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1420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民族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题要素】1.基本概念:包容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基本原理: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和措施。3.基本观点:中华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4.热点素材:国家重视传统文化、文艺座谈会、书香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人物。考点一 中华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考题题回顾顾】考向一 灿烂灿烂 的中华华文化1.(2014全国T19)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纪纪念大会并发发表重要讲话讲话 。历历史上,中华华

2、文化曾经经成为为法国社会的时时尚,在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和凡尔赛宫赛宫 的装饰饰中都能找到中华华文化元素。同样样,法国的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艺术 深深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读者。建交50年来,中法文化交流进进一步发发展,促进进了各自文化的繁荣,因为为两国文化( )在长期交流中达到了相互融合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都有自己的精粹和独特的个性都源远流长,具有相似的历史传统A.B.C.D.【解析】选C。中华文化曾经成为法国社会的时尚,法国文化也吸引着广大中国读者,是因为中法两国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和个性特征,都体现着人类进步的价值追求,符合题意;中法两国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中相互借鉴和融合,但仍然保持各自

3、特色,说法错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法文化没有相似的历史传统,说法错误。2.(2015江苏单科T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B.C.D.【解析】选A。旗袍设计借鉴了满族长袍、文明新装、西式裙装的特点,既具有它们的共性,又独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故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故表述错误;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发展,

4、而并非趋同,故表述不准确。【命题题意图图】(1)以中国优优秀的传统传统 文化为为背景材料,考查查中华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学生获获取和解读读信息的能力,同时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2)以文化创创新为为材料背景,考查查中华华文化的包容性和学生筛选筛选 信息与相关知识对识对 接的能力。考向二 弘扬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2015北京文综综T27)“我最亲爱亲爱 的孩子啊,母亲亲不用千言万语语来教育你,就用实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战争胜胜利七十周年之际际,打开尘尘封的英雄家书书,依然能读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难,读读到英雄对对家人的思念和牵牵挂,读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书( )激发发了人们们

5、的爱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质力量蕴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怀,能滋养人们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值追求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们的文化需求A.B.C.D.【解析】选C。英雄家书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不是物质力量,故说法错误,排除。从英雄家书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其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故符合题意,C入选。英雄家书“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命题意图】(1)以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为背景材料,考查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措施。例如,抗日战争、自然

6、灾害面前,人民群众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等民族精神。(2)以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为例,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例如,感动中国人物等。【考点归纳归纳 】1.中华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见证见证 (或表现现)原因源远远流长长汉汉字:是中华华文明的重要标标志 史书书典籍:是中华华文化一脉相传传 的重要见证见证在于中华华文化所 特有的包容性。 即:求同存异,兼 收并蓄。博大精深独特性:独树树一帜帜,独领风骚领风骚 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民族性:中华华之瑰宝,民族之骄骄傲2.中华文化与各区域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与各区域文化:各区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都体现着中华文化的

7、共性,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中华文化。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方法技巧】关于判断中华文化三大特征的标志词(1)材料中出现“历史悠久”“时间久远”“自古就有”等词,体现源远流长的特点。(2)出现“异彩纷呈”“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等,体现了博大精深的特点。(3)出现“交流借鉴

8、”“融入吸收”“博采众长”“中西合璧”“和而不同”“完美结合”等词,体现了包容性。3.中华民族精神中华华 民族 精神内涵 中华华民族精神是以爱爱国主义为义为 核心,团结统团结统 一、爱爱好 和平、勤劳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伟大民族精神核心爱爱国主义义是中华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爱国主义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在当代中国,爱爱国与爱爱社会主义义本质质上是一致的。 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拥护拥护 祖国统统一,是新时时期 爱爱国主义义的主题题 特征 民族精神作为为民族文化的结结晶,是随着时时代变变化而不 断丰富的过过程,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鲜明的时时代性和 先进进性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原 因

