肥红瘦

8、”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形容 出叶的茂密和花的凋零,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春光的留 恋和惜别的伤感情绪。 阅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体会白居易为什么把蚂蚁说出 是“绿”的、把泥土说成是“红” 的? 问刘十九 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泥土在火炉的烘烤下变红了,“红”是一种暖色调,从 而渲染了一种温馨的气氛;只有“红”色似乎显得太单 调,于是诗人又用绿来衬托,从而表达出主人邀请朋 友的诚意。 早梅第四句原为“数枝”,后经郑谷 指点改为“一枝”,谈谈这样改的好处。早 梅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9、梅花先于其他花开放,是“早”;这一枝梅花又先于其他梅花 开放,更显得“早”。而“数枝”开表明很多梅花都已开了,因 而难以突出诗题中的“早”。(此题比较简单,可不做)三、从诗句入手 散文有文眼,诗有诗眼,分析诗 歌时有善于抓住诗眼(重要句子 )进行分析。阅读登崖州城作回答“百匝千 遭绕郡城”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从表面上看,作者所处的地方四面群山环绕,作 者处于重重阻隔之中,这种景象实际上暗示着作 者的周围存在着重重包围他的敌对势力,使得他 难以回归京城。阅读湖上早秋偶兴 思考诗人为 什么说坐卧花上,不说坐卧湖

10、上?湖上早秋偶兴 汪莘 坐卧芙蓉花上头,青香长绕饮中浮。 金凤玉露玻璃月,并作诗人富贵秋。芙蓉花即荷花,用荷花上能坐人,写出了荷叶之密 、荷花之多,从而表现出了早秋的美好景象。坐在 花上还给人一种超尘脱俗的美感。同时又暗点了题 中的“湖上”二字 。四、从意象入手 所谓意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 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 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 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 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 载体。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 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简述“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

11、写的景物的特点 。 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该句以“千嶂“、“长烟“、“落日“,“孤城“组合 成一幅富有层次的塞下秋景图,渲染出一种开 阔苍凉的气氛。阅读杜荀鹤的小松,分析开头 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出生平凡低微、不为人知, 但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的特征。 阅读白居易的夜闻歌者, 简要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职 白居易 夜

12、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 ,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幽复 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依帆 樯立,婢嫔十七八。夜泪似珍珠,双双 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 一 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本诗描写了一位出生高贵但生活不幸、美丽、孤独 、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无限的同情。 五、从意境入手 不同的意象构成不同的意境,但 意境的内涵又超越意象。意境传 递了整首诗的气氛,直接表达了 诗人的情感。阅读山居秋暝说说诗人在这 首诗中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山雨初霁,万物一新

13、;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 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 秋天恬静幽美的景象。阅读听张立本女吟,说出 这首诗所表现的意境。听张立本女吟高适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彻竹,清歌一曲月如霜。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 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泠的吟诗声 和着玉钗敲竹的节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 ,冰冷如霜的月光 勾勒吃一个鹅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影。意境是情与景的 融合。读者只要领会清雅幽静之境,便能走进女诗人超尘 拔俗、淡雅清纯的内心世界。六、从风格入手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 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

14、创作风格, 同一位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也是不一样的 。 风格有豪放的、婉约的,有浪漫的、也有现实的 ,有华丽的、有新奇的、也有朴实的等等。 一般考试出题选取的诗文往往都是能代表作者主 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毛泽东的豪放 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 ,王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 体鉴赏很有好处。阅读下面两首词,体会这两首 词的风格有什么不一样?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

15、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甲词作者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 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 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 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 怀之痛。乙词作者是毛泽东,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 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 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 扬、悲壮、豪迈之情。 七、从写法入手 表达方式有描写、记叙、抒情、议论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 比、对比、反复、借代等。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反衬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16、反衬 (以乐景反衬哀情)、象征、烘托、渲(以乐景反衬哀情)、象征、烘托、渲 染、铺垫、联想、想象、照应染、铺垫、联想、想象、照应阅读兰溪棹歌分析前两句与 后两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兰溪棹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前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从整体上描绘兰溪的优美 景色,写的是静景;后两句着重于写某一天的情 景,写的是个体(雨、鱼),体现了一种动态美。 题都城南庄和生查子采用了哪两 种极为相似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生查子欧阳修 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宵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两首诗都采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