9、重 要 性中华华民族精神始终终是维维系中华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 精神纽带纽带 ,支撑中华华民族生存、发发展的精神支柱,推 动动中华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动力,是中华华民族 之魂 必 要 性弘扬扬和培育中华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综合素质质的 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际竞 争力的要求;是坚坚 持社会主义义道路的需要 意 义义弘扬扬和培育中华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设的重要任务务,有 利于使全体人民始终终保持昂扬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态,大力 弘扬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铸造中华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为中华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发展强基固本途径最重要的是发挥发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理论论体系的“主心

10、骨”作用。必须继须继 承和发扬发扬 中华华民族的优优良传统传统 。必须须正确对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积极吸收借鉴鉴国外优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文化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敌对势 力对对我国进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图谋 。必须须把以爱爱国主义为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创新为为核心的时时代精神相结结合。公民要立足于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义的伟伟大实实践,肩负负起为为中华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努力弘扬扬民族精神【方法技巧】关于弘扬扬民族精神的具体素材民族精神作为为民族文化的结结晶,其形成和发发展是长长期历历史积积淀的过过程,也是随着时时代变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发展的过过程,民

11、族精神具有鲜鲜明的时时代性。因此,中华华民族精神也在丰富和发发展。所有英雄模范人物身上都承载载着中华华民族精神,都是中华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现。国家倡导导和举办举办 的各种文化活动动、也都是在弘扬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命题预测】1.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中国姓氏大辞典,一共收录了23 813个姓氏。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 )A.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B.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解析】选C。中华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

12、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收录了23 813个姓氏。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C正确;A把中华文明的起源狭隘化,其说法是错误的;B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故D说法错误。2.南锣鼓巷,这条北京东城最古朴时尚的胡同有着地道的北京味儿,也有各种雅致情调的内涵酒吧,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们徜徉于古今交错、中西合璧的时空之中,被传统与时尚的和谐交融所深深折服。这体现了( )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统一北京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特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环境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文化创

13、新的源泉和动力A.B.C.D.【解析】选C。由材料中“多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这里浑然一体,让人们徜徉于古今交错、中西合璧的时空之中,被传统与时尚的和谐交融所深深折服”体现了北京文化的包容性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说法错误,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故选C。【加固训练训练 】佛教自汉汉代传传入中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著名学者楼宇烈曾说过说过 ,到底是中国文化影响了佛教,还还是佛教影响了中国文化,现现在已经说经说 不清楚,也不怎么重要了,佛教已经经深入中国的文化骨髓里面去了。这这主要说说明( )A.中华华文化薪火相传传,一脉相承B.中华华文化求同存

14、异,兼收并蓄C.区域文化相互借鉴鉴,融合统统一D.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纷呈【解析】选B。本题以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与中华文化相互交融为例,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符合题意;A只提到中华文化,不符合题意;本题是考查中外文化的交融,C、D是说区域文化,不符合题意。3.“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B.C.D.【解析】选C。由题中对联可知,应为国家兴亡尽到个人应尽的责任,即使面对种种艰

15、难也在所不辞,重在强调国家的重要性,不合题意;“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体现的是爱国情操;“群才奋起”揭示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据此可知符合题意。4.“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这是对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颁奖词。从文化生活角度,材料说明(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自强不息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A.B.C.D.【解析】选D。时代

16、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故说法错误;是哲学角度,不符合题意;材料中的黄旭华,为国家的强大无怨无悔地付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作出巨大的贡献,当选。【生活聚焦】拳拳爱国心,埋名三十年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长期以来,黄旭华不能向亲友透露自己实际上是干什么的,也由于研制工作实在太紧张,从19581986年,他没有回过一次老家海丰探望双亲。直到2013年,他的事迹逐渐“曝光”,亲友们才得知原委。1988年南海深潜试验,黄旭华顺道探视老母,95岁的母亲与儿子对视却无语凝噎,30年后再相见,62岁的黄旭华,也已双鬓染上白发。面对亲人,面对事业,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默默无闻,寂然无名。5.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以国家名义举行公祭活动的意义在于( )警示人们勿忘历史、维护世界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